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獻給不用懂足球的你《泰德拉索:錯棚教練趣事多》/《Ted Lasso》

圖片
一名美國的大學橄欖球教練到英格蘭執教世界上最高等級的足球聯賽會發生什麼樣的趣事?這兩年備受艾美獎寵愛的喜劇大贏家《泰德·拉索:錯棚教練趣事多》就是在講這樣的一個有趣故事。 如果你擔心看不懂任何有關足球的笑話,放心吧,這部作品不會讓你失望。 【全球最熱門的運動 VS 當代最荒誕的教練】 《 Ted Lasso 》雖然以足球為載體,但核心卻仍是喜劇片永遠離不開的幾個關鍵核心、朋友、家庭、友情等,或許再加幾段破碎的婚姻與討人厭的前夫,以及幾個滿嘴臭屁但實力確實不差的運動員,整部作品就能暢通無阻了。 故事講述美式橄欖球教練泰德從美國飛到英格蘭,執教英超聯賽的中下游球隊- AFC 里奇蒙,當然這是一支虛構的球隊,但他們的對手可是鐵打的英超豪傑、足球迷熟悉的曼城、水晶宮、熱刺等球隊都是泰德在英超聯賽上需要面對的對手。 同時他還需要面對的包含逼人的體育媒體人、聘請他只是因為想報復前夫的女強人老闆、永遠沒人搞得懂得越位規則、英國惱人的喝茶文化以及整個城市的瘋狂足球迷,說真的,加油吧!泰德。 【 AFC 里奇蒙,一個應許之地】 再遠超 500 英哩的他鄉,所有故事都正在發酵,與前夫鬧翻的俱樂部主席、休息室中不被尊重卻極具天分的實習教練、即將退役但能代表球隊的老年巨星、關心家鄉的非洲小伙、年輕但自負的天才前鋒,這些都是泰德需要去解決的問題,與此同時泰德也得面對逃來英格蘭的主要原因。 《 Ted Lasso 》擁有非常出色的劇情安排,它的笑點並非是像《 How I Met Your Mother 》、《 The Big Bang Theory 》或是《 Friends 》這樣的誇張喜劇,它以幽默的方式去整理球場上與球場下發生的問題,並讓觀眾理解一支球隊的文化包含了球員、教練、俱樂部與整個地區。 泰德在我眼中是個雞湯型的教練,他很會帶人、很能鼓舞團隊,但他並不能幫助球隊帶來勝利,同時他也非常脆弱,脆弱到需要用笑話去保護自己,所以他需要了解球隊,了解球員,了解足球的人去幫助他,如果用現代教練來譬喻的話,我個人覺得泰德有點像低配版的利物浦教練 Jürgen Klopp ,他很能鼓舞團隊,但他需要提供意見智囊團,畢竟一個英超球隊的主帥連上下半場各有 45 分鐘都不知道真的蠻扯的。 但同時,里奇蒙俱樂部中的每個人都展現出溫暖的氣息,他們或許有些膽小、有些脆弱...

