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國片」標籤的文章

隔壁觀影-流量密碼《罪後真相》

圖片
雖然在收尾上我個人覺得不那麼漂亮,但「罪後真相」藉著電影故事,點出了大家一直都知道,但卻總是不願意承認的,人們就是喜歡看血流成河。 【一部引人深思的犯罪懸疑作品】 台灣近幾年出過許多有趣的犯罪懸疑作品,《罪後真相》突出的,則是他揭露了人們對於話題的狂熱與內心正義的不公正性。 故事講述七年前因被指控謀殺女友而入獄的體育新星張正義,在過氣媒體人劉立民到監獄進行訪問時,挾持逃獄,隨著事件的關注度提高,劉立民也為了流量站上逆風處,與張正義合作,挖掘七年前的真相。 【一位單純的殺人犯】 整部作品最純粹的角色,指標卻指向了大眾眼中的殺人犯張正義,他純粹的追求夢想,純粹的找尋真相,純粹的復仇,純粹的憤怒,回顧電影片段,我們竟能意外發現,張正義似乎始終是被操弄的角色。 被人為操弄的體檢,被命運操弄的入獄,被真相操弄的逃獄,被復仇操弄的追兇,被憤怒操弄的結尾。 因為純粹,才容易被控制。我們看到的張正義似乎很難處於一個冷靜的狀態,但說穿了,相較於有些老狐狸的劉立民,張正義或許才是整部作品中,自始至終都未能接觸到真相的受害者。 【一個掌握流量密碼的媒體】 走紅的滋味,有誰想放過? 我相信劉立民真的想完成妻子的遺願,我真的相信。 但我更相信劉立民是不想放過讓自己重返榮耀的機會,就像是他沒能說出的真相。 在很多時候,他的表現就像是個普通人,但從整起事件來看,劉立民反而是故事的最大受益著。 他獲得了企業千金販毒的證據、獲得媒體龍頭曾經是藥頭的內幕、獲得幫助無辜被害者翻轉真相、推翻司法不公的流量,這些龐大的資源,僅僅是用一隻腿骨折換來,老實說這真的太划算了。 很難說劉立民是個壞人,但也得承認,相較起張正義,劉立民並不是什麼好人,充其量是沒那麼壞罷了。 但那種抓住機會誓死不放的氣魄與勇氣,驗證了或許那些名利就是他該獲得的。 【一場大型社會實驗】 《罪後真相》電影探討了很多議題,老實說,有點太多了,當中不僅戳破了媒體中立性,更戳破了社會大眾偽善的假面具,為了流量,能做到多少,劉立民給了一個最好的示範,瘋子,才能成功。 製片黃棋帝、編劇葉乃菁夫妻檔與導演陳奕 甫 都非常了不起,《罪後真相》的故事宛如北宜公路一樣峰迴路轉.劇情的轉折與情緒上的轉換節奏都非常緊湊,張孝全繼《童話.故事》後又展現了一個慘酷卻又真實的社會樣貌,這似乎也讓人

