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劇情片」標籤的文章

🎬有一種倔強,叫做回憶《車頂上的玄天上帝》

圖片
《車頂上的玄天上帝》一齣看名字完全不知道想要表達什麼的作品,但卻有黃文英、候孝賢、林依晨這樣優質的陣容,而從成果看來,這部作品既溫暖又倔強,橫跨了一甲子的思念,最終結成跨出過往的果實。 ✍️【從電影領略嘉義之美】 作為首部擔任導演的作品,黃文英將舞台搬回了自己的故鄉嘉義,講述起個性執拗的的芙月(林依晨飾)與記憶中阿公的過往,並對往後的生活,工作,甚至在感情上帶來影響。 電影不僅帶來一段溫暖充滿回憶的故事,更帶觀眾體會了嘉義的美,同時透過鏡頭,將建築、民俗文化、自然、古厝與台灣的美都帶給了觀眾,角色間的關係更能從彼此的肢體接觸,距離,步伐去窺探端倪,嘉義公園、圓環噴水池、東市場、城隍廟等景點盡收作品內。 ✍️【回憶中的倔強】 從芙月的回憶與言語中不難發現,他對阿公的感情是特殊的,是有所憧憬的,以至於當他遇到生活習性,做事方式與飲食愛好都與自己的阿公有所雷同的建築師春山(周渝民飾)時,會如此的有所悸動,在我看來,芙月愛上的從頭到尾並非春山,更多的是愛上了自己阿公的影子,也是愛上了那記憶中自己所憧憬的回憶,那愛喝茶、疼愛她、帶她上酒店的那個阿公,說是愛,更多的,則是一種眷戀回憶的行動。以當於春山提及家庭時,芙月的反應會如此劇烈,因為這些,都在破壞著他對阿公與其美好回憶的世界。 在綠蔭的植物園中,春山最終也未能成為芙月回憶中的那個人,只能留下一把與其並不相襯的傘,離開了芙月的世界。 對芙月來說,對阿公的感覺到底是什麼呢? 是愛嗎?是崇拜嗎?或許都有吧。 也或許,芙月的世界就是從對阿公的回憶開始架構的,以致於車頂了符錄,家中的玄天上帝,都成了對阿公思念的媒介,對芙月來說,春山、玄天上帝,都是她思念阿公的一種媒介,這樣的倔強,既純樸,又純粹。 可慶的是,在最後芙月總算是主動離開了對阿公的眷戀,轉換成另一種方式,面對家人的離開,成為更多可能的自己。 ✍️【人的可能性】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每個角色所傳達出來的性格,芙月的執拗、聿先生的直接、春山的嬌柔做作,芙月阿公日興的憨膽(台語),這些鮮明的性格構成這部真實又有溫度的電影,老實說,我自己感覺很有侯孝賢的風格,當中我最喜歡的莫過於芙月對春山的不滿,不撒謊、不隱瞞,這又是什麼樣的愛呢? 將這些問題丟出,又是希望芙月能怎麼樣呢? 除了接受,難道還能有其他回答嗎?難道宣洩委屈後,事情就會有所不同嗎? 春山的行為是那麼的自私,又那麼的卑鄙,以

