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冒險片」標籤的文章

偏見因子《變形金剛:萬獸崛起》/Transformers: Rise of the Beasts

圖片
我猜看過的人肯定想吐槽到底哪來的「萬獸」崛起,加加減減兩只手都數得完,不過我還是要說,原文的意思比較傾向「野獸崛起」,所以還是別在片名上找碴好了,反正正片裡能找碴的地方也夠多了。 【充滿偏見的年代】 這次電影的時間點設定在電影《大黃蜂》之後,從柯博文的態度可以看得出來,當時的他還不信任人類,並一心尋找回到賽博坦的方法 造型上這次的變形金剛大多維持了大黃蜂那樣較為簡單的設計與鮮豔的風格,反派恐懼金剛的機械感則較重,且記憶點都不強。 老實說如果不把《變形金剛:萬獸崛起》跟麥可貝的變形金剛五部曲銜接,單單以《大黃蜂》的續作來延伸的話,這次雖然沒能像前作一樣,不過還是給人新的感受,但老問題仍舊存在,如果我們只想回到機器人互毆的年代,那把麥可貝找回來就行了,《大黃蜂》之所以動人,除了在大黃蜂本身的故事外,金剛們與人的互動更顯得突出,但這個特點卻在這次被以奇怪的方式取代了,老實說,這個變動令人無言以對。 【稍嫌沉重的現實】 故事設定在 1994 年,雖然當時的美國膚色問題已經改善,不過多少還是看得出一些社會上的刻板偏見,男女主角在外形上確實沒那麼討喜,但也可能是幻影太討喜了,如果他是人類,他一定是個很讚的脫口秀演員。 而事實是,我們確實能從電影中側面感受到當時對於部分人的歧視與偏見,而角色在現實中的不順也成了推動劇情的引擎。 劇情一直不是變形金剛的強項,這次劇情強調了人與變形金剛間的隔閡,核心仍舊是那個問題,人與不同物種是否能互相信任? 這個問題不僅丟給了柯博文,同時也丟給男主角諾亞 ,而這之間的突破點則是金剛王。幻影與諾亞間的互相信賴關係卻沒能被加以描述,個人覺得有些可惜。 題外話,劇情中多次強調男主角諾亞是前美軍通訊兵,但卻對他的過去隻字不提,在劇情中也鮮少能看他展現身為軍人或是通訊兵的一面,老實說蠻難說服人的,反倒是女主角艾蓮娜幾乎是 Carry 行動方向,如果沒有最後大戰時的表現,男主角真的很容易被遺忘。 【難以言喻的更動與缺憾】 如果將電影分成兩個部分來看的話,前面 90 分鐘雖然有點沉悶,但一直在車道上順利前行,但後面30分鐘與恐懼金剛開戰後,彷彿換了駕駛,車速瞬間飆升,就連方向盤都快握不住了。 首先是諾亞與幻影的結合真的是跌破我的眼鏡,我不確定過去的變形金剛的任何作品中有沒有任何這種情況,但至少我自己是第一次看到

