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小說改編」標籤的文章

硬湊《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

圖片
青春愛情電影我覺得一直是台灣電影的強項之一,《小幸運》、《那些年》就不說了,而杜政哲擔任編劇的《迷失安狄》也是開拓思路的作品,這樣資深的編劇能怎麼表現青春男女的小情小愛?確實令人有些好奇。 【能說得太少,想說得太多】 這部電影上映時,我特別去 Dcard 先看一下網友分享的故事原貌,當時我心裡浮現的念頭是,就這點內容,到底怎麼拍成兩個小時的電影,後來我才知道早有小說存在,但即使如此,我心中卻有個警鈴大響,讓我直到 MOD 上架了,才在小螢幕上看到這部作品。 故事其實特別簡單,一個叫項微心的女孩很愛吃,愛吃到吃了自己校花朋友方琦然收到的愛慕者早餐一整年,最後發現跟送早餐的男孩陶宥全其實是送給她吃的,兩人最終在一起的故事。 就這點內容,要怎麼搞出兩個小時的片長,我也很疑惑,電影交給我的答案就是,支線狂開。 項微心的家庭支線,開。 陶宥全的家庭支線,開。 方琦然的感情支線,開。 男配角張元碩的感情支線,開。 家庭關係、 LGBT 元素、隔代教養、青春期對未來的憧憬,整部電影幾乎把能講的都講了,該講的卻沒講多少,如果拿掉除了影響男女主角情感關係戲份的話,整部作品很有機會能縮到 70 分鐘上下。 什麼議題都沾一點的作法,讓整部電影顯得特別發散,甚至讓人感覺該說的有些不清不楚。 項微心的家庭關係是怎麼處理的?陶宥全的奶奶與媽媽為何會有爭執?這些與兩人關係較為密切的劇情似乎都只說了一半,其他全憑觀眾去想像,最終交出一張大家都幸福的答案卷,即便這是部青春作品,但整個故事也太過模糊且童話。 【不要去找太強眼的配角】 這話我記得在《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曾說過,沒想到《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又出現了一次。 李沐是個很棒的演員,她在《青春弒戀》、《誰是被害者》中都有不錯的表現,但你一把陳淑芳放在她旁邊,李沐的光芒幾乎被整個掩蓋住了,整部電影我記住的不是李沐的哭戲,不是李沐與未來的對話,是醫院中陳淑芳的竊喜,那種口是心非的感覺展露無疑,更別說大霈、劉品言、林柏宏也都實力出眾,被這些演技派夾殺的周興哲淒涼程度與當初的艾怡良沒差多少,首此擔綱男主角就享受到這種震撼教育,是福是禍真的是各自品味了。 【取捨很重要】 《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整部電影塞進了非常多的角色,就連長大後的項微心都塞進了兩個版本,導致於整個故事十分發散。