🎬第四權的棄子《惡女》

圖片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想在《惡女》中看到林美秀與邵雨薇精彩的對手戲,那你可能會有些失落。 如果你跟我不一樣,是想欣賞邵雨薇在這次做作品中的再次突破,挑戰大尺度情慾床戲部分,那我只能說,你選對電影了。 ✍️【誰才是惡女?】 與電影名稱《惡女》的直觀不同,在電影中難看到兩個心狠手辣的女性互相撕逼,耍盡心機,更多的是盤根錯節的利害關係,單純與心機的對撞。 故事講述新聞主播立美(邵雨薇飾)某日得知父親將與相識不久的神秘女子何秀蘭(林美秀)閃婚,而何秀蘭更是多起燒炭自殺事件的嫌疑人,為了父親,立美動用了所有媒體力量,不惜一切代價要挽回自己的家庭,卻沒發現,自己的生活也正在一點一滴破碎。 誰是惡女?惡女做了什麼?這些答案在看過電影後似乎都已經不重要了。 你願意為了誰成為惡女?這似乎才是我在這部電影中看到的東西。 ✍️【單純包裹的惡意】 在立美與秀蘭前期的對話中秀蘭就曾表示,立美過於單純,保守,所以未婚夫才會離她而去。 這是真的嗎?或許是,但又不盡然是。 電影的開頭,宋導就用杯盤狼藉的桌面,喝空的飲料罐,在床上呼呼大睡的曾少宗與井然有序,一絲不苟的,但在床上毫無反應的立美形成強烈對比。 但在電影的結尾,我們卻能發現婚後的日子,曾少宗仍舊在立美不在時,無法建立整潔有序的環境,除了速食包裝與電玩遊戲外,邋遢的穿著,不拘小節的面容,都一再讓人難以相信他是足以依靠的伴侶。 反觀西奘筆挺,的魁梧奇偉的檢察官鳳小岳,似乎與光鮮亮麗的立美成了郎才女貌的一對。 但為何立美仍舊回到了曾少宗的身邊? 除了遭到鳳小岳的背叛外,我認為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她與何秀蘭太過於相像了。 她們都是如此的強大,充滿野心,征服慾望,就像是何秀蘭拋下過去帶來大量金援的男友們選擇退休編輯立美父親一樣。 男人對她們的依賴,那份純粹,那份善良,那份堅定不疑的信任,或許才是惡女歇息的港灣,也為了港灣,任何人,都可能變成惡女。 ✍️ 【再次突破的邵雨薇】 在《樓下的房客》,邵雨薇的幾部電影作品雖然表現穩定,但卻少有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表現,當年她的突破表現獲得大量好評,也讓人肯定了她的演技實力,而這次的《惡女》也讓人看到了另一個面向,更加縱慾,誘惑,恨意與慾望交疊的邵雨薇,記憶點鮮明,且對於其在電影中所展現的情緒感受到飽滿泉湧,絕對是這部電影帶動所有人情緒的核心骨。 較為可惜的是,原以為能看到林美秀有同樣突破的表現,擺脫過去較為被

🎬軋空華爾街《笨錢效應》

圖片
  我就喜歡看你賠錢的樣子 ✍️【人性的瘋狂】 " I can calculate the movement of the stars, but not the madness of men (我可以算出天體運行的軌跡,卻無法計算人性的瘋狂)" -牛頓 《笨錢效應》翻拍自2021年的遊戲驛站軋空事件,簡單來說就是有一群瘋狂的股民與對沖基金對做導致身懷鉅資的對沖基金被瘋狂軋空,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而故事的主體,就是GME(遊戲驛站)這支股票,這支股票從2021年1月起,僅用一個多月股價就從個位數一路衝上一股483美元,對做空的對沖基金造成巨大損失。後續多個證卷基金公司暫停使用者購入包含遊戲驛站的相關股票,引發美國證交委員會與金融監管局的關注,並讓大量政治家與企業家的批評,後續已羅賓漢公司為首的多個證卷經紀公司被以操縱市場行為發動集體訴訟。 ✍️【股民的態度】 華爾街經常取笑散戶投資者為笨錢 做為一個小散戶,我大概沒辦法像是電影裡的鑽石手一樣死死握著股票,恐怕在飆漲上200後我就會開始拋售了,但從電影中,我們也能發現各式各樣的散戶心態與基金對於散戶的態度。 這部電影最過吸引人的地方在於你能從中看到死握著股票不放手的散戶,握不住飆漲股票而忍不住拋售的散戶,意外因自己的操作而爆紅的散戶,隨著市場波動而搖擺不定的散戶。 從電影的角度來看,這絕對是場瘋狂又夢幻,令人大快人心的爽快電影,哥倫比亞影業找來保羅·迪諾來飾演事件主要推手Keith Gill,從照片來看,這兩個人真的是長得有夠像!那電影中呈現的頹頹的造型更讓人產生強烈帶入感.而最過瘋狂的事,這一切都是真實發生過的瘋狂故事,現實,往往更加不可理喻。 ✍️【資本主義下的階級制度】 電影中在各個角色出場時顯示了這個角色本身的資產數字,簡單卻暴力的直接表明了在資本主義下人與人之間的階級制度,沒有奢侈糜爛,沒有撒錢豪橫,有的是看似日常的生活背後,那一連串數字所代表的不平凡。 綜觀而言,電影中的所有散戶都是打工人、受雇者,從保險業務、商店員工、第一線的護理師、大學生,而這些基層員工要面對的,是菁英制度下產生的資本階級,他們的資產可能是數代的積累資本,看似普通的對話,卻彰顯了價值觀與對待市場角度的俯仰視角。 導演並沒有刻意強調階級差異,但透過角色的日常對話,身處畫面,卻能立刻了解雙方的社會地位與資本鴻溝,從流行

