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特攝片」標籤的文章

末路明花《藍甲蟲》/《Blue Beetle》

圖片
如果之前的DC作品都這麼拍,那就算沒辦法像隔壁棚一樣賺得盆滿缽滿,至少在粉絲心中還能有些回饋與情懷。 至少對我來說,看到海梅跟卡吉塔互相嘴砲我就很滿意了。 【DC的”首任”藍甲蟲】 這次的《藍甲蟲》電影主角海梅雷耶斯是最廣泛意義上被漫畫與DC迷們所認識的藍甲蟲,除了因為他在泰坦中的活躍表現外,另一大重點則是因為海梅是實質意義上DC的第一位藍甲蟲,而他的兩位前輩丹·加勒特與泰德·科德的故事雖然都非常輝煌,但都沒能在一開始就加入DC的故事中,泰德·科德甚至沒能被卡吉塔選中,可說是最慘藍甲蟲了。 劇情主要圍繞在海梅首次接觸到聖甲蟲以及與家人間的深厚羈絆,這次電影很聰明的將海梅與其家人的背景稍作修改,除了主角海梅從高中生變成大學生外,妹妹米拉格羅也從小孩子一舉抽高為青少年,家人的比重也大幅加重,除了把奶奶變成帥氣的荒野大鏢客外,也透過海梅與父親的交流,巧妙地融入了墨西哥對於亡者的尊重與慶賀元素,在我看來,文戲部分除了某些橋段較為矯情外,幾乎可算是可圈可點,無論在情感面與情懷面,都顧及得宜。 【沒借鑑不義聯盟我死都不信】 這次藍甲蟲流線體的造型與光害十足的效果我個人是挺買單的,要說沒被最後那流暢的戰鬥畫面驚喜到更是騙人的。 藍甲蟲的打鬥畫面之流暢不禁讓我想到知名遊戲《Injustice 2》其順暢度十足,卻又有著足夠的爆破力與效果張力,讓打鬥看起來既順暢又舒服,雖然與拳拳到肉的爽快感或是火力全開的武裝展示有所不同,但流暢在各種不同的武器上做切換,不僅讓打鬥畫面看著舒服,同時也凸顯了海梅這個版本的藍甲蟲特色,畢竟武器隨意化形這點,可是前兩代前輩沒有的福利。 【倡導著平等,卻也走上了街頭】 《藍甲蟲》電影在美國的首周票房來到2500萬美金,在墨西哥等地也達到了200萬美金的票房,可說是近期的超級英雄電影中票房表現較為亮眼的,此外在爛番茄上有著高達92%的爆米花指數,IMDB也給予了將近7分的表現,雖然不能說是所向匹敵,但至少是有了個好的開始。 而電影中除了強調家庭觀念外,也倡導了勞工階級與大資本集團在資源與環境上的不對等,諷刺的是,在電影中所呈現的不對等情況,如今也真實的於好萊塢上映著。 Gareth Dunnet-Alcocer作為《藍甲蟲》電影的編劇,在電影首映會上不僅為走上紅毯,同時還現身於華納的片廠前擠身罷工前線。 拉丁裔的他表示,拉丁裔在美國大多為外來移民,為聲量較小,