隔壁觀影-復仇的子彈《童話・世界》

圖片
談起師生戀與性侵,恐怕會勾起大眾對於幾年前林奕含案的記憶《童話・世界》的導演唐福睿透過更多樣的腳步去切入,站在當事人、旁觀者的立場,來探討更多類似的議題。 【是愛情,還是權勢】 《童話・世界》故事講述補教名師湯師承透過童話故事,拐騙補習班的女學生並與其發生關係,在事情暴露後。求助律師杜子甄與張正熙。 多年後類似案件再度上演,張正熙不再是初出茅廬的律師,角色也從被告辯護人轉變。 在與女學生的關係中,湯師承不斷強調與每位女學生的關係並非權勢,而是愛情,諷刺的是,在過程中,包括陳新,還真的一度認為,這段關係是愛情。 權勢性交,泛指透過上對下,雙方權勢不對等時,透過權勢使其不得不發生性交關係,而湯師承透過童話故事,是否構成權勢性交的要素,某方面來說確實處於一個模糊地帶,或許有人會認為,張正熙與杜子甄在法庭上的發言是詭辯,但現實是,當他們站在那個位置時,這就是他們必須相信的真相。 我們沒有辦法去探究每個女學生之所以讓湯師承一個又一個得手的原因,但對於陳新,我的解讀是,隻身於台北,念著女校的她,在張正熙出現之前,湯師承是她接觸最為密切的異性之一,16歲女生的懵懂與對老師的些許崇拜,在花言巧語下,包裝成看似愛情的朦朧關係,這些傷有些人能當作失戀,有些人則會留下永久的傷痕。 【復仇的子彈】 17年過後,張正熙不再是個小嘍囉,湯師承再度因郭詩琪而被引誘出來,同樣的手法,同樣的故事,不同的對象,這些都讓本來想對此事撒手不管的張正熙披上律師袍。 令人感到有些難過的是,內在已經滿目瘡痍的郭詩琦,在我看來卻成了張正熙復仇的子彈,對他來說,郭詩琦的名譽,事件曝光後對她的影響,郭爸爸的想法,這些事情如果能成就他對湯師承的復仇的話,他會毫不猶豫的犧牲,包括自己的家庭與職業生涯。 而他復仇的對象不僅是湯師承,或許某部分也是在對過去妥協的自己進行著控訴,在這十七年間,張正熙多了女兒,組成了家庭,或許是我腦部,但在張正熙的內心中,對湯師承如此執著的原因,除了陳新外,是否有一部分也是在擔憂著自己女兒未來可能遭遇的環境呢? 【停擺的17年】 我喜歡李康生飾演壞人時的表情,就像他在《鱷魚》中呈現的一樣,是那麼內斂而沉穩,沒有太多的張狂,只是用一潭深不見底的神情告訴你,自己可不是什麼善類,並且毫不掩飾那純粹的情緒。 我也喜歡張孝全在17年間從懵懂迫切,到城府深固的過程,他的轉變彷彿是映照著現實的殘酷,在法庭上沒

隔壁觀影-可怕的從來不是我們所看見的《民雄鬼屋》

圖片
如果要以「恐怖片」來界定《民雄鬼屋》的話,很遺憾這部作品並沒有辦法令我背脊發涼的本事,但如果以「人比鬼更噁心」這點來看的話,《民雄鬼屋》確實揭露一些當代惡習與足以被人按鈴申告的橋段。 【你知道《民雄鬼屋》的傳說嗎?】 《民雄鬼屋》的鄉野軼聞不少,最有名的兩個大概是「劉家古厝」的男主人與婢女暗通款曲被女主人發現,把婢女虐待到跳頸自殺,以及日軍在該處紮營舉槍自盡的傳聞,而電影也結合這些傳聞,打造出完整的故事脈絡,甚至結合日後的新聞事件,勾勒出民雄鬼屋的完整樣貌。 令人難過的是,在整起事件中,相較於無形之物,人的刻板印象、世俗觀念、盲目信仰,反而成了整部電影中比詛咒更加噁心的東西。 【令人遺憾的陋習】 電影時間線設定在民國早期,不僅凸顯了當時重男輕女的現象,也道出對於無形之物的恐懼,即便借助江湖術士,犧牲家中安寧,也在所不惜。 電影主軸多為女性視角,更凸顯了女性在那個時代的不容易,當中對於女性的隱諱暗喻放到現代,絕對是會被出征的好標的。 導演更透過台詞,一點一點地替觀眾揭開深埋在碩大古宅內的秘密。 首次擔綱大螢幕恐怖片女主角的楊謹華,這次也展現了出色的演技,並且一人分飾兩角,呈現出被迫害者與加害者兩種不同的心境,就像小人那首歌唱的「兇手不只一個」,在迫害的歷史中,永遠不會只有一個加害者,也不會只有一個受害者。 楊謹華展現的是作為一個母親、一個女兒、一個姊妹、一個逃跑者的不容易,更是一個迷茫,困惑與執著的代名詞。 沛小嵐、楊謹華、彤彤三代人,恰恰也暗喻著時代的變化,從習俗、迷信的執著,到生活、親情的迷茫與自私,最後到自我的體現與破繭,雖然整部作品沒能給彤彤有更多的表現機會,但能看得出他與習俗的區隔與不同。 【到底夠不夠恐怖?】 做為七月的首檔國片恐怖作品,《民雄鬼屋》更像是披著鬼片的外皮,訴說著哀傷的故事,當中當然是不乏一些恐怖元素,但仍舊侷限於用音效,視覺與演員的能力去塑造出恐懼的情境,而在這皮囊下包裹的,是時代的不公與陋習。 相較於鬼,人的執念才是最為可怕的。 但《民雄鬼屋》的短版也很明顯,那就是你明明可以感覺到導演想講好一個故事,並從中對舊時代控訴,但因為內容、片長、剪輯等因素,導致整部作品要毛毛不起來,要說教似乎也差了點火侯,變成一部難以說是出色的作品。 曾幾何時,現在大多的恐怖片都成了以音效、畫面、特效達到恐怖效果的特殊攝影。 而真的以故事、鄉野去塑造的內在恐怖卻