🎬從《蒼鷺與少年》看二戰下的物價通膨

圖片
  宮崎駿最新的長篇作品《蒼鷺與少年》,講述的是從東京來的少年與蒼鷺的故事,但在其二戰的背景下,吸引我的反倒是當時物資匱乏的日本。 ✍️【更加隱晦的故事】 《蒼鷺與少年》靈感來自吉野源三郎1937年的兒童文學《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電影情節則為原創,融入了更多奇幻甚至有點科幻的色彩。 與過往作品相比,《蒼鷺與少年》在整體故事框架上更為隱晦艱澀,反倒讓我想起宮崎駿早年的作品《魔法公主》只是拿去了神靈元素,反而多了一絲科幻色彩。 很難形容這部電影講述了什麼樣的故事,當中有少年的奇幻冒險,也有跨種族的友情建立,更以青春期少年對家庭變化的不安為核心,骨子裡也透漏著日本作品那明顯的壓抑氛圍,在描繪背景時,也讓人聯想到電影《幸福的三町目》,可說是面面俱到,卻又缺乏一絲深刻。 當然,久石讓的音樂仍舊是非常動人的,整體而言《蒼鷺與少年》有著美好的畫面,性格突出的角色,多樣化的世界觀,但在太多地方放出伏筆,卻未能好好引導觀眾,導致給人一種艱澀隱晦的感覺,較為可惜。 ✍️【戰爭下的日本】 以二戰時期作為背景或題材的日本作品到底有多少?或許是多的不勝數吧! 但無一例外的是,但凡提到二戰,各類作品中都多少提及了當時人民生活的困苦以及物資的匱乏。 以《蒼鷺與少年》為例,主角真人家境在當時可謂富裕,但即便如此,家中仍然少有砂糖,罐頭這類的物資,家中的傭人甚至要拿虎杖草的葉子當成煙草取代香菸消除煙癮,虎杖草可說是路邊雜草般的中藥,由此就能瞭解當時即便有錢也是搞不到物資了。 另一令人注意到的是,在真人受傷後,父親勝一表示自己到學校捐了三百日圓,嚇了校長一跳,當時的三百日圓到底有多龐大呢? 故事背景發生在1945年,恰好是美國投下兩枚原子彈,日本投降那一年,當時日本政府大量修補鐵路,發展機械化工業,也因此圖利了像是勝一這樣的工廠經營者! 而300日圓換算成現今日幣價格莫約是57萬日圓,物價通膨莫約1890倍,而按照當時的物價水平來看,當時民間大多使用的為“錢”這個單位(圓的百分之一),從民生物資來說,當時一塊豆腐莫約10錢,100g的牛肉約莫46錢,1公斤的砂糖43錢,10公斤小麥粉約3錢,當時東京涉谷的土地一坪約莫是50錢,井之頭更是只要10錢,一個警察的薪水當時約45錢/月,從上述案例就能發現,當時的300日圓別說是打通關,就是要在鄉下點的地方蓋所學校也不是太大的問題,此外當時正處於有錢都買不到