藍色是希望的顏色《閃電俠》/《THE FLASH》

圖片
我不習慣不是金髮的卡拉 閃電俠的起跑設計真的很醜 以上是我對這部電影唯二不滿意的地方,如果加上沒能看到湯瑪士·高斯汀回來客串大螢幕的話,勉強算是三個不滿意吧,這是一部既符合閃電俠,又充滿了愛的電影。 他很棒,真的很棒。 【這不是閃點】 從閃電俠電影宣布開拍以來,閃電俠的經典事件閃點就不斷被提起,而正片釋出後,華納證明了三件事。 1.即便有概念與影子,但這確實不是閃點 2.當初力排眾議留下這部作品是正確的決定 3.無論私下如何,在表演上,伊薩米勒是個出色的演員 這部電影雖然有閃點的影子,但仍發揮精彩的原創精神精神,這是我過去從未看過的閃電俠,但他具備了閃電俠最出眾的幾個特質,希望,愛與幹爆時間線。 【藍色是希望的顏色】 在我的印象中,曾有兩位閃電俠的閃電顏色為藍色,分別是未來閃電俠與藍燈戒閃電俠。 「我曾一輩子都在試圖奪走他的希望,但無論我從他那奪走了什麼,他從不會放棄希望」-逆閃斯旺 這次的兩位閃電俠中,確實有一位發出藍色閃電,且充滿永不放棄的希望。 而從故事中也能感受到,貝瑞那對於家人的愛與身為英雄的特質,無論是否身懷神速力,貝瑞都不吝於幫助他人。 閃電俠之所以是DC最偉大的英雄之一,並非因為他能夠幹爆時間線,而是因為他是貝瑞艾倫,當然,正義聯盟也常常需要有人因為神速力背鍋就是了。 【充滿致敬的多重宇宙】 畫面,情懷,劇情都拉滿的情況下,閃電俠如何再表誠意? 當然是塞進滿滿的情懷了! 除了麥可基頓的蝙蝠俠外,電影中還會出現初代閃電俠傑伊蓋瑞克,喬治克隆尼版本的布魯斯韋恩,布蘭登勞斯的克拉克以及只出現於傳說中的尼可拉斯凱吉版本的超人。 雖然我也期待看到湯瑪士高斯汀版本的閃電俠與甜茶的蝙蝠俠,不過很可惜,在院線版的內容中沒能發現他們的身影,但即便如此,也已經讓DC的粉絲大為興奮了! 不僅如此安迪·馬希提還在有限的時長下,盡量完整了麥可基頓版本布魯斯的故事性,挖掘兩位貝瑞的不同面向深度,有陽光,趣味,充滿希望的,同時也有自責,絕望,偏執的,這些豐沛的情感讓整部電影更加飽滿與充滿渲染力。 當然,這部電影最棒的地方之一,還是他們還了尼可拉斯凱吉與麥可基頓一個公道,麥可基頓當初急流勇退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蝙蝠俠3》不夠「布魯斯韋恩」,猜猜怎麼著,這次的表現上,麥可基頓絕對夠「布魯斯」。 這是一部出色的電影,我無法確認這部電影能帶給對DC毫無認識的觀眾多少魔力,但精彩的特效,與

屬於昭和的浪漫《新·假面騎士》/《シン・仮面ライダー》

圖片
如果特攝是一種浪漫,那庵野秀明就是這股浪漫風潮的傳道者,雖然快變成邪教了。 【特攝的浪漫】 《新·假面騎士》改編自石之森章太郎的經典,1971年版本的《假面騎士》特攝劇,庵野 秀明宛如新瓶裝舊酒一樣,將其透過「新·日本英雄宇宙」這個媒介,將他心中的本鄉猛 呈現在大家面前。 電影以當年的電視劇為背景,經典的怪人蜘蛛男,黃蜂女等改造人一個不少,但同時也有 更多的角色獨白與對話探討,在文戲方面非常有庵野的風格,沉靜且有魅力,打鬥方面標 上了PG12的標籤,回歸到昭和時期較為直接的暴力風格,但節奏方面更為加速,如果你看 過《新.超人力霸王》的話,我只能說這部的節奏更快,且內容更多,屬於從沒了解過假 面騎士的人會感覺到資訊爆炸的作品。 當然,經典元素也是一個不少。 仰賴風的變身器,經典音效與配樂,旋風號,最經典的舊一號皮套,還有許許多多可能可 能只有看過當年電視劇版本的影迷才能發現的分鏡彩蛋,都是庵野秀明獻給石之森章太郎 的浪漫。 【慾望的集合體】 如果你在這部電影前問我,談到欲望,會跟哪個假面騎士聯想在一起,我會回答你是假面 騎士OOO(歐茲),因為在設定上,OOO就是以欲望為主軸進行整個故事。 但庵野的《新·假面騎士》,則讓我們看到了不同的慾望。 他強調了人性的缺陷,而改造人則像是為了滿足慾望,獲得力量的產物,就像是本鄉猛在 溝通上的缺陷,渴望與人交流,最終與新一號的頭盔融為一體。 瑠璃子與家人情感上的缺陷,渴望修復關係,犧牲自我喚回綠川一郎。 蝙蝠男渴望獲得注目,研發出能操控人體的蝙蝠病毒,滿足虛榮。 無論是英雄又或是怪人,最終都離不開自身的慾望,差別只是在於如何面對自身的慾望與 選擇如何達成慾望的過程罷了。 電影中有大量的本鄉猛對自身探討的鏡頭,有時有對話,有時只有畫面,都一再的提醒觀 眾本鄉猛在每個階段的改變。 而本鄉猛展現的是表的慾望的話,綠川瑠璃子展現的則是更為深沉的「裏」,在情感投射 上,自我厭惡中的慾望,用更隱晦,更彆扭的方式,運行於故事中。 【各有角度的打戲】 文戲的部分絕對是這部電影的優秀之處,就連打鬥畫面中,角色間的交流也能讓人感受到 角色本身強烈的信念。 而這次的打鬥畫面也走一個硬派寫實的風格,在處理上給人強烈的真實感,但也有部分使 用大量的3D技術,給我的感覺則是截然不同。 在3D打鬥的畫面中,彷彿讓人感受到一種詭異的加速感,有種將撥放速度調高到1

