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3的文章

溫暖的生命之旅《超難搞先生》/《A Man Called Otto》

圖片
翻拍自瑞典電影《明天別再來敲門》的《超難搞先生》,找來風格多變的德國導演馬克·福斯特與奧斯卡得主湯姆漢克,陣容似乎不差,但在呈現上,似乎沒能貫徹體現作品中的難搞一詞。 【管好你自己】 電影講述社區中對凡事都看不順眼的奧托在失去妻子後性格更加古怪,被迫退休的他企圖結束自己的一生,但對門搬來的鄰居三番兩次展現熱情,直到融化奧托那拒人與千里之外的心,誕生了一段獨特的友誼。 湯姆漢克確實將奧托難相處的一面極盡所能地展現出來,無論是對於社區大小事務的干涉,又或是拒人與千里之外的冷言冷語,以及時常出現的暴怒舉動,都能讓人深切感覺到,奧托是個難相處的對象。 但與之相對的,奧托並非「無法溝通」用通俗點的話來說,他就是個老頑固,但並不是壞人,而如何軟化這個老頑固,以及了解這個老頑固的內在,成了本片的重點。 【愛情與友情的雙重打擊】 電影中約有 2-3 成的比例為奧托的回憶畫面,我們能發現奧托並非一開始就是如此,他或許本來就是個固執的人,但絕非油鹽不進,但隨著妻子發生意外,好友與他漸行漸遠,奧托的生活逐漸失去重心,當唯一能令他轉移注意的工作也離他而去時,對凡事都看不順眼,也知道自己不受周遭待見的奧托自然失去活下去的動力。 【生命的熱情】 奧托的生活令我腦海中閃過皮克斯作品《靈魂急轉彎》的 22 號 ,對生命失去熱情的奧托與 22 號如此相似,而想幫助奧托找到他的熱情,一個聒噪但絕對熱心的鄰居肯定是必要的,於是瑪莉莎一家承接起了這個角色。 而透過電影我們也能發現,奧托雖然難搞,但對公眾事務的熱情難以掩蓋,就是俗稱的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而整部電影看下來,他最不關心的,似乎成了他自己。 對他人生活的關心,對社區的責任感,才是阻礙他一次又一次自殺的主因。 【忘年之交的可貴】 在經歷種種困難後,瑪莉莎一家順離擊碎奧托這顆大冰塊,而真相也讓奧托與同社區的好友冰釋前嫌,電影最後的雪佛蘭也成了奧托開放心胸的象徵!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即便社區中不少人對奧托的性格有所微詞,但所有人都認同奧托對社區的付出,以至於在地產商找上門時,整個社區與當地媒體都站在了奧托一方抵制地產商,這樣小蝦米鬥倒大鯨魚的橋段我想無論放在哪個時期都會是大快人心,而在結局上,奧托的死亡也以一種溫暖的方式呈現,讓整部作品從一開始的冷冽,配色上的冷色調,隨著時間軸隨之回暖,最後成為