台灣醫療資源緊繃的冰山一角《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

圖片
 台灣醫療一直是被國際所認可的高水準,高專業,但卻被國內的醫護人員哀嘆高工時,高風險。 實際上台劇也不乏探究醫療體系的作品,從《白色巨塔》探究醫院體制下的政治體系,到《麻醉風暴》涉略 醫療糾紛、醫療人權等臺灣醫療環境面臨的議題 。這次的《村里來了個暴走女外科》則是暗喻了現今醫護人員所面對的高工時,高壓與高責任制度環境。 【歡笑皮囊包裹的無奈軀幹】 該劇只有十集的篇幅,在許多地方都能看見劇組希望用歡笑來包裹整個故事,就連結尾部分也盡量做到了歡樂大結局。 但實際上本劇探討的幾個主要議題包括,高工時的醫護工作如何與家庭間做出選擇、醫師罹患 PTSD (創傷後症候群)怎麼辦、防衛性醫療的必要性、城鄉醫療資源的比例問題、這些都是真實發生在我們的醫療體制下的種種問題,慘的是,在疫情肆虐的情況下,這些問題更被凸顯出來,完全對應的片頭曲《沒有人在乎你在乎的事》,解散多年,陳澤修大概也沒想到這首歌成了抒發醫護人員心中最好的宣洩口。 【高社經地位換來的是官司?還是磨難?】 在一般傳統觀念中,醫生一直是高社經地位的代表職業之一,也是不少父母希望孩子能從事的職業,但這樣的高社經地位,卻是需多醫師用高工時、高壓與高職業傷害的比例去換來的,自從全民健保上路後,一般住院醫生的收入其實不少人都可以透過病患數去算出個大概,在人員不足的情況下,小醫院連續大夜或是打了藥物繼續執勤是常有的事,相比起醫美這樣的自費項目,龐大的健保制度確實是站在醫院上頭的一大壓力來源。 醫生要顧及的不僅是自身的家庭,眼前的患者,甚至要分出心力面對患者的家屬,以及不體諒的病患.更需要面對自身專業備受質疑的壓力,以及自我的拷問,要將自己的私人情緒做到抽離,這點與法務人員是多麼的相似,而更慘的是,難以說服自身的家屬往往將情緒傾訴在醫護人員身上,造成醫護人員內在過多的負荷,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醫護人員對這份工作別說熱誠,不感到懼怕就不錯了,又談何醫者榮耀之說? 【新兵也能出頭天?】 本劇的許多主要角色都並非資深演員?演技上的考驗並不小,其中許乃涵的演技這些年來一直是有目共睹,非常快速且穩定的成長,這次在護理長這個角色中,前期暗喻了醫療體系人手不足的問題,後期則指出了女性在高壓的職場環境中需要面臨的考驗。 老實說真要說這部戲的演員演技如何,大家心中肯定各有答案,但在這樣以歡笑包裝的醫療劇下,這些

隔壁影評-史詩級的《沙丘》......嗎?

圖片
在疫情中,號稱科幻教科書的《沙丘》改編電影中於上映,不同於網上將《沙丘》吹成神作的眾多大神,小弟過去沒拜讀過《沙丘》這部大作,所以觀點也會更傾向一個世界觀小白的看法,那在這樣小白眼中,《沙丘》是否仍是曠世巨作?  這......我只能說每個人的角度不同,至少在我看來,《沙丘》在保留其高大上的氣勢上確實做到可圈可點,在演員的選擇上也是無話可說,但也有些部分讓我認為,難道這是大作該拿出來的水準嗎?  【《沙丘》的世界觀】  《沙丘》的時間點是距今8000年後的10191年,在那個年代,時空旅行已經普及化,但體制卻回歸成帝國制,而在宇宙間航行的重要原料,是產自厄拉克斯星球的「香料」,除了宇宙航行外,「香料」也具有將人類的部分身體機能強化的功能,加上其產量稀少的特性,更成為宇宙間的硬通貨,其經濟價值非凡,也帶給統治厄拉克斯星球的哈肯尼家族巨大的財富。  故事講述接手厄拉克斯星球的亞崔迪家族遭到前統治者哈肯尼家族妒忌,導致哈肯尼家族舉兵殲滅亞崔迪家族,而亞崔迪家族的繼承人保羅·厄崔迪有幸逃出,並與厄拉克斯星球的原住民弗雷曼人合作準備舉兵革命的故事。  更多的我就不說了,《沙丘》的故事觀分支眾多,當中導入的文化意涵,宗教隱喻,權謀鬥爭,相信都能在網路上找到非常多的資料。  而從兩個半小時的時長以及整部作品的音樂,敘事手法上也能明顯感覺得出來,  丹尼·維勒納夫並不急於在第一時間就讓觀眾了解整個故事,而是用一半以上的時間在建立整個世界觀,這對首次接觸《沙丘》的我來說十分重要,無論是姐妹會與皇帝的關係,又或是亞崔迪家族為何會接手厄拉克斯,電影中都有充足的解釋,這也讓整個世界觀除了宏偉壯闊外,也不失嚴謹與周密。  【《沙丘》出色的不僅是故事,還有演員】  談起《沙丘》的演員,目前熱度最高的恐怕是提摩西·夏勒梅,但其實除了甜茶外,《沙丘》的演員也都是一時之選,《不可能的任務》系列的蕾貝卡,星際大戰的伊薩克,水行俠摩莫亞,西班牙影壇至寶哈維爾·巴登,薩諾斯喬許·布洛林,以及華人影壇高度不斐的張震,每個角色在出場時的氣場,臉部的細微表情,整體散發的狀態,都能讓人感覺到劇情的起伏以及整個世界觀想帶給觀眾的神祕感。  當中我個人非常喜歡張震在電影中的表現,可謂是做到了不卑不亢,盡忠職守四個字,在角色的詮釋上,不僅有血肉靈魂兼具,更將角色的掙扎與謀略盡顯,讓人對於這個角色恨不起來。  而哈維爾·