隔壁觀影-血漿橫飛的奪命之旅《售命》

圖片
說到人命的販售這個題材,不由得令我想到 2020 年的電影《販膚走卒》,但相較之下,《售命》整體顯得更為輕鬆,試圖用荒誕的劇情與腦動大開的黑色幽默吸引觀眾注意,但在當中又埋下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讓整部作品顯得更有話題性,飛濺的血漿,肉體的碰撞,都讓劇情的節奏如同飆火車般轉瞬即逝。 【錯綜複雜的劇情糾葛】 《售命》的劇情講述傅孟柏飾演的厭世保險員阿良,每天活的庸庸碌碌,找不到生命的意義,某天在公車上撿到三島由紀夫撰寫的《性命出售》,異想天開的打算將自己的性命也如同拍賣般來個跳樓大拍賣。 但本來無人問津的阿良,卻在販售性命時,變得炙手可熱,生技公司的美艷 CEO 、生活困苦需要幫兒子換心的鄰居單親媽媽、想拿要阿良拿命執行任務的王老闆,每個人都爭先恐後的想要阿良的命! 可命就一條,父母還在王老闆的殺手手上,阿良該如何成全每個人的願望,全身而退呢? 【節奏飛快,血漿飛濺】 電影《售命》本身劇情錯綜複雜,每一條支線間又有穿插交錯的節點,很容易上個廁所或是看個手機的時間,檯面上的局勢就大洗一輪,電影標題雖然為《售命》,但更多時候是要觀眾去體會到生命的脆弱性與美好,就像是李銘忠的台詞所說的「當生命都不是自己能掌控的時後,那還有什麼好怕的?」 而在各路人馬爭奪阿良生命的同時,警察、黑道紛紛加入這場已經夠亂的爭鬥中,這也讓整部作品血漿四溢,如果你本身有血液恐懼症的話,看這部電影時可能要稍微繃緊神經。 【《售命》演員陣容強大】 電影《售命》找來金鐘視帝傅孟柏、戲劇女神曾之喬、金鐘女配蔡淑臻、大馬視帝李銘忠當中無論是曾之喬擔綱單親母親濃烈母性的演技,或是李銘忠的狠辣演出,都會令人由衷佩服,而蔡淑臻除了發揮自身優勢,大演情慾性感橋段,在電影前後角色給人的印象也有所改變,令人驚豔。 而傅孟柏演出的頹廢男形象也是過去少有的,角色從消沉頹廢到後期充滿生機,整體改變幅度顯得更有人性話,讓人對阿良這個角色能有更多的投入與認同感。唯一不能認同的就是戲中傅孟柏與曾之喬和蔡淑臻都有火辣演出,令人有夠羨慕。 【《售命》沒有遺憾嗎?】 可惜的是,《售命》仍舊有不少缺憾,當中無論是劇情結構上的嚴謹性,或是在角色轉折上的一些鋪陳方面,都有些缺憾。 此外,在有趣與懸疑之間,平衡較沒抓好,如果能像是《詭扯》一樣將黑色幽默發揮得宜,會令整部作品更顯得幽默有趣,令人