直線誰都會,難的是彎道《我和我的賽車老爸》

圖片
作為台灣首部以拉力賽為主題的作品《我和我的賽車老爸》以溫情的方式拍攝出了賽車手背後的另一種面向,結合了夢想、親情與現實,整體溫暖又不失層次,可說是翻開了台灣電影更多的變化篇章。 【家人誰都有,難的是相處】 《我和我的賽車老爸》以家庭角度主導整部作品,以賽車為輔,父子關係為主.架構了整個故事。其中周大隆(溫昇豪飾)與周宇冬(陳少卉飾)父子關係尤其動人,作為素未謀面的父子,兩人的相處從陌生到熟識,其中的碰撞,摩擦,淚水與汗水,令不善言辭的周大隆一度想要放棄這段關係。 直到身陷過往傷痛的賽車手阿駿(陳澤耀飾)意外闖入兩人的生活,成為了兩人間的潤滑油,才造就了這樣獨特又與眾不同的家庭關係。 而從小崇拜賽車手的周宇冬,也因為阿駿的出現,逐漸走出失去母親的傷痛,願意開口訴說自身的寂寞與害怕;也因為看到了周大隆努力的背影,對這個父親產生了依賴,認同與崇拜。 【倔強誰都行,難的是認輸】 “ 我承認我剛開始不懂得如何跟孩子相處 ” “ 我承認我曾認為你是個累贅 ” 在生命的過程中,誰沒有過這樣一股倔強,不肯示弱,逃避困難。 但唯有正面面對過去的失敗,才能跨過曾經的傷痛,走出新的可能性。 船要入港,人要回家。某方面是否也是告訴著每個人,人終歸是要面對自己的內心。 電影中最主要的兩個角色無疑是周大隆與阿駿,他們都有自己需要面對的課題,家庭與過去,而他們在剛開始,也缺少了傾聽自己內心的一堂課,一昧的倔強,讓自己撞的遍體麟傷。 令人意外的是,除了主角,作為重要配角的邵雨薇與檢場所飾演的角色也都有各自的過去需要面對,這讓這些角色雖然戲分有限,但卻能在適當的情況下出現,讓整部電影的畫面感與飽滿度一直維持在溫馨的氛圍中,雖然說能理解角色的孤獨,卻在畫面上感受到一股溫暖捧撫著每個角色,讓他們都有最善良看待世界的方式。 【賽車誰都行,難的是融合】 僅於幾年前自編自導《漂港》一作,其餘皆是短片創作的張書瑋,過去就多次在作品中表露自己對於親情這項元素的愛戴,除了在《我和我的賽車老爸》中能看到親情方面的描寫深刻動人,在《漂港》、《離散》這些作品中,也能看到親情元素的比重與渲染力更為令人印象深刻。 而《我和我的賽車老爸》中更將親情元素與熱血、夢想等主題相結合,打造出與眾不同,又令人倍感溫暖的賽車作品,整部電影就像是一場起死回生的車賽,由低谷逐漸提速,

印度女孩的逆襲《好想做一次》/《Never Have I Ever》

圖片
青春度滿點的校園作品一直是我放鬆時的好選擇之一,而最近意外發現的《好想做一次》不僅結合了美國高中生青春、瘋狂又熱愛自由,展現自我的特點,同時也觸碰了家庭關係、宗教認知、自我探討與PTSD、酷兒等議題,內容之豐富,節奏之明快,絕對是我個人會推薦的校園生活類喜劇類型。 作品本身講述印度裔的美籍高中生 迪薇·威舍庫瑪 的校園生活,在高一失去父親後,她與小夥伴一心想達成自己心目中期許的模樣,與校園男神派克斯頓來一場眾人稱羨的完美愛情,打敗課業上時時與她作對的死對頭班,並盡己所能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 【少數族群的精緻陣容】 作品本身的一大特點在於,主要角色群有絕大多數來自於少數族群,日裔美籍,亞裔美籍,印度裔美籍,深色皮膚的理科女性與酷兒運動員族群,這陣仗堪比文化大熔爐。 而這樣的文化組成也成為本劇的一大看點之一,文化間的碰撞議題與印度濃厚的宗教色彩成為推動劇情的一大助力,這些元素也讓該劇在撥出後收到了諸多正面的評價,被認為是好萊塢塑造南亞角色的分水嶺,並打破了對亞洲人的刻板印象。 【標題的巧思】 《好想做一次》的原文片名為《 Never have I ever 》,每一集的標題都是「 Never have I ever......XXXXX 」,這或許會讓許多跟我一樣愛看美劇的朋友有種熟悉感。 Never have I ever 是一種非常熱門的一種 drinking game (飲酒遊戲),玩法是每個人輪流說出自己沒有經歷過但非常瘋狂的事,譬如「我從來沒有跟朋友的家人親熱過」、「我從來沒有試圖逃離警察的攔截」、「我從來沒有因為好玩按過火災警報器」等。而這時現場如果有人做過這種事,他就必須喝下一杯酒。 而這樣的語法成為了《好想做一次》每一集標題的巧思「我從來沒有 ……. 好好道過歉」、「我從來沒有 ……. 背叛朋友」、「我從來沒有 …… 擺脫處女之身」、「我從來沒有 ……. 覺得自己像個印度人」,這些都是每一集的標題,也都是每一集的主題, 這些瘋狂或許會更加堅定迪薇的瘋女人設,但同時也讓人注意到,正是這些「我從來沒有 …… 」,恰恰組成了每個人內在最大的渴望,而在最後一集迪薇父親的再度出現,我個人認為一方面暗喻著迪薇「從來沒有 ……. 忘記父親」、同時也「從來沒有 ……. 嘗試過與父親道別」。 【瘋女人設】 女主角迪薇的瘋女人