隔壁影評-《東京復仇者》哭哭武小道的成長日記

圖片
先說結論,我個人不太推沒看過原作的去看這部電影,老實說,就連我這個現在還屹立不搖在追進度的都覺得電影版的整體節奏有點晃,高潮點不少,但總有不穩的感覺,有點像是強制把設定灌在觀眾腦裡強迫吸收。 雖然不知道會不會有續集(可能會啦,日本票房超好,一個月前就破27億日圓了)但我還是分享一下我看完的想法好了。 (鄭重提醒,下有暴雷) 【《東京復仇者》唯一亮點-北村匠海】 《東京復仇者》有很多苓菱角角的問題,但如果說亮點的話,飾演武小道的北村匠海確實令人意外,看著北村匠海在電影中的表現,很有那種憧憬8+9結果只能當跑腿的既視感,此外在關鍵時刻的演出魄力也不錯,大概可以歸納成兩種模式,哭哭武小道模式(整個人迷迷糊糊,有點懦弱),認真模式(我自己是覺得比漫畫原作的花坦武道帥氣有魄力)。 另外整部電影少數的幾個有戳中我的笑點也大多圍繞在北村匠海身上,除了銅鑼燒,恩,我的嘴角真的檔不住銅鑼燒。 此外透過北村匠海的一些表情與動作,似乎更能感覺到長大的武小道對自己的懊悔,甚至說是對自己感到厭惡與噁心,當能改變過去時,那種深植記憶的恐懼與下意識地低頭,也在某種程度上支配著武小道,從眼神到環境,我們可以想見長大的武小道過的是怎麼樣的生活,而與那樣的生活相比,日向如同垃圾堆中的百合,也像是武小道人生中唯一的淨土。 【《東京復仇者》的混亂伏筆】 我不推薦沒看過原作的人去看《東京復仇者》的最大原因就是電影中那些難以填平的伏筆。 其實《東京復仇者》這部電影有出現非常多的原作角色.包括咲稀與半間,但兩個角色出現的時間點與畫面都令人感到十分突兀,不僅對於電影劇情的推動幫助低迷,甚至可以說沒看過原作的根本不知道這兩個人是來幹嘛的,整個就是讓人滿頭問號。 《東京復仇者》的電影劇情是到Draken被刺殺的故事,也就是漫畫單行本前三集的內容,這樣的劇情量製作成電影,我不好說是好或壞,因為可以感覺得出來導演刻意放慢事件的推進,而Draken被刺殺確實也是武小道改變未來的第一個大事件,但除非是已經打算好拍攝三部曲,否則完全可以把咲稀跟半間魔改掉吧!不然就直接在結尾放上讓觀眾會期待後續的畫面啊!放個日向對武小道笑嘻嘻的畫面是怎樣? 此外漫畫中的設定是武小道是唯一能擁有過去與現在記憶的人,但電影中的直人局然能直接感受到未來的改變,當過去變動,武小道返回的不就是不同的未來嗎,那請問直人你是一起跟著時空旅行了嗎? 最後私心吐