隔壁觀影-是洋蔥《頭七》裡藏了洋蔥

圖片
國片《頭七》作為一部氣氛詭譎的恐怖片,卻在不少觀眾觀看完後,給出了溫馨的評價,已驚嚇觀眾的層面來說,這樣的評價顯然是不合格的,但換個角度想,台灣的恐怖片終於可以不再只是流於「詛咒」、「傳說」、「迷信」或是「善惡有報」這類的元素,而是有了更多方向的思考,這點是令人喜聞樂見的。 【《頭七》是什麼樣的故事?】 電影《頭七》講述單親媽媽李春華獨力扶養腎臟功能有問題的女兒沁萱,在收到家中從小疼愛他的爺爺過世的消息後,決定帶著女兒回到偏僻的鄉下,為爺爺送上最後一程,面對對他冷若冰霜的家人,以及家中不斷出現的怪事,糾纏自己與女兒的惡夢,春華與女兒也一點一點步入人心的陷阱。 【《頭七》恐怖嗎?】 電影本身的恐怖氣氛塑造的其實並不差,雖然每個恐怖的點幾乎都能預料的到,而開門式恐怖這樣的手法也是令眾多導演屢試不爽,但撇開刻意嚇人的元素,《頭七》本身在恐懼情緒的塑造以及鬼怪背後的涵意上略有不足。 即便在結局能夠清出了解所有鬼怪事端的原因,但其實在不少次叫嚇人的事件背後,卻沒有導演想傳達的影子在,只能歸咎於有心人士刻意驚嚇春華母女的歹心。此外,在電影的開頭,《頭七》就塑造出春華母女似乎容易被纏上或是驚嚇的形象,但自始至終都沒有好好說明,這也讓前期的部分鋪陳顯得較無新意。 【 《頭七》 演員仍舊出色】 撇除一些劇情問題,《頭七》是一部披著恐怖片外皮,實則告訴愛要即時的親情之作,當中人比鬼更可怕的觀念在最後傳達給觀眾,這也是整部作品內涵洋蔥的一大原因,當中陳以文的演出仍舊出色,但納豆一改往日扮演在電影中時常被定型的衰仔形象,而是用更為反差,也更有挑戰性的角色表現,成為整部電影最大的亮點。 而初次挑戰恐怖題材的吳以涵雖然在不少地方有些僵硬,但考量到她的年紀與過去在其他作品中的表現,仍能看到有別於以往的不少突破之處,本人在談到如何揣摩角色時的態度,也能讓人感覺到她是個努力大於天賦的演員,這樣的特質也讓她顯得更為討喜.令人期待她之後的作品。 作為重新回到大螢幕,也是首次擔綱女主角的作品, Selina 的表現倒是令我刮目相看,在詮釋倔強的單親媽媽方面, Selina 確實交出了不錯的表現,當然與陳以文,納豆等人一比,不免得有些情緒過於浮誇,角色過於片面等短版,但與過去她的戲劇作品相比,我認為同樣是很大的進步,值得肯定。 另外陳家逵雖然畫面不多,但他在劇中邪笑表現同