前輩不是來被消費的耶!《假面騎士GEATS×REVICE MOVIE Battle Royale》

圖片
衝著龍崎進戲院的我,絕對是個冤大頭。 東映這部劇場版開始,變更了過去冬季劇場版《假面騎士》作品,以往為「 MOVIE 大戦」、「ジェネレーションズ」跨越作品界線的合作類型的系列。更動為<無縫銜接 2 部作構成>來描述兩部作品的英雄的活躍。而作為首次嘗試的作品,《假面騎士 GEATS × REVICE MOVIE Battle Royale 》實在是沒能給我太好的觀看體驗。 當然,拜斯吵死人的吐槽是一大主因。 但更令我想怒罵的是,別給我消費前輩啊! 【 Battle Royale 的故事】 故事時間點在 REVICE 的故事結束之後,五十嵐一家迎來新成員,一輝仍舊想不起拜斯,這時有兩個宇宙人襲擊五十嵐一家,目的為五十嵐一家新成員幸四郎的惡魔,而五十嵐一家雖然努力奮戰,但幸四郎的惡魔仍被搶走,一輝甚至深陷生死關頭,單靠小櫻與大二完全無法擊退敵人,最後一輝從生死關頭歸來,對拜斯的回憶也突然湧現,讓拜斯得以重新存在,兩人一起擊退了敵人,但不是我要吐槽,在一輝跟拜斯戰鬥的時候,包括狩崎在內的其他騎士居然給我在旁邊看戲吶喊助威,給我變身上場啊!你們這些避戰仔! 戰勝敵人後,幸四郎的惡魔被願望大逃殺的 GM 克拉斯帶走,甚至藉由該力量改造了願望大賽,讓龍崎、夜騎與王蛇加入比賽,試圖幫助這次的 BOSS 假面騎士 SEEKER 成為最終獲勝者,而為了阻止克拉斯,英壽等人與五十嵐一家聯手參賽,奪回幸四郎的惡魔。 【完全感受不到對前輩的致敬】 劇場版海報放上了龍騎,但整部電影龍騎實際出現大概不到五分鐘吧,反而是龍牙出現的時間還比較久!夜騎等人為何會參加遊戲的理由也不明不白的!感覺就像是走個過場一樣就這樣走走就過了,除了無雙龍的最終降臨外,完全沒有能令人感動的部分,而且最終降臨居然還給我只演上半段?不給生存型態就已經很過分了,王蛇發福到變形也很過分了,無雙龍還要被砍戲份?須賀跟松田是被找回來糟蹋的嗎?(雖然萩野)也被糟蹋得很厲害。 此外這次的劇場版劇情也是一蹋糊塗,除了與 REVICE TV 版的主軸完全對不上外,對於角色的處理也有夠隨便,假面騎士 SEEKER 看起來就只是個脾氣暴躁得不到人疼的老么,五十嵐一家面對的侵略者也完全沒有來歷,就這樣隨便塞進來又隨便被打爆,記憶點單薄到我甚至到了後半段都完全不記得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故事最終一輝獲得願望