理性與感性《星際異攻隊3》/《Guardians of the Galaxy Vol. 3》

圖片
音樂、幽默、感性、情懷,還有終於不用再補一堆影集、電影、延伸動畫就能好好享受《星際異攻隊 3 》,如果 MCU 第四階段都這樣搞,那還有什麼好嫌的? 【詹姆斯岡恩的音樂哲學】 從星際異攻隊第一集開始,詹姆斯岡恩就在電影中融入了大量 70 、 80 年代的暢銷金曲,而隨著故事的推動,星際異攻隊第三部也讓舞曲大帝國進入 90 甚至 00 年代,這些歌曲不僅帶給故事更多的色彩,也側面描述著角色當下的心境,讓角色在觀眾眼中更有深度,也令觀眾更容易產生帶入感。 像是這次的 Creep 這首歌曲,在我聽來就描繪了火箭對自身的自卑,與回憶起青澀時期自己那有些害羞模樣的鄙視,就像是歌詞所寫的,憎惡自己的怪異醜陋,卻又對美好事物的憧憬,這樣獨特的風格,怕是隨著詹姆斯岡恩的離開,消失在後續的 MCU 作品中。 【理性的推動,感性的創新】 要創造一個有魅力的反派,有時需要的是令人屏息的壓迫感,又或是深度與抱負兼具的故事,但有時一個偏執者,也能以理性到與冷血相提並論,卓克伊烏哲飾演的至高進化便是這樣一個存在,在戰力上,他並不如滅霸、征服者康如此有壓迫感或是故事性,但他將至高領域的偏執演繹到令人恨得牙癢癢,在大多數邪不勝正的作品中,對於自身過度自負以致於偏執的反派並不少,但能與主角團互相映照的卻不多。 涅布拉在這部電影中也展現了類似於至高進化的掌控慾,以能力、智慧為價值去評價他人,兩人最大的不同在於,異攻隊拉住了涅布拉,螳螂女的感性與德克斯的純粹,讓涅布拉看到了感性所能帶來的光輝,而至高進化的周遭則是空無一物。 如果說理性推動了科技與進步,感性就是促使概念發想的源頭,整部作品看下來,雖然火箭實際行動的畫面很少,但他的情感卻貫穿了整部作品,《星際異攻隊2》或許是星爵的家庭情感,《星際異攻隊3》就是火箭對於自身的自卑救贖,在這部電影中,火箭被更完整的交代為一個個體,而非物種、異攻隊的一員或是星爵的朋友,他是火箭,帶著感情,激發創新,持續前進的火箭。   【拖累劇情的亞當術士】 至高族雖然不是第一次出現在《星際異攻隊》的世界中,但如此拖沓以及透明到還是第一次。 亞當術士雖然一開始就展現了強大的能力,但卻未能在後續發揮角色應有的魅力與價值,甚至無法在之後的劇情中起到推動的作用,大多時候,這個角色令人完全難以捉摸他的存在價值,若是要做為凸顯至高進化強大的

令人興奮的冒險《龍與地下城:盜賊榮耀》/《Dungeons & Dragons: Honor Among Thieves》

圖片
接觸桌遊或是ACG領域的朋友,對於DND 的大名想必絕不陌生,而當想像化為大螢幕上一幕又一幕的冒險,那肯定是會令人熱血沸騰且格外興奮的,而《龍與地下城:盜賊榮耀》正是這樣的一部電影, 派拉蒙影業與孩之寶合作,打造了引人入勝的世界,並上演著這個劍與魔法的大陸上,廣闊的冒險史詩。 【細膩的設定,享受就好】 DND 是一款設計非常細膩的遊戲,他有冗長的故事背景,多樣化的種族與職業,各種豐富的團體與勢力交錯,想要了解整個世界再來欣賞這部作品顯然對許多觀眾來說是不現實的,但這次的電影幾乎撇除了整個世界的設定.全憑著角色間的對話讓觀眾對於豎琴手同盟、泰伊人、絕冬城等故事背景有更深一步的認識,少了大量的解釋性對話,讓整個故事節奏在運轉上順暢且刺激,即便是刻意搞笑的橋段,也因為各種設定顯得不那麼刻意,反而成了冒險過程中的無奈趣事。 對於整個故事的架構,不用過度去要求與較真,欣賞著如同街頭藝人的吟遊詩人,野蠻人,德魯伊與彆腳術士的冒險,這才是整部作品有趣的部份。 如果回響出色,誰知道會不會讓聖騎士、哥布林、魔龍等角色譜出一段自己的冒險呢? 【休葛蘭仍舊充滿魅力】 作為該做的狡詐擔當,休葛蘭忠實呈現了該角色腹黑奸詐的一面,但又能看到這個角色的迷人之處。 充足的領袖魅力,高超的畫餅才華、將人騙的一愣一愣的忽悠技術,這樣的休葛蘭即便擔任著反派,卻又令人一再期待他下次出場又想做什麼噁心人的事! 與一般的邪惡,休葛蘭飾演的福吉稱不上是真正的邪惡,在我看來,她更像是憑藉著混亂從中得利的騙子與野心家,也就是尚書大人,風往哪吹人就往哪倒,我們能看到他雖然不安好心,但可從沒想髒了自己的手,加上那壞壞又有些邪氣的笑容,怎麼能讓人對他厭惡的起來,我甚至都期待他的再次出現了! 【擺脫印象的演員們】 老實說,我對於蜜雪兒·羅德里奎茲的演出非常滿意,至少我們終於不是在《玩命關頭》中看到他了,雖然今年又要來一次「家庭戲碼」。 野蠻人的強硬魯莽形象在她的演出中像是出自內心一樣,有些笨拙,但純樸,凡事動腦前就先動手,深古銅色的黝黑線條搭配上野蠻人的服飾給她增添了不少魅力! 而同樣擺脫形象的還有克里斯·潘恩,是的,我們終於不用再看到他與蓋兒加朵擁吻了,真是可喜可賀,同時克里斯在這部片中重新給予了失意但卻仍在掙扎的失敗父親一種新的形象,這種形象並非全然的落魄,而是一次又一次用歌曲鼓舞著朋友與家人,他也是凡人,也需要生活,