隔壁觀影-奈何橋另一頭的世界《該死的阿修羅》

圖片
喝下了孟婆湯,等級與裝備都會被洗白,但能獲得更好的角色數值,更強力的裝備與武器。 真的嗎? 《該死的阿修羅》結合了社會議題,網路議題,家庭議題甚至是平行時空,題材可說是非常多樣化,不僅探討了社會低層求生掙扎的無奈,也揭開在隨機殺人背後,那已經茫然的人生道路。 電影本身找來金馬影帝莫子儀、最佳女配張詩盈、金鐘視后黃姵嘉,剛拿下金馬最佳女配的王渝萱、《誰先愛上他的》黃聖球,以及劇場出身的賴澔哲,這樣強大的演員陣容也讓整部作品在壓抑的節奏中顯得更有生命力,每一個情緒爆發的環節,都可以感受到衝破水平張力的氣體在宣洩飛揚,三段不同的故事互相交錯,透過莫子儀交織成一條環環相扣的故事線,孟婆湯一喝才發現,原來他一直都不是掌線者,而是其中的一個環節。 【台版的多重宇宙】 樓一安導演的手法非常特別,在電影最後的 1/3 採用了平行宇宙的概念,讓我們一窺奈何橋另一頭的世界。 《該死的阿修羅》中以網路遊戲為媒介,並提醒著,喝下孟婆湯,角色就能擁有全新的人生,但真的喝下了孟婆湯,在不同的時間點,有了不同的故事,真的就是更好的人生嗎?對每個人來說,我認為都是值得反思的問題。 【《該死的阿修羅》在講什麼?】 電影本身以一起夜市的隨機殺人案為開頭,逐漸拉出受害者與加害者兩人背後的故事線,拼湊出整個故事的架構,隨後又再度推翻,讓我們看到了隨機殺人案沒發生的世界,背後的故事性之強烈,足以細細品味。 電影本身有兩個部分特別吸引我,一是黃聖球對於自己犯下夜市殺人案後自我的獨白,二是整部電影分成三個章節的架構性。 前者在犯案後堅持不道歉的做法足以讓人重新審視這幾年從沒停止爭論過的恐龍法官的話題,法律與人民的距離到底有多遠?這真的是個難以界定的分割線,作為社會公序良俗的最後底線,死刑是否是最好的答案,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見解,而道歉對於受害者的意義為何,我相信黃聖球的對白給了觀影者一段新的思考空間,老實說,《該死的阿修羅》就是不斷勾起我們對於善惡的思考,對於是非的思考,也是對於迷茫的思考。 十多歲是個迷茫的年紀,二十多歲呢?三十多歲呢?五十多歲呢? 人終其一生都在迷茫,進而思考,進而得出不同的答案,而這點在電影的三段架構中,也給了觀眾一番新的體會。 相較與前一二章較為抑鬱、敏感,緊張的氣氛,第三章整體的節奏感,情緒都歡快了許多,可以說前面較為不快樂的角色,

虛構溫暖《浪我在你身邊》

圖片
人生不會那麼順利,至少在虛擬的世界裡找到一點溫暖。 由殷振豪執導的迷你劇集《浪我在你身邊》雖然每一集都只有短短的五分鐘,但整部作品撇除對於合作平台的推廣外,看完還是能讓人感受到滿滿小人物的故事性。 故事講述安心亞飾演具有社交恐懼症的女孩魚兒透過直播平台找回自信,並與父親和好的故事。內容雖然簡單,但卡司可不簡單!每個人挑出來都是實力不俗的戲谷,除了能展現小人物精神的蔡振南外,還有剛入圍過金鐘女主角的孫可芳、頻頻在大螢幕露臉的林鶴軒、八點檔女神曾莞婷以及老戲骨柯叔元,這樣的陣容擺上去,實在很難令人相信這只是一齣全劇僅 40 多分鐘的網路短劇。 撇除演員的話,《浪我在你身邊》其實算是個有些公式化的作品,甚至能說是有些夢幻。作品開頭就強調了魚兒的社交恐懼症,但在之後不僅沒有強化這個特點,甚至讓人有時都會質疑「魚兒真的有社交恐懼嗎?」 雖不是不能了解整部作品想要透過克服社交障礙與修復家庭關係來推廣平台,但在網路上的著墨相對來說比重並不重,即便能用人最終還是要回歸現實來說明與解釋,但又會與魚兒的社交恐懼症有所牴觸,況且這部戲的現實也實在是過於美好,這讓整部戲看起來格外沒有真實感,難以帶來令人印象深刻的感動點。 當然透過導演的巧手與演員們的努力,《浪我在你身邊》仍舊是一部能讓人輕鬆觀看的小品,短短五分鐘一集的內容能讓人在搭捷運或是等車時就能快速追完一集,這大概也是短劇的優勢吧,但短板也十分明顯,這樣緊湊的時間又要塞入不少內容,如何讓觀眾在快速吸收的同時又能感受到情緒的延伸,這樣的平衡抓取成了《浪我在你身邊》這類短劇最大的問題。 🎬浪我在你身邊🎬 |導演|殷振豪 |領銜主演|蔡振南、安心亞 |主演|柯叔元、曾莞婷、孫可芳、林鶴軒、黃冠智 |編劇|羅芽里、殷振豪 |出品|浪LIVE直播 |製作|史蓓思吧股份有限公司 全劇連結 👉 👉 👉 : https://reurl.cc/kLGG89 看了不用負責的IG 需要點讚支持的影評粉專