混亂,喜劇與血漿噴射《吸血鬼特助:雷菲爾》/《Renfield》

圖片
要問誰的德古拉最可怕,答案可能眾說紛紜,但要問誰能扮演一個超靠北又愛PUA的德古拉,凱吉是你最好的選擇。 【霍特與凱吉帶來的美妙關係】 《吸血鬼特助:雷菲爾》講述德古拉的僕人雷菲爾一個世紀以來一直追隨著德古拉東奔西跑,對抗吸血鬼獵人的追殺,還有找無辜的人來餵飽德古拉讓他滿血復活。 雖然故事主軸放在了雷菲爾與德古拉變態扭曲的主僕關係上,但整部片節奏明快,開頭就直接給你滿滿的動作場面與血漿噴濺,是部打上R-18的標籤也絲毫不為過的趣味作品,不斷在搞笑與視覺饗宴間反覆橫跳,衝擊性的畫面絕對能讓觀眾在心裡呼喊聲「哇!」 霍特與凱吉的演技不用多說,在脫去超級英雄的外皮後,《五星饗靨》、《電流大戰》、《吸血鬼特助:雷菲爾》他不斷與好萊塢最出色以及最有潛力的演員們交手,多樣化的角色讓他的演技更為吸睛,也讓人更加對他有所期待。 凱吉更不用說,隨著債務步向正軌,凱吉的選片也步向好的方向發展,我們終於又能看見他將每個角色變化為自己的模樣,不僅令人印象深刻,更讓角色的情緒與故事性更為飽滿,就拿這次電影來說,能充分感受到德古拉對於掌控人性的自豪與對人類的鄙視,還有那份被螻蟻背叛時的慍怒,搭配上偶有的PUA情結與幽默感,簡直賦予這個德古拉危險又迷人的致命吸引力。 【每個人都需要一雙手臂】  就像我說的,《吸血鬼特助:雷菲爾》是一部標上R-18也不為過的作品,除了血漿不用錢的灑之外,手臂與腦袋也是亂飛到不行,把捍衛任務中的子彈全換成血漿大概就差不多了,但這年頭除了要效仿基哥用筆殺人外,最好連手臂也用上,這害我想到21年自殺突擊隊中的斷臂俠,不過這次斷臂的過程與用途可謂是發揮的淋漓盡致,絕對不浪費手臂任何該有與不該有的功能性。 唯一可惜的這次過多特效採用了CGI特效血漿,讓某些畫面看起來也有些滑稽,但瑕不掩瑜,動作戲也是本片的一大看點之一。 【喜劇包裝的文明病-關係成癮】 在這個時代,平等關係似乎變成一種奢求,家人,朋友,伴侶,職場,甚至受限於社會框架,有時我們不得不對於一些該死的要求全盤接受,久了,還習以為常,認為是份內之事。 何謂有毒的關係?這可能有千萬種解釋,但如果這段關係帶給你的痛苦遠大於快樂與成就感,那要說這段關係是健康的就太理想化了。 我們在生活中難免有些不得不接受的有毒關係,唯一能慰藉自己的也就是每個月那少少的遮羞費,但有更多則是我們有權利拒絕的有毒關係。 令你身心俱疲的伴侶,情緒

有趣卻不失溫度《沙贊!眾神之怒》/《Shazam fury of the gods》

圖片
做為一部續集,《沙贊!眾神之怒》延續了前作的世界觀,無論他會不會被詹姆斯岡恩捨棄,他都是華納在這幾年的跌跌撞撞下少數我認為抓到了角色魅力的作品。 續作核心仍是比利對於自身歸屬感的問題,整體仍維持有趣到有些聒噪的風格。 【新角色,新氣象】 除了前作大家已經看到膩的柴克萊威外,這次加入了新任的白雪公主瑞秋曾格勒,好久不見了劉玉玲,以及奧斯卡女主角海倫米蘭,後兩者都讓這部作品在節奏上有趣不少,與柴克的話嘮脫序不同,海倫米蘭的角色在這部電影中起到了緩和的作用,而劉玉玲飾演的卡呂普索更凸顯了角色狡詐與強勢的部分。 電影中除了能看到沙贊家族間的情感交流外,更能看到阿特拉斯的女兒們間,對於人類採取的不同態度。 另外這次沙贊家族的大姊葛莉絲·福爾頓同時也直接飾演了變身後成年版的自己,從暴漲的鏡頭數量可以感覺的到導演對她的厚愛。 或許是上次只有脖子以下的克拉克讓 DC 粉不太滿意,這次客串角色直接請出了蓋兒加朵,再加上片尾畫面的提醒,不難發現現階段的 DC 電影角色仍是放在同一個宇宙中,而閃點後這個些角色該何去何從,或許就是詹姆斯岡恩該擔心的問題了,我唯一感到鬱悶的是,這些年來,除了梅莉莎外我真的很難接受其他的卡拉,尤其是沒有金髮的。 【從孤獨到放手】 若將《沙贊》與《沙贊!眾神之怒》兩部作品接續觀看,肯定能看到比利除了年紀外的諸多變化。 當年那個一心想逃離寄宿家庭,尋找家人的青少年,已經蛻變成了維護家人,擺脫血緣關係束腹的兄長,當然,他還是很屁,但這並不妨礙他擋在家人與敵人之間,並在必要的時刻挺身而出。 從逃跑到逃避離開,從些許的孤僻到不願意放手任何一個家人,聒噪說穿了也是比利掩飾自己膽怯與懦弱那一面的保護色。比起面對家人的離開,他寧可與惡龍交戰,對抗眾神以強悍的外殼,掩飾內在的不安,就像是海倫米蘭在電影中說的,即便偽裝的外表再強大,沙贊的內在仍舊是那個不安的小男孩。 在相遇前,比利需要學習如何愛;在相遇後,比利更該學習如何放手。 【必不可免的混亂】 角色的暴增讓《沙贊!眾神之怒》多了許多必不可免的混亂,這點在電影收尾上最為明顯,大量的 CGI 動畫除非是對於希臘傳奇生物特別熟悉且有興趣的人,否則恐怕會令人感到厭煩,公式化的收尾也讓劇情沒能染上驚艷,雖然有些令人遺憾,但還不到失望的地步。 過多的笑話、諷刺、彩虹糖廣告、混亂的戰鬥場