隔壁觀影-只有James才敢挑戰《阿凡達:水之道》/《Avatar: The Way of Water》

圖片
作為當代造價最昂貴的電影,《阿凡達:水之道》可說是現今影史最糟糕的商業案例之一,除了James Cameron,還真的是沒有人會這麼瘋,而在逼瘋演員去上潛水課以及打造潛水攝像機之後,《水之道》達到了什麼樣的成果? 【當代最偉大的視覺享受】 若以劇情去評斷《阿凡達:水之道》的好與壞,只能說這並非本作的優勢,但若是以視覺感受來說,James Cameron仍舊證明了,在3D的世界中,這麼瘋的還是只有他一個。 從09年到現在,James Cameron琢磨了13年才推出《阿凡達:水之道》,甚至連先前好評的《艾莉塔:戰鬥天使》也只能算是《水之道》的特效試作品。 同時James Cameron也將對海洋的熱愛投注到了這部電影中,電影中絕大多數的水下場景都是實際下水拍攝,光是要打造能在水中拍攝的攝影設備,整個幕後團隊就花費了5年的時間,在這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燒James Cameron自己的口袋,有此可見他的瘋狂與堅持。 而當設備到位後,倒楣的就是演員了,據報導,阿凡達的每位演員都被James Cameron送去上了潛水課程,其中Kate Winslet就在嚴苛的要求下完成了長達7分鐘的憋氣挑戰,敢這樣逼迫奧斯卡影后的導演,大概也沒有幾個。 辛苦總是值得的,《水之道》帶來了充滿魔力卻有帶有幾分真實的水下世界,水紋的流動、浪潮的激濺、水面光線的折射、皮膚的質感、鱗片的反光感,這才是一部真正美好的3D電影,可惜的是沒有多少人有能力拍攝出來。 【你有錢,想拍什麼都可以】 不得不說,James Cameron絕對是一個很「任性」的導演,他性格古怪且非常偏激,要說固執或瘋狂都可以,但他最大的優點可能是他願意為這些瘋狂付出很多代價,《阿凡達:水之道》成本4億美金,當中不包含詹姆斯自己在這十年間對於攝影技術的琢磨與研發,實際成本我相信試更高昂的,而這麼高昂的成本經估計如果要回本,恐怕要在全球創下20億美元的票房才有機會,這也表示只要一回本,《水之道》會直接擠進史上最賣座的前五部電影之列,這樣嚴苛的要求,注定了《水之道》不會是一部優質的商業作品。 James Camero不知道嗎?我想不是的,只是他更在乎的是能否創造更優質的電影技術,而非創造更多的財富,畢竟他自己就掛了個史上最賣座電影導演的頭銜在哪,如果因為商業考量砸了自己的瘋狂招牌,恐怕怎麼樣都划不來。 而比起James Camero,福