隔壁觀影-婚前焦慮《劫婚大作戰》/《Shotgun Wedding》

圖片
我就問, 珍妮佛羅培茲的屁股到底為什麼都五十幾了還能那麼翹?這有天理嗎? 以婚姻為主題的喜劇電影《劫婚大作戰》講述黛西(珍妮佛羅培茲飾)和湯姆(喬許杜哈莫飾)在菲律賓小島舉行婚禮.卻遇到海盜來攪局,賓客被全數綁架,雙方對於婚姻的共識也嚴重觸礁,危機重重的兩人能否順利完成婚禮呢? 【輕鬆的荒島喜劇】 《劫婚大作戰》找來了許多優秀的喜劇演員來讓整部作品看起來更荒誕,包括熟悉的 Jennifer Coolidge ,《良善之地》的 D'Arcy Carden ,當然還有珍妮佛羅培茲自己,整部作品在大多時候維持了幽默的搞笑風格結合動作元素,少部分則加入了暴力鏡頭,有些畫面甚至是 R 級到懷疑作品本身的尺度問題,但整體而言,派對、爭執與暴力組成了這部作品。 珍妮佛羅培茲再次證明了他在戲劇方面仍能創造不錯的表現,雖然談不上驚艷,但也非過目即忘的程度,《劫婚大作戰》完成了他的任務,他不講硬生生的大道理,也不賣弄政治正確的標籤,而是將婚禮上那些令人抓狂的元素以不同的方式再度丟在你面前,婚前上錯床的伴娘、難以面對的娘家人、不請自來的前男友、一刻都無法共處的父母、隨時都在脫序的婚禮在這樣的連番轟炸下,理智線沒斷又怎麼可能呢? 【潛藏的婚前焦慮】 除了婚禮的種種地雷外,本作另一核心則是點出了男女雙方的婚前焦慮。 誰不希望自己能隨心所欲地完成想像的婚禮,簡單的登記,盛大的派對,形式沒有對錯,但共識搭不上,肯定出問題,《劫婚大作戰》將新郎新娘的焦慮與雙方家庭的壓力丟到連收訊都有問題的海中小島,任由他們升溫爆炸.換個方式說,如果沒有海盜,這場婚還真可能會出事。 所謂完美,在對方眼中又是如何? 我們看著湯姆的一意孤行,也看到黛西的忍無可忍,他們是否適合,最終還是打上了一個問號。我個人對黛西眼中的湯姆特別有共鳴,如果有吸引力法則,在將好的念頭吸引到身邊的同時,是否也會將壞念頭帶進生活中,如何正視自己的問題,恐怕是整部電影中唯一正經的課題。 【菲律賓到底有沒有海盜?】 在電影中,兩人的婚禮遭到海盜挾持,甚至島主直接悲喊去年才遭海盜襲擊,這令我不禁好奇,這年頭真的還有海盜嗎? 不查不知道,在菲律賓,還真的是海盜猖獗! 直到近年,東非與西非仍有海盜襲擊港口商船的情況發生,而全球海盜最為猖狂的,則是東南亞的麻六甲海域.就連台灣的商船,也曾捲入...

隔壁觀影-有些怪異《灌籃高手:THE FIRST SLAM DUNK》

圖片
睽違26年,對許多人來說,總算能看到湘北與山王戰的句點了。 由井上雄彥親自監製、編劇的劇場版《THE FIRST SLAM DUNK》上映後可以說是評價兩極,主視角的改變也讓不少人感到有些怪異,整體平衡性把控度也讓人感到些許不適,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才會讓整部劇場版在上映前備受期待,上映後口碑下滑呢? 【一部只有原作粉才看得懂的作品】 《THE FIRST SLAM DUNK》可說是完全沒在顧及新觀眾的作品,完全是奔著原作粉的荷包去的,不僅完全沒在刻劃宮城以外的角色,還一開場就將所有人拉向了湘北與山王的頂上對決,當中更放入了許多漫畫上沒過多提及的細節,櫻木的投籃位置,赤木對宮城的肯定,種種細節都是會讓原作粉一眼明瞭的。 但同時間,新觀眾無法充分理解每個角色的魅力,山王工業這些人強在哪?澤北為何備受期待?赤木的灌籃為何叫大猩猩灌籃?宮城為何一直強調自己是神奈川第一後衛?廣大的資訊加上被刪減的細節與後期調整的劇情,都讓沒看過原作的觀眾難以感受其中魅力。 可惜的是,與山王一戰被縮減的細節與中後期被調整的視角終究是讓新觀眾與原作粉都難感適應,加上不斷切換的劇情與打斷情緒,終歸讓整部作品雙方都不討好,最終口碑下滑也是原作粉失望的展現。 【為何是宮城?】 本次電影將主觀視角放在宮城身上,為何是宮城,恐怕有不少人都有所疑問? 我們都習慣了流川的天才與自負、櫻木的脫線與卓越、三井的桀傲不遜、赤木的死腦筋與理想,但要說湘北五人組中,宮城似乎是最少被注意到的。 在我看來,宮城是五人中最像是「普通人」的角色,他不是真正的神奈川第一後衛,不像流川、櫻木與三井與眾不同,也不像是赤木有著強大不動搖的心靈,宮城,說穿了就是最靠近「普通人」的存在。 但即便如此,這次的電影仍舊給了宮城太多太多的多於要素。 我們在原作中看到赤木被嘲弄、看到流川自傲的展現、看到三井對籃球的熱情、也看到櫻木的天分逐漸發芽.但這是在整部作品中陸續展現的,而這次電影則是將關注度120%放在了宮城身上,對其他角色的比重失衡讓整部作品看起來非常的怪異,尤其對原作粉來說更是如此。 原作粉看不到宮城等人在熟悉的人物下成長,那些有關宮城的故事反而不斷打斷與山王一戰的熱血,犧牲的,是流川傳球的意義,是櫻木45度角投籃的理由,是木暮的神隱,是赤木的重要性,是澤北強大的背後。若要如此,我還真的是寧可看河田兄弟與櫻木嘴砲、仙道與流川的單挑、信...