電車難題《敲敲門》/《Knock at the Cabin》

圖片
奈沙馬蘭這幾年似乎一直在反轉與平庸間來回跳躍,當我認為《詭老》的反轉發人省思時,《敲敲門》的平舖直述又令我感到有些困惑。 【無私與自私的天平】 這世界上不缺乏道德制高點的評論,但當自己真成為列車長時,才會驚覺電車難題是多麼令人糾結的選擇。 電影《敲敲門》便是最好的例子,同志伴侶雷納德與安德魯帶著女兒溫遠離塵囂來到戶外想渡過一個美好的假期,釣著魚、泡著水、抓著蟋蟀,突然就被人綁在椅子上成為人類救世主。 不得不說,奈沙馬蘭在驚悚題材與緊張氣氛的塑造上還是很有一套的,一座與世隔絕的小木屋,逐間自我犧牲的陌生人,少數幾人的劍拔弩張,沒有過多動作,但仍將場面塑造的張力十足。 而關鍵的問題是,在如同邪教徒的四人一一將末日訊息展現與三人眼前時,相信與否,拯救與否甚至犧牲與否,成為了整部作品最關鍵的問題。 如果我們順著一般情境去思考,肯定是覺得對方是嗑嗨了的神經病,但隨著故事脈絡又會對事實如此動搖,進而對收尾感到一絲惆悵。 但若你跟我一樣,自始自終都順著四位陌生人的思路,整部電影又突然變得有些乏善可陳,並非拙劣,但卻再度跌破奈沙馬蘭應有的水準。 【Batista成為唯一亮點】 脫離漫威宇宙後,Batista證明了它除了是個好的摔角手,好的復仇者外,他也同樣能成為一個好的演員,但挑角色的眼光還需要磨練一番,近幾年Batista出演的作品不算少,但能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作品大概只有一半,這次的《敲敲門》對我來說就是好的那一半。 宛如陌生人領導者身分的Batista,雖然擁有眾人中最粗曠壯碩的外表,但卻是所有人中最柔軟堅定的,無論是他蹲下身與溫的互動,或是在過程中不斷去阻止衝突,以說服的方式來溝通,直到最後也不誤傷任何一人,卻也堅定自身的立場,這樣的鐵漢柔情形象成了整部作品中最中立也最令人深刻的角色。 他能去體諒整個事件本身的荒誕,但又需要盡自身的使命,溫柔,反而成為推動它成為領導者的核心,他需要保護自己的學生,更需要以自我的犧牲,換取人類的未來。 【天啟四騎士】 自電影後段,劇情暗喻四位陌生人,似乎對應了聖經中的天啟四騎士,饑荒、瘟疫、死亡和戰爭;四位陌生人所釋放的天災,洪水、病毒、空難與烈火,這也讓整個故事蒙上了濃厚的一層宗教色彩。 「三人中需要選出一個犧牲者來獻計拯救人類。」這樣荒謬的設定卻隨著劇情一分分的堅定起來,觀眾看到的不僅是驚悚與懸疑的過程,更是看到從斥之以鼻到堅定不移的信仰

笑淚交織《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Marry My Dead Body》

圖片
當撿到紅包,當冥婚後還要節能減碳 當緝毒的功勞變成了背鍋 那只是代表,後面有個死 Gay 再鬧!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肯定是近期最出色商業片之一,穩定的陣容發揮讓整部片的平衡與節奏都維持在一定水準! 金馬導演程偉豪再度證明自己換個題材,也不會砸鍋的能力。 【從愛出發的冥婚】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講述意外身亡的毛毛在奶奶的熱心下,與衝動警員吳明翰冥婚,為了讓毛毛順利成佛,吳明翰開始追查毛毛的死因,卻意外發現與自己追查的毒梟案有所連結,一人一鬼展開追兇行動,更在過程中鬧出不少笑話,當超級直男與 Gay 中翹楚相撞,迸出的溫暖與情愫也成了本片的一大看點。 在笑聲背後,卻是透過已經過世的毛毛來呈現亡者對於人世間一切的眷戀與家人間說不出口的愛意,在古板的社會觀念下,如何以笨拙的方式去支持自己所愛之人,也成了電影的淚點之一。 【多重題材流暢轉換】 看完《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後.我突然有種是不是偉豪出品,劍指精品的感覺。 從《紅衣小女孩》到《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程偉豪似乎不斷在將自己擅長的領域擴大。 善於營造恐怖氛圍的手法加上當男人戀愛時的純粹與喜感,兩者相結合後,搭配上許光漢、林柏宏、王淨這樣的出色陣容,配角更有劉冠廷、蔡振南、馬念先、庹宗華這樣的實力派演員,點綴而不搶戲,讓整部電影仍能聚焦於兩位男主角身上,雖然最後的收尾我個人更為期待對王淨的後續多一點說明,但能在笑與淚之間順利抓到平衡流暢切換,已經證明程偉豪再度將一種能力囊入懷中。 這次電影中雖然包含了 LGBT 、警匪、動作、恐怖、家庭等多種題材,但出色之處在於在各種題材間能夠流暢切換,讓觀眾從驚嚇到捧腹大笑,到笑出眼淚到泣不成聲,雖然在題材探索的深度上有限,但能將多種題材玩弄與鼓掌間,已是一種不可多得的能耐! 【故事沒完,王淨接班】 或許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對於王淨的角色轉換只有一個扯字能形容! 明明令人有無限想像,但卻沒能看到眾人期待的後續發展。 如果你也有這份疑惑,別緊張,《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的製作公司金盞花大影業股份有限公司已經順利申請到文化部的新媒體跨平臺創意影音節目製作補助案,並定名了《正港分局》這個名稱,未來將以戲劇的形式跟大家見面! 仔細想想《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內的警察,耿直的吳明翰、