顛簸的開端《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熱》/《Ant-Man and the Wasp: Quantumania》

圖片
隨著MCU端出的料理越來越令人感到怪異,不免令人好奇時隔五年,擔當起第五階段開篇之作的《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熱》能帶來怎麼樣的表現。 【一貫的調性與令人欣賞的量子世界】 《量子狂熱》持續了蟻人作品一貫的調性,家庭元素仍舊充斥在整部作品中,而量子世界確實不差,開篇僅用幾分鐘的時間就將觀眾拉入了全新的世界與成功塑造危機感,在節奏與情節安排上,《量子狂熱》不僅不拖沓,甚至在開頭半小時有點衝刺過猛的跡象。 明快的節奏與迅速帶入危機感的安排都讓我在剛開始對《量子狂熱》充滿信心,更別說蟻人的家庭成員越發壯大,除了史考特與荷普外,這次蜜雪兒菲佛飾演的皮姆漢克妻子珍妮特與由凱瑟琳紐頓飾演史考特的女兒凱西都有不錯的表現,尤其蜜雪兒菲佛在恐懼與堅毅中的轉換令人印象深刻。 【一貫的蟻人笑點】 我個人十分喜歡Paul Rudd這個演員,而他在這次仍舊充分發揮史考特那有些尷尬又有些搞笑的特性,當然,該硬起來的時候也不手軟,這次的《量子狂熱》有不少的激戰場面,畫面表現上十分精彩,也能看到在片尾出現兩個有意思的畫面。 在幽默上,這次有些笑點顯得有點刻意,部分情節的細部處理上也較為粗糙暴力,譬如或然率風暴部分我個人就認為可以再精細一點,史考特們的目標一致來的突然,一點契機都沒有反而有些令人感到突兀。 【突兀的還有……】 說到突兀,這次的電影有太多突兀的部分了,螞蟻很突兀,或然率風暴中的事件很突兀連反派之一魔多客在最後的舉動也很突兀,這使得整部電影雖然在情節安排上沒什麼太大問題,但也難以令人感受到危機感,全都只能憑藉喬納森的演技來襯托出征服者康的壓迫感。 我了解派頓瑞德一直希望以家庭團結的元素來做為蟻人系列的主軸之一,而他也確實做到,史考特與凱西在這部電影中產生的火花是美妙且別具意義的,但可惜的是這樣的調性無法讓人感受到事件本身的絕望感,最終成為又一次令人疲憊的旅程。 【喬納森梅傑斯,美好卻又破碎】 由喬納森梅傑斯飾演的征服者康是這部電影中最出色又最令人感到失望的角色,前期喬納森的演技展現了康的狡詐,自負與這個角色本身的強大與野心。 但越到故事後期,我們會發現這個角色身上看似無堅不摧的鎧甲正在剝落,角色本身的脆弱卻是用三流反派的碎嘴去做詮釋,格外令人失望,也讓這個別具色彩且令人敬畏的反派,淪為又一個為了劇情服務的塵埃。 令人擔憂的是,作為新階段的開端,可以想像這部電影肩負了多重要的責任,但也因為種種