七個與原作有所出入的細節《今際之國的闖關者2》

圖片
終於,今際之國迎來了第二季,且維持了第一季的快節奏,我很喜歡。 真的,真的蠻喜歡的,可能是因為本來就是漫畫黨的關係,所以在收尾上是能接受的,或是說早就接受了,即便與原作有稍微更動,但整體的節奏與流暢性來說,今際之國仍舊非常得我喜愛, ♣ K 、 ♠ K 都很棒,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影集中居然多了 ♥ K 這個角色,卻捧不出相對應的高度,著實有點可惜,除了 ♥ K 外,影集版還多了幾個與原作有所差別之處。 【消失的堂道】 堂道隼人,一個在原作中有栖的小粉絲,也是原作中擊敗 ♠ K 的重要關鍵,作為在原作中需要用獨立篇幅來講述的角色,堂道這個角色的刪去確實令我有些失望。 但可以很負責任地說,即便不同於原作,影集中在 ♠ K 戰的精采程度也是第二季的重中之重,整個第二季絕大多數的篇幅都是放在了 ♣ K 、 ♠ K 兩場比賽上,連帶著 ♦K 的比賽著墨上少了一些,苣屋帥的部分也少了一些。 少了堂道對 ♠ K 的影響其實不大,但對栗國與塀谷角色上的塑造影響不小,原作中三人建立起如同家庭一樣的關係,三人關係的變化是栗國決定活下去的因素之一,影集版則未能給予栗國活下去的契機,僅給了 ♠ K 的部分畫面,在栗國個人角色的塑造收尾上略顯可惜。 【變成迷妹的塀谷】 我真的很喜歡 ♠ K 戰,這也是我對整個第二季的改動感到詫異的地方。 全員團結當然很棒,但在影集版便當發的有些不乾不脆就有些可惜了,戰力擔當的塀谷也沒能發揮出應有的實力,老實說,我認為這也與堂道的消失有關。 消失的堂道影響的是栗國對於生的慾望,以及三人中父親這種無形定位的使命感,對塀谷來說,則是影響到塀谷對於「生」一渴望的對立,少了與自己同樣只求苟延殘喘的堂道,難以凸顯 塀谷對於生存的貪婪。 於是,我們在影集中能看到的是只保留了對栗國抱有好感,但卻失去了那個對於活下來極度渴望的塀谷,所以 ♠ K 戰雖然精彩,但卻較難讓人感受到角色的心境轉變與成長,更多的則是新角色的帶入與團結的重要,反而讓 ♠ =體力戰這個概念有些模糊。 【沒有阿芙蘿頭的久間】 第二季最大看點之一的山下智久。 雖然沒有原作的阿芙蘿頭造型,但帥氣的顏質與不吝展現的好身材確實帶來不小話題性,而且角色的性格塑造也很成功。 在原作上,久間欣治是個倡導著「活在當下」這一理念的角色,每一場遊戲都全力以赴,失敗了也坦然面對...