擱淺《我的鯨魚老爸》/《The Whale》

圖片
《The Whale》帶給我的感受不亞於我當時花了四個小時看完《大象席地而坐的惆悵》,布蘭登費雪回歸大螢幕帶來的是與過往不同,從表面轉往內在的波瀾壯闊,更在同志議題的處理上是如此的自然且動人,小成本成就了令人過目難忘的作品,令人淚腺失守。 【簡單卻令人動容】 《The Whale》講述失去伴侶的同志父親因悲慟過度造成暴飲暴食,令自己成為體重高達272公斤的高危族群,在身體不段釋出警訊後,他嘗試修復與女兒的關係,並試圖面對自我過去的一切行徑。 香港將這部電影翻譯為《鯨》,相較於台灣的翻譯,我更喜愛《鯨》這個譯名,在《The Whale》中,我們能看到的不僅是布蘭登費雪飾演的查理試圖修復父女關係,更多的是查理在面對了解他的人,試圖了解他的人與不了解他的人時,那種釋然,從逃避到坦然的過程。 【周洪的演出令人印象深刻】 作為一名亞裔臉孔的好萊塢演員,周洪雖然較少擔當主角,但在作品中流露的情感卻是極具說服力,無論是在《五星饗魘》中表現的偏執,又或是在《The Whale》中面對親人與好友的離去和任性,都能說服自我成全放手的釋然與過程中強烈的保護慾。都能強烈的令人感受到周洪在角色情緒醞釀上的厚度。 當中他與布蘭登費雪的數場對手戲都能看出兩人都是極盡心力的為了彼此去著想,即便需要橫跨大雪為對方買來物資也在所不惜,在周洪飾演的麗茲身上的,似乎是她極盡全力的在幫助著查理。但回頭看看,被家庭拒於門外,痛失手足無能為力,查理似乎成了這個世界上唯一能讓麗茲痛哭的那棵樹洞,相較於無名的父母,找到方向的哥哥與查理似乎更像是她的家人,二度讓家人在自己眼前以極近自虐的方式離世是多麼悲痛的體驗,或許是更難令人想像的。 【白鯨記】 比起藥物,美麗的文字更能平復查理高血壓帶來的心臟絞痛,而最有效的,則是女兒八年級時撰寫的文章,該篇文章是世界名作《白鯨記》的讀後心得,在文字中,查理的女兒艾莉將白鯨莫比迪克形容為蒼白龐大的怪物,這樣的描述似乎也與查理的外在形象不謀而合,蒼白且龐大,如同怪物般令人畏懼,甚至連查理巨大的哮喘,都與鯨魚的低鳴不謀而合;但在這高聳遮光的身軀中,又有誰願意停下來了解怪物內在的脆弱,又或是大多數都像是披薩小哥一樣,留下一句「Oh!My God」 整部電影僅用了極低的預算(300萬美金)進行拍攝,也因此所有的場景都在查理的小屋中進行,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小屋中陰暗且髒亂,房間內四處懸掛著