隔壁觀影-只有James才敢挑戰《阿凡達:水之道》/《Avatar: The Way of Water》

圖片
作為當代造價最昂貴的電影,《阿凡達:水之道》可說是現今影史最糟糕的商業案例之一,除了James Cameron,還真的是沒有人會這麼瘋,而在逼瘋演員去上潛水課以及打造潛水攝像機之後,《水之道》達到了什麼樣的成果? 【當代最偉大的視覺享受】 若以劇情去評斷《阿凡達:水之道》的好與壞,只能說這並非本作的優勢,但若是以視覺感受來說,James Cameron仍舊證明了,在3D的世界中,這麼瘋的還是只有他一個。 從09年到現在,James Cameron琢磨了13年才推出《阿凡達:水之道》,甚至連先前好評的《艾莉塔:戰鬥天使》也只能算是《水之道》的特效試作品。 同時James Cameron也將對海洋的熱愛投注到了這部電影中,電影中絕大多數的水下場景都是實際下水拍攝,光是要打造能在水中拍攝的攝影設備,整個幕後團隊就花費了5年的時間,在這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燒James Cameron自己的口袋,有此可見他的瘋狂與堅持。 而當設備到位後,倒楣的就是演員了,據報導,阿凡達的每位演員都被James Cameron送去上了潛水課程,其中Kate Winslet就在嚴苛的要求下完成了長達7分鐘的憋氣挑戰,敢這樣逼迫奧斯卡影后的導演,大概也沒有幾個。 辛苦總是值得的,《水之道》帶來了充滿魔力卻有帶有幾分真實的水下世界,水紋的流動、浪潮的激濺、水面光線的折射、皮膚的質感、鱗片的反光感,這才是一部真正美好的3D電影,可惜的是沒有多少人有能力拍攝出來。 【你有錢,想拍什麼都可以】 不得不說,James Cameron絕對是一個很「任性」的導演,他性格古怪且非常偏激,要說固執或瘋狂都可以,但他最大的優點可能是他願意為這些瘋狂付出很多代價,《阿凡達:水之道》成本4億美金,當中不包含詹姆斯自己在這十年間對於攝影技術的琢磨與研發,實際成本我相信試更高昂的,而這麼高昂的成本經估計如果要回本,恐怕要在全球創下20億美元的票房才有機會,這也表示只要一回本,《水之道》會直接擠進史上最賣座的前五部電影之列,這樣嚴苛的要求,注定了《水之道》不會是一部優質的商業作品。 James Camero不知道嗎?我想不是的,只是他更在乎的是能否創造更優質的電影技術,而非創造更多的財富,畢竟他自己就掛了個史上最賣座電影導演的頭銜在哪,如果因為商業考量砸了自己的瘋狂招牌,恐怕怎麼樣都划不來。 而比起James Camero,福

隔壁觀影-不一樣的起源《黑亞當》/Black Adam

圖片
先恭喜The Rock總算是實現了他的夢想,經過多年的努力,這部《黑亞當》終於登上了大螢幕,並帶來一個不同過往的起源故事,這裡我指的過往是指大多數的漫畫版本,The Rock的黑亞當顯得更為悲傷,也更有人性,即便電影仍有許多不完美的地方,但《黑亞當》無疑讓DC的超級英雄作品打開更多的發展性。 【電影與漫畫的差別】 《黑亞當》的電影劇情說實話真的不能說太優秀,伏筆部分的反轉並沒有令人驚豔,在打鬥畫面的表現上也採用了更多的特效去呈現,對於The Rock本身的特色著墨較少,但仍是展現出黑亞當這個角色與傳統英雄的與眾不同之處,說到底,黑亞當本來就不是,也不會是個傳統認知上的英雄。 有意思的是,電影幾乎將我所認知的黑亞當的起源完全改寫,包括身世,在多數作品中,黑亞當是個推翻暴政的埃及人,他的故鄉是坎達克沒錯,但當他推翻法老的暴政後,他繼承了埃及的王位(這或許也解釋了電影最後黑亞當為何要坐上王位),並用自己的方式統治人民,這激怒了賜予他神力的巫師,由於巫師們無法剝奪他的能力,所以只能把他放逐到宇宙中,而黑亞當的神力也在新的沙贊(也就是比利)誕生後有了些改變,但實際上就是賜予他神力的神從希臘羅馬神變成了埃及神,主要能力與沙贊完全一致。 電影在這個設定上坐了很多改變,最大的當然是讓The Rock成為了Shazam神力的繼任者,嚴格來說,The Rock並不是受到巫師們認可的沙贊。 除了黑亞當外,鷹俠的定位更是顛覆我的認知,我真的是第一次知道鷹俠是個富豪仔,他與黑亞當其實頗有淵源,雖然時代不同,不過鷹俠在漫畫中也是個埃及王子,在受到詛咒後多次轉世,終生尋找鷹女,某些版本中他是其他星球的警察,而非地球人,但無論是哪個版本,他的故事始終都與鷹女纏擾在一起,至少我是沒看過哪個版本有富豪設定。 可即便有了那麼多改變,老實說我還是蠻喜歡這部電影的。 【《黑亞當》為何有趣】 DC世界中有非常多的反英雄,黑亞當無疑是當中最強大的幾個之一,而從這幾年的新聞看來The Rock,確實也為這部電影奉獻了非常多的心力,他也稱職的扮演好了一個暴力,但有著自我價值觀的戰士。 就像是電影說的,「暴力永遠都是必要的」,整部電影中雖然許多英雄試圖改變他的想法,但現實問題卻是更加堅定了黑亞當這個信念,這是個不同於以往的作法,甚至在票房大賣的《猛毒》中,艾迪也從沒支持過猛毒吃人是對的這個想法,但坎達克的人民則是支持