隔壁觀影-有些中二,一萬年也不會變《月老》

圖片
九把刀或許不是最好的導演,但要說到中二,這人肯定榜上有名。 《月老》與《打噴嚏》類似,都是在愛情中帶點玄幻元素的喜劇類作品,這部作品我沒看過原作,但又覺得死後的世界觀架構十分有趣,念珠的設定也頗有意思,害我想起過去十分喜愛的都市恐怖病系列,不知道完結了沒,還有殺手系列,在這些作品中,九把刀都展現了很有趣的世界觀,要說到架空世界,九把刀的世界觀確實都挺有趣的。 【月老好看嗎?】 說回電影,《月老》整體給人的感覺有些不上不下,人鬼戀題材不新奇,但眾多月老將牽姻緣這檔事這當成比賽也是蠻有趣的,當中有很多九把刀式的笑點,放在柯震東身上也是毫無違和感,每次這兩人合作,總讓人感覺柯景騰又回來了。 而王淨則是陪跑全場,與《瀑布》的內斂堅強不同,王淨展現了自己也可以瘋癲搞怪,喜怒哀樂全寫在臉上,敢愛敢恨的性格也讓人感到討喜。 【國片的特效擔當?】 今年《月老》拿下金馬的最佳視覺效果,撇除劇情,九把刀從以前就很喜歡在自己的作品中做出許多嘗試,加上他的作品多半都有點奇幻風格,也讓他在作品的特效表現上放了更多心力。 無論是這次的《月老》或是之前的《打噴嚏》,都能發現其團隊在特效表現上的用心。而國片確實在特效領域上的嘗試也較少,這也讓九把刀作品在特效表現上更加搶眼,黃沙的流動,紅線的碎裂,黑氣的纏繞甚至是武打場景的轉換,可以看的出來比《打噴嚏》還要進步不少,也希望這樣的特效品質能帶動國片在特攝片的領域有更多的嘗試吧。(雖然很燒錢) 【有狗就給讚】 《月老》令我意外的大概是阿魯的部分,能逼出我眼淚的也是阿魯的部分。從片尾就可以看的出來每個工作人員與演員都是熱愛動物的人,但用狗狗來推動劇情真的很棒,阿魯的幾次笑容都令我感到溫暖,或許是因為我是犬派,所以看到狗狗格外開心。 《月老》憑藉出色的特效水平與有趣的世界觀打造出一部奇幻愛情喜劇,但融入了鬼頭成的支線以及一部分對於輪迴的個人解讀這些部分就是見仁見智看每個人能否吞的下去了,但如果是單以休閒小品來看,我認為還是可以的。 看了不用負責的IG 需要點讚支持的影評粉專