隔壁影評-越看越遺憾《偷天行動》

圖片
跑酷加上劫盜,這本該是個有趣的題材,高智商的劫盜計謀加上酷炫的跑酷動作,無論在逃跑或是執行時都該更有看頭才對,但《偷天行動》卻很難令我有這種感覺,反而是越看越想吐槽,不僅失去了劫盜電影該有的計畫周全,也沒了跑酷的街頭魅力。 大家好,我是老王,《偷天行動》劇本改變自世界知名小說《孤雛淚》,並將當中的歌舞元素改用嘻哈以及跑酷等街頭元素帶入,講述對繪畫極具才能的孩童崔斯特,在母親死後流落街頭。在某次遭到警察追緝中,崔斯特遭遇了與他同樣流落街頭的夥伴,以及統領孤兒的費金,並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為此加入了費金的竊盜計畫,卻沒想到這是個用完就丟的陰謀! 【令人失望的角色】 作為實力派演員米高肯恩的詮釋,我必須說費金這個角色矛盾到令人難以理解! 一面說自己訓練的孩子不是用完就丟,一方面卻任由賽克斯任意指使自己的孩子,甚至放任他在眼前訴諸暴力,就連崔斯特說出貝茲被殺害,費金也沒甚麼情緒反應,所以警告賽克斯是警告假的嗎? 賽克斯這個角色更是全無來由,雖然讀過《孤雛淚》的觀眾可以略微推敲出一二,但對于沒看過《孤雛淚》的人來說,賽克斯的存在過於唐突! 她有著與費金等同的權利,卻沒有相對應的貢獻,整個人的形象就如同她如影隨形的那條瘋狗,每天帶著槍晃來晃去,不僅不參與行動,甚至連策劃也沒貢獻一點力,加上那層與小紅戳不穿道不明的關係,實在讓人難有將他與費金放在同等地位的說服力! 而作為初次獨挑大樑來說,拉夫洛的表現並不亮眼,或許也是我對米高肯恩老狐狸的那面過於期待,拉夫洛雖然沒有他老爸裘德洛年輕時那副情聖模樣,但活力十足的模樣與還算俐落的跑酷動作,都能讓他在未來有更多的可能性,但在本作中的表現並不亮眼,較為可惜。 【大失所望的細節】 先前上映的《馬德里金庫盜數90分鐘》將世足加入劫盜計畫中,其縝密性與計畫性都十分突出,與之相比,《偷天行動》的盜畫行動簡直是在過家家! 不僅計畫漏洞百出,甚至在執行上也並不到位,粗淺的變裝與強行扭轉的節奏也令人感到非常不順暢,不僅失去劫盜作品令人摒息的魅力,同時也讓人對這樣的計畫還能執行感到嘔血! 更別提後續令人錯愕的操作,既然要解決兩人,先放對方走是鬧哪樣?可以直接將對方踹下樓卻還要等對方爬起來又是什麼操作?然後費金不是暈倒了嗎?為什麼能起來開槍啦!還打那麼準,右手都中了一槍還能那拿手槍打狙擊槍的距離,會不會太唬爛了? 諸如此類的操作還有很多,大家可以下片後在家中