隔壁觀影-這是一場需要進電影院的演唱會《航海王劇場版:紅髮歌姬》/《ワンピース フィルム レッド》

圖片
單從時間軸來看,《紅髮歌姬》的時間軸怪到不行,吉貝爾已經加入魯海,但眾人似乎又還沒到和之國,如果時間軸放在和之國後,大媽的出現又有些令人覺得矛盾,所以,我個人還是抱持著當番外看看的心態。 【《紅髮歌姬》故事概要】 《紅髮歌姬》講述魯海一行人參加歌手美音的演唱會,但發現美音是唱歌果實的能力者,並且透過影像電話蟲的傳播能力,將自己的歌聲散佈到全世界,試圖將全世界都拉到她所創造的歌唱世界,並透過自身的死亡,讓所有人都永遠困在裡面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為了解救童年好友 美音 ,魯夫等人在歌唱世界中尋找逃出的方法,發現只要從歌唱世界內與現實世界同時發動攻擊,就有機會逃出歌唱世界,於是與紅髮海賊團一同從兩側展開戰鬥,最終拯救美音的故事。 【紅髮海賊團的音樂家-美音】 美音作為紅髮海賊團曾經的一員,整部電影幾乎都是以她的能力與人生去作圍繞的,而整部電影更是不時將 Ado 美妙的歌聲放送給影迷,「逆光」真的是超級好聽,成為我這段時間騎車時的放送歌曲,這樣有點偏向音樂劇的形式我個人其實不討厭,但歌曲的串場中太多美音的 3D 舞蹈確實與整體風格有些不同,坦白說個人還是更喜歡用音樂搭配劇情畫面的部分,就像是「世界のつづき」這首歌曲在前後呼應上,某方面更令人感到動容,如果說「逆光」是代表了美音的奔放,「世界のつづき」或許就是美音心中的寂寞吧,而這些歌曲佔了整部電影將近 1/4 的劇情量,而且不用杜比環繞音效,感受那音樂彷彿穿透你身體的酥麻感,大概會少去這部電影 70% 的娛樂性,大概是我這陣子感覺最適合進電影院看的作品了。 【上下限極大的作畫品質】 這次的電影版在作畫上可以說是達到了新的高度,不僅揭開海迷本來就十分喜愛的角色紅髮的一部分故事,在最終的戰鬥畫面上的燃度也是直線飆升,手繪與墨水的魅力衝擊到影迷的心中,穿透身體的震撼度確實是難以言喻的。兩個海賊團在平行時空的攜手作戰,宛如白晝與黑夜的相互交錯,炸裂出羈絆的硝煙,打破現實與歌唱世界的屏障,救贖彼此心中重要的存在。 但同時,電影版中也出現不少作畫品質較為粗製的部分,這樣的部分其實 TV 版也不少見,但與決戰時的作畫品質相比,難免就有特別不上心的感覺,這樣上下限極大的作畫表現,也成了我個人對於這次劇場版中最大的遺憾之一。 【不僅是魯海的航海世界】 相信不少海迷都有發現,自從尾田老師開始監製劇場版後

隔壁觀影-充滿套路的《失落謎城》/《The Lost City》

圖片
如果將《失落謎城》作為一部尋寶片或是冒險作品來看,當中的解謎過程與鋪陳可說是大大不足,但如果將它看作一部愛情喜劇,珊卓布拉克與查寧塔圖兩人間的火花又單薄到難以令人重視,整體的喜劇效果甚至比《黑特冤家》還有所不如,至少看 Lucy Hale 大耍性感的矬樣還是蠻有趣的。 整部電影最精彩的片段大概就是布萊德彼特出來帥的那幾分鐘,帥氣度與有趣度都有大大提升,但這部電影精彩的也就這樣了。 【《失落謎城》不好看嗎?】 《失落謎城》是一部很好萊塢的電影,珊卓布拉克忘不了前夫導致自己陷入低迷,查寧塔圖剛猛的外表下有顆柔軟的內心,每個看起來瘋瘋的反派都是坐擁金山銀山的富二代,黑人女性只要體態豐腴一點性格都會特別強勢又是喜劇笑點之一。 這些元素是不是很眼熟?對,這就是很多好萊塢的喜劇電影都會有的經典元素,但很可惜的是,圍繞這些元素的電影很容易就會被人遺忘,可能第一次看會覺得有趣,但再過一個禮拜問《失落謎城》演什麼,就會開始丟東落西,將記憶中的劇情開始破碎化。 我們或許會記得珊卓布拉克那閃亮亮的浮誇裝扮,也可能記得查寧塔圖的反差感萌萌達,但除此之外呢?這部電影還有哪裡值得被記下來的地方? 【《失落謎城》的演員加分嗎?】 《失落謎城》的主演除了珊卓布拉克與查寧塔圖外,飾演大反派的則是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哈利波特長大後或許很多人都對他十分陌生,但其實這幾年丹尼爾在電影、舞台劇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他先前的作品《 Guns Akimbo 》與《鑰命監獄》都令人印象深刻,這次在《失落謎城》的的戲分雖然不多,但仍有稱職的表現,雖然整部作品能讓他發揮的空間真的十分有限,否則我相信丹尼爾能拿出更好的狀態。 客串部分布萊德彼特的加入確實讓整部作品增色不少,可以明顯感覺到有布萊德彼特的畫面與沒有布萊德彼特的畫面在節奏的表現與畫面呈現上來看是完全不同的風格,這大概就是布萊德彼特本身具備的強大表演能力與現場掌握能力吧。 兩位主演的表現並不能說差,但記憶點真的不多,更多是在作為推動劇情上的搞笑橋段,實際上在飛車過後,我實在是很難抓到這部電影的笑點,這讓我在後面的大段劇情時不時會感受到尷尬,當然這與那十分跳脫演出的翻譯也有著不小關係。 【那些尋寶電影更加精采】 談論起尋寶電影,不能不提的就是《神鬼傳奇》系列、《綠寶石》或是《印第安那瓊斯》系列,《國家寶藏》系列我個人也蠻喜