隔壁觀影-只有James才敢挑戰《阿凡達:水之道》/《Avatar: The Way of Water》

圖片
作為當代造價最昂貴的電影,《阿凡達:水之道》可說是現今影史最糟糕的商業案例之一,除了James Cameron,還真的是沒有人會這麼瘋,而在逼瘋演員去上潛水課以及打造潛水攝像機之後,《水之道》達到了什麼樣的成果? 【當代最偉大的視覺享受】 若以劇情去評斷《阿凡達:水之道》的好與壞,只能說這並非本作的優勢,但若是以視覺感受來說,James Cameron仍舊證明了,在3D的世界中,這麼瘋的還是只有他一個。 從09年到現在,James Cameron琢磨了13年才推出《阿凡達:水之道》,甚至連先前好評的《艾莉塔:戰鬥天使》也只能算是《水之道》的特效試作品。 同時James Cameron也將對海洋的熱愛投注到了這部電影中,電影中絕大多數的水下場景都是實際下水拍攝,光是要打造能在水中拍攝的攝影設備,整個幕後團隊就花費了5年的時間,在這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燒James Cameron自己的口袋,有此可見他的瘋狂與堅持。 而當設備到位後,倒楣的就是演員了,據報導,阿凡達的每位演員都被James Cameron送去上了潛水課程,其中Kate Winslet就在嚴苛的要求下完成了長達7分鐘的憋氣挑戰,敢這樣逼迫奧斯卡影后的導演,大概也沒有幾個。 辛苦總是值得的,《水之道》帶來了充滿魔力卻有帶有幾分真實的水下世界,水紋的流動、浪潮的激濺、水面光線的折射、皮膚的質感、鱗片的反光感,這才是一部真正美好的3D電影,可惜的是沒有多少人有能力拍攝出來。 【你有錢,想拍什麼都可以】 不得不說,James Cameron絕對是一個很「任性」的導演,他性格古怪且非常偏激,要說固執或瘋狂都可以,但他最大的優點可能是他願意為這些瘋狂付出很多代價,《阿凡達:水之道》成本4億美金,當中不包含詹姆斯自己在這十年間對於攝影技術的琢磨與研發,實際成本我相信試更高昂的,而這麼高昂的成本經估計如果要回本,恐怕要在全球創下20億美元的票房才有機會,這也表示只要一回本,《水之道》會直接擠進史上最賣座的前五部電影之列,這樣嚴苛的要求,注定了《水之道》不會是一部優質的商業作品。 James Camero不知道嗎?我想不是的,只是他更在乎的是能否創造更優質的電影技術,而非創造更多的財富,畢竟他自己就掛了個史上最賣座電影導演的頭銜在哪,如果因為商業考量砸了自己的瘋狂招牌,恐怕怎麼樣都划不來。 而比起James Camero,福...

隔壁觀影-給予者的反撲《五星饗魘》/《The Menu》

圖片
《五星饗魘》是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在目光不斷被Anya Taylor-Joy)的盛世美顏吸引的同時,會發現整部電影就像是服務業(給予者)對奧客(索求者)的反擊,而在立場不斷轉換的同時,同時也被迷惑,誰來給予,誰在索求? 【最後的晚餐】 故事講述喜愛美食的泰勒攜帶女伴瑪格前往私人島嶼上的秘廚「霍桑」,享受一晚要價1250美元的頂級饗宴,卻渾然不知,這將是他們人生中最後的一餐。 完整的生態系、天然的植被、親手栽培的香料、自己管控的煙燻,撇開「霍桑」本身的些許怪誕不談,這座島可能是很多廚師的夢想。 在小島上我們能從小細節發現整個餐廳呈現宛如軍事化的高壓管控,沒有人能進入主廚的屋子,賓客全都睡在狹小的大通鋪床(就不用說員工們會住的有多好了),整齊的動作,宛如機器人的執行力,都一再再的顯示整個島嶼的一絲不苟。撇開主廚,唯一顯得較有人性的則是負責迎賓的Elsa,以及女副廚Katherine,不曉得有沒有人注意到,在主廚Julian赤手拿起燒得炙紅滾燙的木炭時,Katherine是維一一個面露訝異並隨著Julian移動而轉移視線的員工。 Elsa則不用說了,周洪的演技讓這個角色顯得緊繃、妒忌、內斂且富含爆發力,他的笑容本身讓人倍感壓力,而他那堅定且不容質疑的口吻更有一種令人無力的魔力感,若缺少這個角色,相信整部電影會失色不少。 【偏執、渴望與生存】 故事中最精彩的角色,除了誤闖的Margot,主廚Julian外,帶領Margot進入霍桑的Tyler同樣吸人目光,恰好也對映了「偏執」、「渴望」與「生存」三種態度。 Tyler本身對於美食,展現出的是近乎瘋狂的熱愛與偏執,從上船後對於料理的如數家珍、抵達後展現想與主廚交流的迫切與渴望、希望參與其中到口不擇言的執著、即便有人死在眼前仍對此讚嘆不已的盲目,Nicholas Hoult展現的是與他在《X戰警》系列中截然不同,但更為瘋狂的野獸,他熱愛,他相信,但他從沒去真實了解過Julian等人在創作時所付出的心血,Tyler想要的不是料理,不是藝術,而是剖析藝術,將其赤裸裸呈現於大眾眼前的過程,就像是揭露魔術手法的孩子一樣,並以此為傲,認為自己也是體系的一環,但卻連羊肉要先川燙去除血水都不知道。 Julian給我的感覺則是歷經滄桑後才展現出的淡然,但在他走到這一步之前,多的是他對於一切的渴望。渴望獲得美食加的認同、渴望做出完美無缺的作品、渴...

