硬湊《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

青春愛情電影我覺得一直是台灣電影的強項之一,《小幸運》、《那些年》就不說了,而杜政哲擔任編劇的《迷失安狄》也是開拓思路的作品,這樣資深的編劇能怎麼表現青春男女的小情小愛?確實令人有些好奇。


【能說得太少,想說得太多】

這部電影上映時,我特別去Dcard先看一下網友分享的故事原貌,當時我心裡浮現的念頭是,就這點內容,到底怎麼拍成兩個小時的電影,後來我才知道早有小說存在,但即使如此,我心中卻有個警鈴大響,讓我直到MOD上架了,才在小螢幕上看到這部作品。

故事其實特別簡單,一個叫項微心的女孩很愛吃,愛吃到吃了自己校花朋友方琦然收到的愛慕者早餐一整年,最後發現跟送早餐的男孩陶宥全其實是送給她吃的,兩人最終在一起的故事。

就這點內容,要怎麼搞出兩個小時的片長,我也很疑惑,電影交給我的答案就是,支線狂開。

項微心的家庭支線,開。

陶宥全的家庭支線,開。

方琦然的感情支線,開。

男配角張元碩的感情支線,開。

家庭關係、LGBT元素、隔代教養、青春期對未來的憧憬,整部電影幾乎把能講的都講了,該講的卻沒講多少,如果拿掉除了影響男女主角情感關係戲份的話,整部作品很有機會能縮到70分鐘上下。

什麼議題都沾一點的作法,讓整部電影顯得特別發散,甚至讓人感覺該說的有些不清不楚。

項微心的家庭關係是怎麼處理的?陶宥全的奶奶與媽媽為何會有爭執?這些與兩人關係較為密切的劇情似乎都只說了一半,其他全憑觀眾去想像,最終交出一張大家都幸福的答案卷,即便這是部青春作品,但整個故事也太過模糊且童話。


【不要去找太強眼的配角】

這話我記得在《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曾說過,沒想到《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又出現了一次。

李沐是個很棒的演員,她在《青春弒戀》、《誰是被害者》中都有不錯的表現,但你一把陳淑芳放在她旁邊,李沐的光芒幾乎被整個掩蓋住了,整部電影我記住的不是李沐的哭戲,不是李沐與未來的對話,是醫院中陳淑芳的竊喜,那種口是心非的感覺展露無疑,更別說大霈、劉品言、林柏宏也都實力出眾,被這些演技派夾殺的周興哲淒涼程度與當初的艾怡良沒差多少,首此擔綱男主角就享受到這種震撼教育,是福是禍真的是各自品味了。


【取捨很重要】

《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整部電影塞進了非常多的角色,就連長大後的項微心都塞進了兩個版本,導致於整個故事十分發散。

如果能好好說一下項微心的家庭關係,家人對她人格與愛情觀的影響,順便也說說陶宥全的部分,中間穿插一下兩人在學校的推動契機與情感變化,安安穩當的90分鐘,插一些配角的情感發展或許是ok的,但真的有人在意方琦然跟管浩威的交往問題嗎?

大霈與林柏宏的客串真的是必要的嗎?

張元碩被拒絕後的橋段真的適合嗎?

放開一些元素,聚焦一點主角,讓故事緊湊一點,迷人一點,歌好聽一點(這見仁見智),說好一個故事,不是更好嗎? 


看了不用負責的IG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原來賽車是這麼浪漫的事《GT跨界玩家》/《Gran Turismo》

🎬從《蒼鷺與少年》看二戰下的物價通膨

🎬沒能說好的故事《女鬼橋2怨鬼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