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生命之旅《超難搞先生》/《A Man Called Otto》
翻拍自瑞典電影《明天別再來敲門》的《超難搞先生》,找來風格多變的德國導演馬克·福斯特與奧斯卡得主湯姆漢克,陣容似乎不差,但在呈現上,似乎沒能貫徹體現作品中的難搞一詞。
【管好你自己】
電影講述社區中對凡事都看不順眼的奧托在失去妻子後性格更加古怪,被迫退休的他企圖結束自己的一生,但對門搬來的鄰居三番兩次展現熱情,直到融化奧托那拒人與千里之外的心,誕生了一段獨特的友誼。
湯姆漢克確實將奧托難相處的一面極盡所能地展現出來,無論是對於社區大小事務的干涉,又或是拒人與千里之外的冷言冷語,以及時常出現的暴怒舉動,都能讓人深切感覺到,奧托是個難相處的對象。
但與之相對的,奧托並非「無法溝通」用通俗點的話來說,他就是個老頑固,但並不是壞人,而如何軟化這個老頑固,以及了解這個老頑固的內在,成了本片的重點。
【愛情與友情的雙重打擊】
電影中約有2-3成的比例為奧托的回憶畫面,我們能發現奧托並非一開始就是如此,他或許本來就是個固執的人,但絕非油鹽不進,但隨著妻子發生意外,好友與他漸行漸遠,奧托的生活逐漸失去重心,當唯一能令他轉移注意的工作也離他而去時,對凡事都看不順眼,也知道自己不受周遭待見的奧托自然失去活下去的動力。
【生命的熱情】
奧托的生活令我腦海中閃過皮克斯作品《靈魂急轉彎》的22號,對生命失去熱情的奧托與22號如此相似,而想幫助奧托找到他的熱情,一個聒噪但絕對熱心的鄰居肯定是必要的,於是瑪莉莎一家承接起了這個角色。
而透過電影我們也能發現,奧托雖然難搞,但對公眾事務的熱情難以掩蓋,就是俗稱的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而整部電影看下來,他最不關心的,似乎成了他自己。
對他人生活的關心,對社區的責任感,才是阻礙他一次又一次自殺的主因。
【忘年之交的可貴】
在經歷種種困難後,瑪莉莎一家順離擊碎奧托這顆大冰塊,而真相也讓奧托與同社區的好友冰釋前嫌,電影最後的雪佛蘭也成了奧托開放心胸的象徵!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即便社區中不少人對奧托的性格有所微詞,但所有人都認同奧托對社區的付出,以至於在地產商找上門時,整個社區與當地媒體都站在了奧托一方抵制地產商,這樣小蝦米鬥倒大鯨魚的橋段我想無論放在哪個時期都會是大快人心,而在結局上,奧托的死亡也以一種溫暖的方式呈現,讓整部作品從一開始的冷冽,配色上的冷色調,隨著時間軸隨之回暖,最後成為溫馨的淚水。
【父子攜手】
有趣的是,這部電影找來了湯姆漢克的小兒子楚門漢克來飾演年輕版的奧托,兩人的相像程度讓整部作品看下來毫無違和,也幫助小兒子呈現自身的演技,雖然沒湯姆漢克那冷硬的神情傳神,但楚門漢克仍以不同的方式演繹了年輕時笨拙樸質的奧托,讓人感受到時光的流動。
生命會是什麼模樣?我們恐怕無法選擇。
或是精彩,或是平庸。人可能是孤單降世,但也能選擇在簇擁下離開,《超難搞先生》以平靜的手法呈現了生命的無常,我們往往被情緒綁架了自身的選擇,卻忘了路不只一條,回頭才發現,遺憾已經伴隨我們一生。
《超難搞先生》雖然沒有驚心動魄的場面,但卻用溫暖的語調,敘述了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光輝。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