隔壁影評-這個冬天的第一股暖流《再見街貓BOB》

圖片
大家好,我是老王。 所有貓奴們可以歡呼了,因為BOB又回來了! 改編自真實故事的《遇見街貓BOB》在16年上映後大受好評,BOB聰明又惹人憐愛的模樣也深刻在每個貓奴心中,雖然我是犬派,但看到BOB如此親人的模樣,也有些羨慕,畢竟也沒幾隻狗能乖乖站在主人肩膀上。 而這次的《再見街貓BOB》不僅是《遇見街貓BOB》的正統續作,更是讓觀眾正式向BOB告別! 準備好再見一面那聰明的BOB了嗎? 那麼,我們開始吧! 《再見街貓BOB》的主軸仍是放在詹姆士與BOB的日常上,整部作品雖然加入了動保協會看似要拆散兩人的橋段,但真實的問題在於,詹姆士對自我的質疑。 作品中詹姆士與BOB雖然已經沒有流落街頭,但在生活上依然捉襟見肘,在特別冷的冬天,不僅是環境,人心似乎也有點令人心寒,也令詹姆士質疑自己是否有照顧BOB的能力。 我們可以在作品中感覺到詹姆士對BOB的關懷,也可以感受到認識兩人的的每一個人對於這段人貓關係的憧憬與信任,一人一貓宛如天生一對,不該離開彼此,但詹姆士卻因為現實的考量,希望能給BOB更好的生活。 看著詹姆士的選擇與掙扎,似乎能有點理解詹姆士想要放手BOB的理由,當自己連三餐都有問題,無法給BOB一個舒服的環境,需要求助於義診的獸醫,甚至需要用BOB來吸引人氣時,詹姆士對自我的質疑也在一步步加深,或許不是BOB需要自己,更多的是自己需要BOB,而當有個機會能讓BOB過上更好的生活時,詹姆士的掙扎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愛,所以放手。 我曾聽人說過愛一個人就要讓他完全的自由,但因為愛卻無法放手的矛盾更是比比皆是。很多人擅長付出關心,卻不擅長詢問,總是忘了問對方是否需要這份關心,卻自認為是對對方最好的幫助!就如同詹姆士與BOB,唯一的差別是BOB無法表達自己不想離開的心情,只能不斷撒嬌賣萌,讓詹姆士感覺到溫暖與關懷。 查爾斯馬丁史密斯曾執導過多部與動物有關的電影,無論是《為了與你相聚》或是《海豚傳奇》,他都很擅長去發掘動物最惹人憐愛與靈性的一面,這些動物演員都讓史密斯導演鏡頭下的作品生動不少,且多了許多獨屬於動物的溫暖,這次《再見街貓BOB》也不意外,無論是貓咪的「呼嚕」聲、癱在沙發上的懶散模樣,又或是翻箱倒櫃的習性,這些舉動恐怕會令很多貓奴有似曾相似的感覺,至紹我周遭的貓奴都有類似經驗啦。 《再見街貓BOB》並非一部會令人記憶深刻的作品,但作為耶誕佳節前夕的一股暖流,

隔壁影評-迪士尼最錯誤的決定,就是不該叫這部作品《花木蘭》

圖片
 嗨嗨嗨,各位好,我是老王。 這個時間點才寫《花木蘭》的評價應該已經不會影響票房了吧?不過還是奉勸一句,真的不要花錢看這部作品,不管是基於政治或是電影,花木蘭都是一部連流於形式都難以苟同,槽點滿滿的打臉之作。 準備好了嗎? 那麼,我們開始吧。 對於《花木蘭》的故事,相信即便不需要我多加描述,大家也是如數家珍了,很多人說電影歸電影,政治歸政治,也有些人表示花木蘭無法還原原作,沒有木鬚沒有蟋蟀,整部電影已經失去靈魂,okok這些我都沒話說,所以我單從我自己看下來,幾個完全不明所以的點來切入。 【鳳凰到底在幹嗎?】 我們都知道這部片沒有木鬚,沒有蟋蟀,沒有花家藍藍的列祖列宗,可是有人可以告訴我鳳凰到底在幹嘛嗎?整部片除了指路之外,我就沒看過鳳凰有一點功用,起碼飛上天去干擾鞏俐也好啊!每天飛來飛去活跟一個Logo一樣煩不煩啊! 【巫女鬧哪樣?】 我看到很多中國影迷認為花木蘭的史實亂七八糟,對此我是不敢說什麼,我也不是考古系或什麼的,人家臉要塗得跟金童玉女一樣還選農曆七月上映、媒婆髮型跟兔子一樣、花爸腿上的護膝跟未來產物一樣、然後那個磨刀石,兩面不平到底要怎麼磨刀啦! 好,這些問題我可以昧著良心說歸咎於東西方文化認知,可是你可以至少把設定交代好嗎? 巫女到底是怎樣?從小天賦異稟?這麼厲害不放她去打仗還要打壓她,故事從頭到尾沒交代真氣是什麼東西,女扮男裝還功力下降五成,這標準誰訂的?李連杰玩彩帶那手也算是真氣了吧,所以皇帝是男巫是不是,鞏俐能力那麼強木蘭只會踢標槍,雙方對比會不會差太多了,還有國家禁止女巫的文化結果村莊門口就一隻鳳凰又是鬧哪樣,軍營門口還兩個像是日本阿形、吽形的神像是怎樣,不能女巫文化可以偶像崇拜,這個國家的軍隊要走魔法線還是武力線選一個好不好。 【李連杰、甄子丹、鞏俐】 迪士尼這次為了吸引亞洲市場,找來劉亦菲、李連杰、甄子丹跟鞏俐這些熟悉的面孔,在這邊給個建議,真的沒必要浪費錢。 劉亦菲雖然還有一絲靈氣,但鞏俐整部作品表現得跟個失學少女一樣,但這個失學少女至少還知道自己在幹嘛,甄子丹跟李連杰就真的看不出來想幹嘛了! 身為一個指揮官,輕信沒有確切情報的木蘭,將士兵派至皇城,怎麼想都是以下犯上,是送兵去死嗎?李連杰更是瘋狂打自己臉,一開始還說國內禁止女巫文化,被綁起來的時候還叫木蘭站起來,身受險境還這麼跩的我這輩子沒見過,不是你自己說不要崇尚女巫文化的嗎?木蘭是女