硬湊《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

圖片
青春愛情電影我覺得一直是台灣電影的強項之一,《小幸運》、《那些年》就不說了,而杜政哲擔任編劇的《迷失安狄》也是開拓思路的作品,這樣資深的編劇能怎麼表現青春男女的小情小愛?確實令人有些好奇。 【能說得太少,想說得太多】 這部電影上映時,我特別去 Dcard 先看一下網友分享的故事原貌,當時我心裡浮現的念頭是,就這點內容,到底怎麼拍成兩個小時的電影,後來我才知道早有小說存在,但即使如此,我心中卻有個警鈴大響,讓我直到 MOD 上架了,才在小螢幕上看到這部作品。 故事其實特別簡單,一個叫項微心的女孩很愛吃,愛吃到吃了自己校花朋友方琦然收到的愛慕者早餐一整年,最後發現跟送早餐的男孩陶宥全其實是送給她吃的,兩人最終在一起的故事。 就這點內容,要怎麼搞出兩個小時的片長,我也很疑惑,電影交給我的答案就是,支線狂開。 項微心的家庭支線,開。 陶宥全的家庭支線,開。 方琦然的感情支線,開。 男配角張元碩的感情支線,開。 家庭關係、 LGBT 元素、隔代教養、青春期對未來的憧憬,整部電影幾乎把能講的都講了,該講的卻沒講多少,如果拿掉除了影響男女主角情感關係戲份的話,整部作品很有機會能縮到 70 分鐘上下。 什麼議題都沾一點的作法,讓整部電影顯得特別發散,甚至讓人感覺該說的有些不清不楚。 項微心的家庭關係是怎麼處理的?陶宥全的奶奶與媽媽為何會有爭執?這些與兩人關係較為密切的劇情似乎都只說了一半,其他全憑觀眾去想像,最終交出一張大家都幸福的答案卷,即便這是部青春作品,但整個故事也太過模糊且童話。 【不要去找太強眼的配角】 這話我記得在《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曾說過,沒想到《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又出現了一次。 李沐是個很棒的演員,她在《青春弒戀》、《誰是被害者》中都有不錯的表現,但你一把陳淑芳放在她旁邊,李沐的光芒幾乎被整個掩蓋住了,整部電影我記住的不是李沐的哭戲,不是李沐與未來的對話,是醫院中陳淑芳的竊喜,那種口是心非的感覺展露無疑,更別說大霈、劉品言、林柏宏也都實力出眾,被這些演技派夾殺的周興哲淒涼程度與當初的艾怡良沒差多少,首此擔綱男主角就享受到這種震撼教育,是福是禍真的是各自品味了。 【取捨很重要】 《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整部電影塞進了非常多的角色,就連長大後的項微心都塞進了兩個版本,導致於整個故事十分發散。

顛簸的開端《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熱》/《Ant-Man and the Wasp: Quantumania》