隔壁影評-難以言喻《瀑布》

圖片
 《瀑布》上映已經大半個月了,這段時間我自己刷了三次,卻始終不曉得如何闡述內在的心情,只能說鍾導對於家庭與人性的描寫格外能令我有所感觸,而即便到現在,那藍色布幕也時常會被我無意識的投射到日常生活中。 《瀑布》講述原先是女強人的賈靜雯,獨自扶養即將高中畢業的女兒王淨,在長期的壓力與壓抑下,逐漸患上思覺失調,導致母女二人的生活全然改變,整部作品將焦點放在「人的轉變」,不刻意強調思覺失調患者眼中的世界,反而是以非常日常的方式,闡述與之相處的生活,以及一個被迫長大的孩子,在家庭與社會間遊走,看似情緒勞動,實則從一位被保護者轉變為保護者的故事。 【保護者與被保護者】 對家庭關係來說,家長通常都擔任著保護者的角色,而子女則是扮演著受保護者的角色,但在《瀑布》中,我們卻能看到這樣關係的對調。 無論是在日常事務的處理,又或是在主動出擊方面,王淨都比賈靜雯更像是一個保護者。 但自然不是一開始就如此的,青春期的女孩,背上背負升學壓力,班級中出現防疫破口,在這些壓力下,王淨就如同一般的青春期少女一樣,不善與表達自我的情緒,只能透過行動去表達對家人的關心。而在照顧賈靜雯的過程中,也能看到王淨在這條不好走的路上遍體鱗傷,無論是在社會上被人看輕,又或是因為自身未成年人的身分而處處受阻,王淨的成長都並非一夕間,而是逐漸步上一個又一個的台階。 即便父親說過「有問題怎麼不找我呢?」 但實際上的情況卻是,找上了父親,也是無能為力。 這並非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在王淨的家庭中,父親這個角色,早已在三年前消失了。 一個並非家庭成員的人,又哪好意思三番兩次的去耽誤對方的家庭呢? 而從電影中我們也能透過賈靜雯,一窺單親母親的不易,並看到在事業與家庭兩頭燒的情況下,內在的壓抑情緒如同瀑布,一旦洩洪,難以收拾。 而賈靜雯也從一開始的權威者角色,經歷崩潰,重組,調整與重新感受開始的四個階段,與王淨以平等的立場互相關心,相互扶持,對兩人來說,這個家庭,必須要堅強,也不得不堅強。 當然,賈靜雯在電影中的表現也是不用過多詞藻肯定,光是那眼神的變化,就令人感到不寒而慄,又能讓人心生惋惜。 從一個被保護者轉而成為保護者,又或是從保護者逐漸轉化為被保護者,兩人的關係與立場在整部作品中都在互相對調與理解,最終並沒有誰站在絕對的高位,有的只是對家人的關心,與最純粹的擔憂。 【鍾式節奏】 不僅是《瀑布》,無論是《陽光普照》或是《第四

隔壁影評-沒有比較沒有傷害-靈語

圖片
 很難去評斷《靈語》這部作品,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我不太懂身為一個母親孩子失蹤的那種感情,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我覺得楊丞琳在的表演太用力了,尤其在剛看完《瀑布》後,真的可說是沒有比較沒有傷害。 《靈語》講述吳可熙飾演的小學老師女兒某日失蹤,尋求作為刑警的弟弟是元的協助,卻在調查過程中,意外發現女兒的失蹤,竟牽扯到警方目前在偵辦的箱屍案,以及一年前的女童失蹤事件。 整部作品更透過與死者對話,抽絲剝繭的找到線索,突破謎團。 【辦案過程與《靈語》關係薄弱】 《靈語》雖然題材是以與死者對話來追查真兇為主,但實際上在偵辦過程中,飾演關鍵角色的鄭人碩可說是對追緝的過程毫無幫助,只是一昧的施壓。與其說是個協助者,更像是一個挾怨報復的父親。 雖然不是不能理解他的情緒,但我實在看不出來他的死能如何推動警方對於失蹤案的重視,反而是在自己身上潑了一身泥,甚至要飾演妻子的楊丞琳來收拾殘局。 而楊丞琳整部作品大多時候的表現都是一個崩潰的狀態,但有些用力地演技與同樣愛女心切的吳可熙比起來可說是有不小差異,吳可熙雖然同樣有崩潰的情緒,但在擔憂與同理心的糾結上都能見端倪。而楊丞琳則是僅在崩潰與無神兩個情緒做切換,較難令人印象深刻。 【《靈語》點出官僚體系的黑暗面】 在《靈語》故事中,鄭人碩痛斥警方專注於辦大案搶業績,但卻罔顧市井小民的小案件,讓許多失蹤案石沉大海。 這也讓我想到過往在一些便利商店或是公車站牌外,都貼著失蹤孩童的海報。但這樣的成效是否真的有效,令人生疑。 當然,在時間的推移下,失蹤人口的尋回越發困難,而在長官的層層施壓下,警政人員的不足與社會案件的頻繁,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我相信警界一定有無論大小案件盡心而為的警政人員,但也認為在鎂光燈下,這樣的警政人員,無法拿到最多的資源。 【《靈語》中的私法正義】 在電影中,無論是鄭人碩或是楊丞琳,這對夫妻都想用自己的方式報復漠視他們的警方,更將過錯推到了當年意外導致遺憾的吳可熙身上,而實際上,電影中也多少表現了,現代人對於安全性的疏忽。 但即便如此,私法制裁是正確的嗎?我相信有很多種看法,至少在我看來,吳可熙母女確實無辜,而將這樣的責任加註在他們身上,甚至以此要挾警方追緝真兇,未免也有些任性與過分了,當然,在最後結尾也能發現鄭人碩從始至終都沒有痛下殺手的打算,綁架僅是一種手段,但即便如此,讓人受制於這樣的精神壓迫下,也還是太逼人了。 《靈語》可