不負責任影評-過於細緻的雙面刃《金翅雀》

圖片
大家好,我是老王。 以同名小說為藍本改編的作品《金翅雀》有著細膩唯美的畫面與用心刻劃主角內心世界的掙扎反撲,卻在外媒眼中被冠上了「冗長」、「沉悶」等標籤。 《金翅雀》真的如外媒口中一無是處嗎? 準備好跟我一起回到那場改變主角生命的爆炸了嗎? 那麼,我們開始吧。 《金翅雀》這部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敘述著男孩席奧年幼時與母親在美術博物館遭到恐怖攻擊,母親為此身亡,從此後流連於朋友、父親、骨董修復師的家中,並在鬼使神差下,參與了藝術品的走私過程。 兩個半小時的電影中主要表現的是當時的爆炸案與席奧的行為對他一生所造成的影響,其情緒與人物刻劃之細膩,令人彷彿與他共同成長了數十年,但也因此,造成了這部作品的優勢同時也成了最大的不足。  【過於細膩的人物】 《金翅雀》是普立茲獎得獎小說改編的電影,小說本身就非常厚,149分鐘的電影即便在怎麼努力,與文字所展現的細膩與人物側寫恐怕還是有一段差異,雖然我本人沒有拜讀過其小說,但從電影的描寫手法與步調推測,小說恐怕是比電影更加細膩的作品,而文字本身所傳達的溫度與電影所能散法的感受畢竟有所不同,我在看這部電影時,也清楚的感受到如果是部小說,更能清晰、有溫度的將主角席奧的一生與夢靨交代得更加清楚,也更有溫度。 不同直線型描述,電影將成長後的席奧與小時候的席奧交錯替換著,甚至在小時候與成長後的畫面也有不同的時期切換,試著給觀影者更多的變化與懸念,但如同外媒一致的問題,《金翅雀》這部作品太過細緻了;主角席奧更只是個在紐約隨處可見的平凡人。 整體故事的戲劇張力、場面與爆發力都嚴重不足,導致我們能夠很自然地將自身帶入席奧的一生,卻又因為缺乏關鍵因素而無法如同席奧一樣被惡夢驚醒。 整部作品雖然美好,但在緩慢的節奏與悠揚的音樂中,落下了不曾高潮的帷幕,著實可惜。   【用心看的作品】 若單以劇本來評論,《金翅雀》的劇情、節奏、特效都離佳作有一段不小的差距,雖然最後轉折確實令人出乎預料,但還是遠遠不足。 《金翅雀》本來就不是一部有著複雜劇情的作品,我們無法體驗如雲霄飛車般高潮迭起的轉折,而是從年幼的席奧經歷爆炸,生活改變的複雜心情,走過這一趟如同《金翅雀》的旅程。 即便走到沙漠,卻還是回到最初的原點。 我似乎可以感受到作者為何選用古董來做為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