隔壁觀影-歸巢《一家子兒咕咕叫》

圖片
  在一個名為家庭的巨大鳥籠中,困著的是滿目瘡痍的人們.困在過去的榮光、困在世俗的眼光、困在青春,困在皮囊。 【《一家子兒咕咕叫》】 做為一部提名金馬獎 13 項大獎的作品,《一家子兒咕咕叫》自然有他的獨特之處。 賽鴿, 40 年代開始於台灣崛起的賽事活動,盛行風潮讓歐洲各國以獨特方式看見台灣,也是電影《一家子兒咕咕叫》的外層包裝。 故事講述一個全家以賽鴿維生,人與人之間卻形同陌路的家庭,在兒子失蹤,經濟壓力等不安的因素下,逐漸崩塌。 而這時闖入這個家庭的小虎,是否能成為這個家庭另類的潤滑劑?又或是這個家庭的另一項打擊? 【掙扎】 《一家子兒咕咕叫》在我看來是很標準的三幕劇手法,從開頭的家庭問題,到小虎加入後的改變,以及最後每個人的選擇與結果。公式很標準,那就考驗每個演員的演技了,而在電影中,每個主要演員最大的考驗,在我看來是「掙扎」。 游安順飾演的阿欽師曾經靠著賽鴿大賺一筆,但從劇情中可以得知,除了鴿子,阿欽師並不是一個會重視「人」的角色。不論是苦撐家庭的阿敏,又或是正值叛逆的露露,阿欽師都很少給與好臉色,更不用說半路撞進這趟渾水的小虎了。 而他口中雖然說著自己對兒子的重視,但能發現,在他風光時同樣辜負了對兒子的承諾,加上在這個家庭中,阿欽師自始自終都是一的剝奪者的角色,也就游安順,能將這個角色的本質演繹的如此令人厭惡。 但與此同時,這個角色卻又對鴿子是如此真誠,從他偷偷跑到露露房中確認鴿子的傷勢就能見端倪,對人冷漠,卻對鴿子有著熱誠,這樣反差的角色面向,也是令人著迷的部分。他沉溺於過往的榮光,沉溺在虛浮的驕傲,而錯過的,或許終身都無法挽回。 而除了阿欽師外阿敏與露露同樣在不同層面上對這座巨大的鳥籠抗議,露露在青春期面對的躁動,阿敏不被認同的身分與肩膀上龐大的經濟負擔,都不免讓人對兩人產生不同的同情。 露露對待鴿子的單純,在與小虎相遇後流露,她被小虎同樣的單純所吸引,也因小虎的純粹而離開,這樣的捉摸不定,說不定連露露自己都難以說明,但正是這樣的特質,才展露出這個角色的不安定性,給與劇情更多變化與起伏。 而阿敏,在電影前期看似最認份的角色,同樣也以不同的方式展現了對牢籠的控訴。 家暴、性侵、不受到信任、經濟壓力、過度勞動,難以想像這些重擔壓在一個人身上七年會是什麼樣的模樣,而阿敏的堅強也流露出女性在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