大人的勇氣《特攝GAGAGA》

圖片
成為大人的你,是否還有面對興趣的勇氣? 2019年播映的夜間劇《特攝GAGAGA》,雖然並不是在黃金時段播映的作品,但卻是一部原作漫畫與日劇都十分出色的作品,當中強調了作為成人面臨的社會輿論與面對興趣的勇氣,細膩的劇情搭配詼諧但不失控的節奏掌控,讓我一不小心就追完了全系列七話,並在內心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身為宅所需要背負的東西】 《特攝GAGAGA》講述女主角仲村叶(小芝風花飾),作為二十多歲的OL,興趣卻是下班衝回家看特攝作品,每周的精神糧食就是周日晨間的特攝節目,但在公司與日常中,卻要極力隱藏自己身為特攝宅的屬性,成為人們口中的「隱宅」(隱性宅)所發生的日常趣事。 雖然主角仲村是特攝宅,但作品中並不單單指著特攝作品,包含喜歡魔法少女,外表卻像是黑道流氓的模型店大叔,看似嚴肅,私下卻與地下偶像一起吶喊歡唱的30多歲OL,《特攝GAGAGA》講述的不只是身為OL卻喜愛特攝的反差,而是身為成年人,卻仍舊熱愛非主流文化,那種內在的掙扎,以及面對真實自我的勇氣。 【在日本,成年人更不容易】 老實說我有點慶幸自己身在台灣,幾年前有幸到日本工作了短暫時間,當被問到喜愛的東西時,我永遠記得老闆看著回答假面騎士的我,那種「你在供三小」的表情。 對日本人來說,成年人需要面對的不在是那些給孩子看的英雄劇,而是需要扛起責任,與人交流,成為社會的一份子,這也是很多日本人壓抑自己的熱情,在外流連不敢回家的原因之一,人際交流的恐怖,在我看來,日本比起台灣更加嚴酷。 在仲村的生活中更是如此,一個OL卻每天縮衣節食,房間內堆滿自己喜愛的特攝作品周邊與藍光,下班比起聯誼更想回家看DVD,周末比起約會更想在棉被裡等待首播,這就是特攝宅的生活,即便每天都想大聲吶喊著自己就是特攝宅,但又害怕他人眼光與閒言閒語的真實感,在播出後引起大量共鳴,《特攝GAGAGA》的故事不僅讓特攝宅深有同感,更讓許多隱性御宅族共同吶喊,尋找同好的路遍佈荊棘,哪時才能光明正大地走在陽光下? 【成年人被迫丟棄的東西】 作為成年人,我們無法在下班後飛奔回家準時收看整點的卡通影集,身為成年人,有時候很難拒絕來自家人,來自朋友,來自同事與公司的邀約和請求,雖然這是個人人都說自己是邊緣人的時代,但事實是,人是需要群居的動物,如果無人能夠分享自己所熱愛的事物,甚至這股熱情被以嫌棄眼光看待時,那種內心的折磨,恐怕不是當事人是很難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