隔壁影評-水泥叢林的動物法則《鱷魚》

圖片
從毒蟲到演員,從柯景騰到俞大偉,從陳妍希到李心潔。柯震東這些年已經從一個上課打手槍的屁孩成為一個為珍貴事物開槍的男人。 但在水泥叢林的動物法則中,他即便是鱷魚,也仍舊是最脆弱,無助,與容易被拋棄的那個。 一齣看似愛情,實則社會側寫的電影,《鱷魚》傳達的不是什麼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勇氣,而是在叢林中每個人的角色地位,與洗不清的社會標籤。 《鱷魚》描述著剛出獄的小魚透過昔日大哥劉主任的協助,在議員辦公室重新生活,但一塊沒水的農地,一個不肯放棄的農民,打亂了他想要好好重新生活的計畫,一次又一次,緊緊的咬著彼此不放。 我自己認為把柯震東放在這部電影中很可惜,其實這些年來,很多地方都可以看的出他演技的成長,從走路的姿勢,到角色的情感釋放,柯震東都有顯著的進步,但跟這部片中的其他人放在一起,仍舊是稍有不足,尤其是巫建和在這部片中也有些戲份,過往《陽光普照》巫建和也扮演過更生人的角色,難免會將兩人拿來比較,而兩人一外放一內斂的的比較下,我自己是更喜歡巫建和的表演方式的,更別說劇中還有李康生這個大魔王,與李康生對手戲時,可以很明顯感覺的到柯震東經驗與氣場上的不足。 【誰才是《鱷魚》?】 小魚在劇中的綽號是鱷魚,而巫建和的角色綽號則叫河馬,個人覺得後者比較合理,河馬的咬合力高達上千公斤,超過大多數鱷魚,而巫建和的角色在穩定度與狠度上,明顯也感覺的到高於小魚。 劇中對於鱷魚的理解是,咬住了,就不放開,所以柯震東咬住了李心潔,不願意放手,為她豁出一切,可我看到的,卻是其他人對於自己所重視之物咬得更緊,更用力。 李康生咬住的,是利益,土地的利益讓他請願趕走自己負責選區的選民,官商腐敗一覽無遺,而讓他鬆口的,是小魚的直 拗不放。 李心潔咬住的,是土地,擋人錢財如同殺人父母,在最後的一幕也可以發現,李心潔就是那種都更時唯一的釘子戶,惹周遭生厭也是情理之中,而讓他鬆口的,同樣是小魚,讓他看到了比土地更重要的東西。 小魚咬住的,則是那對於「日常」的渴望,想要撕下標籤,與李心潔簡單談戀愛,被周遭接受,拋棄過去的那種渴望。 但可惜的是小魚的模板如同社會上常見的階級複製,不負責任的長輩,讓自己的孩子失去選擇的權利,無論是入獄前的自己,或是假釋出來的自己,都是人家可以隨手拋棄的棋子,只能聽命行事,拼命抓住一切能被認同與肯定的機會。即便那是要拿自己心動的感覺去交換,即便內心五味雜陳,他也只能說服自己,這樣的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