圖片
隨著MCU端出的料理越來越令人感到怪異,不免令人好奇時隔五年,擔當起第五階段開篇之作的《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熱》能帶來怎麼樣的表現。 【一貫的調性與令人欣賞的量子世界】 《量子狂熱》持續了蟻人作品一貫的調性,家庭元素仍舊充斥在整部作品中,而量子世界確實不差,開篇僅用幾分鐘的時間就將觀眾拉入了全新的世界與成功塑造危機感,在節奏與情節安排上,《量子狂熱》不僅不拖沓,甚至在開頭半小時有點衝刺過猛的跡象。 明快的節奏與迅速帶入危機感的安排都讓我在剛開始對《量子狂熱》充滿信心,更別說蟻人的家庭成員越發壯大,除了史考特與荷普外,這次蜜雪兒菲佛飾演的皮姆漢克妻子珍妮特與由凱瑟琳紐頓飾演史考特的女兒凱西都有不錯的表現,尤其蜜雪兒菲佛在恐懼與堅毅中的轉換令人印象深刻。 【一貫的蟻人笑點】 我個人十分喜歡Paul Rudd這個演員,而他在這次仍舊充分發揮史考特那有些尷尬又有些搞笑的特性,當然,該硬起來的時候也不手軟,這次的《量子狂熱》有不少的激戰場面,畫面表現上十分精彩,也能看到在片尾出現兩個有意思的畫面。 在幽默上,這次有些笑點顯得有點刻意,部分情節的細部處理上也較為粗糙暴力,譬如或然率風暴部分我個人就認為可以再精細一點,史考特們的目標一致來的突然,一點契機都沒有反而有些令人感到突兀。 【突兀的還有……】 說到突兀,這次的電影有太多突兀的部分了,螞蟻很突兀,或然率風暴中的事件很突兀連反派之一魔多客在最後的舉動也很突兀,這使得整部電影雖然在情節安排上沒什麼太大問題,但也難以令人感受到危機感,全都只能憑藉喬納森的演技來襯托出征服者康的壓迫感。 我了解派頓瑞德一直希望以家庭團結的元素來做為蟻人系列的主軸之一,而他也確實做到,史考特與凱西在這部電影中產生的火花是美妙且別具意義的,但可惜的是這樣的調性無法讓人感受到事件本身的絕望感,最終成為又一次令人疲憊的旅程。 【喬納森梅傑斯,美好卻又破碎】 由喬納森梅傑斯飾演的征服者康是這部電影中最出色又最令人感到失望的角色,前期喬納森的演技展現了康的狡詐,自負與這個角色本身的強大與野心。 但越到故事後期,我們會發現這個角色身上看似無堅不摧的鎧甲正在剝落,角色本身的脆弱卻是用三流反派的碎嘴去做詮釋,格外令人失望,也讓這個別具色彩且令人敬畏的反派,淪為又一個為了劇情服務的塵埃。 令人擔憂的是,作為新階段的開端,可以想像這部電影肩負了多重要的責任,但也因為種種

差強人意的賀歲片《詐團圓》

圖片
作為賀歲片,不知道哪時開始都會與喜劇掛上鉤,這次的《詐團圓》則是披著喜劇外皮,講述親情的電影,但整部片看下來,老實說我連說出差強人意四個字都有點勉強。 【弔詭的劇情】 《詐團圓》本身有著非常弔詭的劇情節奏,劇情講述唐人街的詐騙三人組,王芸、 Jason 和華仔盯上了世界知名陶藝企業董事長莊黃淑美,讓 Jason 假冒莊的孫子,三人來到台灣想要大片一筆的故事。 電影開頭動畫不知道為什麼會讓我想到 2000 年左右的賀歲片、《千王之王》、《嚦咕嚦咕新年財》之類的,設定上陳昊森飾演的 Jason 玩得一手好牌,但整部片除了看他用魔術手法把 牌 變過來又變過去外,基本上這個技能有跟沒有一樣。 前期劇情真的只能用混亂來形容,受邀到台灣的王芸等人與邀請他們的莊董事長各懷鬼胎,但入住莊家沒多久,年輕一輩就打成一片,半點沒有大企業繼承人的模樣,但要說傻,似乎裝傻的本領又難以逗笑觀眾,導致不少橋段有些尷尬。 而整部電影與其說是角色推動劇情,不如說是劇情強行推著走,推著大家吃團圓飯,推著董事會到來,推著一個又一個好像有那麼一回事但又似乎沒什麼必要的情節一個個發生。 而在荒唐的劇情過後,編劇又強行塞入煽情橋段,老實說真的很難入戲,反而顯得哭成一片的橋段更顯尷尬,無論在搞笑或是催淚部分,《詐團圓》都很難談得上成功。 【《詐團圓》想追求什麼?】 邰哥與淑芳阿姨都是我非常喜歡的演員,而兩人恰好也負責了電影中喜劇與溫情的兩個部分,但就像是說相聲需要捧逗,孤掌難鳴,兩人在表演上都欠缺能夠接梗與互動的角色。 最明顯的當屬邰哥,只能一直被拿來開一下劉德華的玩笑或是獨自做些效果,裝瘋賣傻,略露色相,但在這方面,邰哥還是差了過往賀歲片少不了的豬哥亮大哥一大截,少了能將整個場子控住的本事與角色魅力,倒置以往看起來幽默搞笑的邰哥,在這部作品中難有亮點。 而淑芳阿姨由於個人戲較多,表演水準一直都在線上,可惜真的能與她對上戲的,在這部電影中可說是寥寥可數,謝瓊煖勉強算得上是一個,兩人在結尾的對手戲也是整部電影中最過癮的,雙方的哭戲與眼神都震攝全場,與前面的嘻笑打鬧高下立判,而在這之後隋棠的個人飆戲就顯得吃虧,至少情緒張力沒能征服我。 好在電影在進入後段後有點倒吃甘蔗的味,情節總算是規矩的安排上,沒再讓演員們放飛自我,否則還真的是不知道怎麼收尾。 【細節都搞不定】