隔壁觀影-《秘境探險》需要更多的創造力

圖片
 《秘境探險》作為遊戲改編電影是否合格我不知道,這點可能要由原作粉去評斷,但如果單就一部冒險作品去看待,《秘境探險》仍能算得上是一部及格之作。 這部改編自暢銷全球同名遊戲的作品,講述荷蘭弟飾演的奈森德瑞克與夥伴蘇利(馬克華伯格飾演 )的一場尋寶冒險故事,兩人尋找數個世紀前神秘消失的黃金寶藏,以及奈森失聯已久的哥哥。 【聽說《秘境探險》很糟?】 《秘境探險》確實有不少令人感到反感的部分,無論是荷蘭弟過於蜘蛛人的演技與動作表現,又或是在劇情上沒辦法展現兩個主角互補的一面,反而是不斷強調兩人的缺點部分,都會讓人無法對主角投射好感。 而女主角的反覆也是很多人吐槽的一個點,這樣一個不斷背刺隊友的女主角,我相信真的很難給觀眾帶來多少認同感。 難以令人產生認同的還有兩位主角,無論是馬克華伯格或是湯姆荷蘭,兩人的表現都難以讓人想到偉大的冒險家,荷蘭弟表現出來的像是一個還沒長大卻硬要別人認同的大男孩,即便聰明,卻少有擔當。 而馬克華伯格展現的則是貪婪,其實貪婪沒什麼不好,很多冒險作品的主角都具備這個特質,甚至可以說,不貪婪的冒險家不是一個好的冒險家! 但除了貪婪與自負,你很難在蘇利這個角色身上其他優點與特色,這也導致這個角色難以令人喜愛,甚至有點反感。 【《秘境探險》是部好的冒險作品嗎?】 如果你對冒險作品的標準放在《法櫃奇兵》或是《神鬼傳奇》這樣的標竿,那《秘境探險》肯定是不合格的,但不否認,《秘境探險》具備許多令人興奮的冒險元素! 黃金、歷史、地圖、神秘符號、隱藏在古老大城市下的秘密通道,這些都是會令人興奮的元素,即便你沒那麼喜歡《秘境探險》,也難以否認他將冒險該有的元素都好好放進了電影中,對我來說這個故事架構並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說故事的方式,以及角色所能傳達的魅力,從這兩點來說,《秘境探險》反而是不合格的。 【Sony想透過《秘境探險》傳達什麼?】 這次的《秘境探險》在開頭有個很有趣的部分,那就是Sony將PlayStation上不少特色作品都放進了片頭,我們知道戰神(God of War)改編電影的計畫一直有意無意的在玩家與影迷間流傳,而Sony握有這麼多獨佔大作,能發展的電玩IP真的不少,除了《惡靈古堡》外,我相信電玩改編電影這一塊Sony有很大的優勢,但如何將這手好牌聰明運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希望除了我之外,大家都對Sony高層更有自信吧。 看了不用負責的IG 需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