那些所謂的真相《怪物》/《かいぶつ》

圖片
《怪物》是是枝裕和最新的作品,除了紀念日本配樂大師阪本龍一外,整部電影用三種視角,一段故事,卻訴說了無盡對於自我、真相與認知上的差異性。 【 三段視角 】 電影從一場大火開始,卻以一場暴雨結束,三段故事的交互堆疊下,在前期給人一種羅生門的既視感。但隨著第三段故事,我們從對於「怪物」的猜忌,轉為對孩子間純真的憐惜,也帶了一絲恐懼。 故事分別從麥野母親、保利老師與麥野湊三人的視角出發,三人看到的真相互不相同,同儕、校方、家長、隨著輿論起舞的人們,誰才是「怪物」,又或者,誰不是怪物。 在片名出現後,是否我們就已經陷入了互相猜忌的圈套中? 【 強強聯合的放逐感 】 有多少人跟我一樣,是衝著是枝裕和跟坂元裕二、坂本龍一三人的夢幻陣容去觀看這部作品的? 該片延續了是枝裕和對於非典型族群的關注,並投入了日本影壇少見的酷兒元素,在大膽嘗試的同時,透過了孩童的純真,賜予該片在結尾處透露清澈與透明感。 整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宛如經歷一場暴雨後,漫步在雨水沖刷的大片草原上的通透感。故事情節與諸多問題雖然隱晦,但卻不會令人抑鬱,反倒是能感受到角色對於各自立場的徬徨與焦躁感,而每一段故事令人感到矛盾的地方,在第三段故事也有撥雲見日的舒暢感,透過孩子的純真去帶到酷兒議題對於自身的好奇與不同的方式也十分巧妙,可說是囊括了校園、社會、家庭、與性取向等元素,卻又能融洽處理的溫潤作品。 最後搭配坂本龍一的《aqua》,彷若讓每個故事中寂寞的靈魂,有了喘息後的寧靜。可以說整部電影如同俄羅斯套娃一般,一層層的深入核心,但單獨拿出來,也都是值得思辯的巧妙之作。 【 何謂正常 】 人換了豬腦,那是人,還是豬? 這段話反覆出現在電影中,隨著星川的父親出現,我們回過頭似乎能發現,無論是保利掛在嘴上的「男孩子...」又或是麥野媽媽常提起的「正常就好」對兩個對於自我認同還在摸索的孩子來說,都是社會框架給予的限制,導致了孩子無法說出自己想說的,只能如同喬凡尼一樣,躲上了列車,並期許在重生後的世界中,自己會成為大人口中的「正常」。 在《小偷家族》後,是枝裕和曾被評價為過於溫柔,少了銳利感,但我反倒認為恰恰是銳利的洞察力,才能讓其導出《怪物》,《嬰兒轉運站》這樣的作品,用溫柔的的臂膀,接住了在社會中最被人忽略的一塊,就像是這次以純真,迎向名為社會與正常的暴風雨,孩童的純真就如同植物,在狂風暴雨中仍能頑強綻放,迎接光芒,或許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