混合克莉絲蒂風格的《鋒迴路轉:抽絲剝繭》/《Glass Onion: A Knives Out Mystery》

圖片
 《鋒迴路轉》在19年上映後獲得了極高的評價,時隔3年,Netflix找回雷恩強生導演與世界上最偉大的偵探白朗-丹尼爾克雷格,再次攜手挑戰懸案,帶給觀眾懸疑片的絕佳體驗。 【與前作相比?】 作為續作,《抽絲剝繭》難免要拿來與前作稍作比較,續作方面維持了前作的不少優點,但也多了些遺憾,電影的前三分之一宛如傳統的懸疑作品,營造出每個人都有巨大的嫌疑、充分的動機、有錢沒處花的富豪與一眾心懷不軌的跟班共同困在音訊全無的小島,這樣的戲碼相信不是第一次發生。 而在冗長的介紹後《抽絲剝繭》也確實在中後期帶來值得期待的轉折,快速的敘事,不斷拆解的人物關係,確實頗有抽絲剝繭的韻味,也不難了解為何這次以洋蔥來形容故事的結構性,結尾的情緒釋放也很給力,現實與理想的距離就是有那麼一步無法跨過的距離,若將開頭稍微再精簡一點,我肯定會更喜歡。 【一貫的快節奏黑色幽默】 與前作相同,《抽絲剝繭》仍舊是一部以推理為骨架,滿懷諷刺的黑色幽默作品,雷恩強生結合了時下的疫情問題打造出一部節奏明快且敘事流暢,並玩弄起敘事時間,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體驗,在娛樂性與觀影體驗上不亞於前作,甚至玩出了新花樣。 但可惜的是,這次少了安娜德哈瑪斯或是克里斯伊凡這樣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去帶動劇情的轉變,整部電影敘事上雖然流暢,但卻少了點令人驚豔的轉折與伏筆,諷刺意味水準到位,但總覺得與前作相比少了點能拍案叫絕的一筆,感覺這次所有發展都在白朗的掌握之中,少了讓觀眾跟著白朗一起剖析真相的關鍵點,較為可惜。 【懸疑片?】 說起懸疑片,或許就會與縝密的犯罪手法,充分的不在場證明,難以想像的作案方式掛上等號,在這點上《抽絲剝繭》為我們展示了在懸疑這條路上,即便你用上的是破綻百出的作案手法,仍具備輕鬆脫身的能力。 「有錢能使鬼推磨」是我看這部電影時最直觀的想法,順便告訴你,有錢,還真的能為所欲為。 電影花了大量的篇幅來形容艾德華諾頓飾演的邁爾斯的富有程度,並一再的提醒我們眾人對邁爾斯的依附與諂媚,以及每個人背後的強力動機,但直到電影結束,除了邁爾斯外,我們對其他角色似乎很難有其他的印象,彷彿每個角色都只是為了彰顯邁爾斯的富有程度而存在的刻板印象,這使得整個角色關係過於平面化,除了與邁爾斯的交集外,我們難以理解角色與角色間的互相關係,讓整個故事有些索然無味。 當然,整部作品想諷刺的核心從未跑調,但過於聚焦的結果反而顯得整體除了諷刺與釋放

娛樂為王《玩命特攻:武演行動》《Operation Fortune: Ruse de guerre》

圖片
如果問我最喜歡的導演是誰,蓋瑞奇永遠是會是榜上有名的那位,作為一部娛樂性質為主軸的年節動作片,《玩命特攻:武演行動》可以用四個字總結-爽就完事。 【 114 分鐘的娛樂饗宴】 《玩命特攻:武演行動》的劇情特別簡單,國家想追查高機密性的高殺傷性武器,這時你腦海裡肯定會閃過幾個適合的人選,連恩尼遜、湯姆克魯斯、當然還有本片主角傑森史塔森。 對,《玩命特攻:武演行動》的劇情就是這麼單純,傑森史塔森領著幾個小特務給美國政府出任務,你可以想像傑森史坦森那一貫的狠勁、難以控制的派頭、總是失控的情況以及永遠不缺的爆破場面和帥氣的收尾。 你要說整部片有什麼大道理嗎?完全沒有。蓋瑞奇毫不掩蓋自己想拍部 B 級爽片的決心,從頭到尾不跟你講什麼大道理,背後沒有什麼動人的故事,子彈跟炸藥像不要錢的撒,能炸直升機絕不炸小飛機,能發一打便當絕不會只發一手啤酒,儘管把腦子放空,享受整場蓋瑞奇標誌性的快節奏轉場與傑森史塔森的俐落身手,順便抽空欣賞一下休葛蘭的角色魅力,度過兩個小時就是那麼輕鬆舒暢。 【最佳搭檔,從不失望】 對我自己來說,有些人只要一合作,成果幾乎很少令人失望,譬如凱文哈特與巨石強森,又或是傑森史塔森與蓋瑞奇,《玩命特攻:武演行動》是兩人的五度合作,同時也是蓋瑞奇與休葛蘭的第三次合作。 蓋瑞奇還是那個蓋瑞奇,《玩命特攻:武演行動》收斂了一些蓋瑞奇的特色,多線劇情的發展方式在《玩命特攻:武演行動》幾乎看不到,但標誌性的緊湊風格一點不少,男性間的唇槍舌戰也是毫不遜色,即便我們在這次較沒辦法見識休葛蘭與傑森史塔森的交鋒,但兩人各自展現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英國導演非常擅長將男性間的粗鄙與紳士交疊出微妙的平衡,上一秒還在互相嘴砲,下一秒就槍林彈雨。 【令人滿意的選角】 除了老朋友傑森史塔森與休葛蘭外,這次電影最令我訝異的是女主角奧布瑞普拉薩的表現,我只能說,蓋瑞奇終於找一位適合他風格的女性。 老實說蓋瑞奇的作品很多時候會放大男性的粗鄙與豪邁特質,以及加上些許的厭世,這些特色較少有女性能駕馭有佳,但奧布瑞普拉薩的表現出乎意料,葷段子張口就來,與傑森史塔森的對戲也能懟的光頭壯漢一臉厭世,尤其聰明的將兩人分開,讓觀眾盡情欣賞傑森史塔森開槍的同時,也不會遺漏奧布瑞普拉薩與休葛蘭的出色對戲,偶爾傻妞一下,更加提升了她的討喜程度,數段嘴唇特寫更保留了女性的性感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