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影評-在最壞的生命裡所相遇的孤獨個體《親愛的殺手》

大家好,我是老王。 《親愛的殺手》在我看來不會是一部符合大眾口味的作品,整體色調灰暗,幾乎所有角色都十分抑鬱,如同社會最不透光的角落,發生的最殘酷的現實。 什麼樣的人,能成為殺手? 一個委託、一個目標、一個報酬。 或許,還有再最壞的時代哩,所遇見的那個妳。 準備好了嗎? 那麼,我們開始吧。 賴孟傑導演真的很知道我想看什麼,從前作《陪妳很久很久》到今年的《親愛的殺手》,賴導的作品中我看到的是大大小小的孤獨,單相思的孤獨、社會底層的孤獨、家庭破碎的孤獨,而那些適時透入的微光,恰巧是最能救贖彼此的希望。 【《親愛的殺手》在講什麼?】 《親愛的殺手》講述身體有殘缺的六(鄭人碩 飾)與人生殘破的泡麵(邱偲琹 飾)相識相戀的故事。 兩個同屬於社會最底層的存在,從身體的殘缺,到心靈的殘破,兩人分別代表了社會上的表裡兩面,用眼睛能看見的問題,與用眼睛看不到的問題,令我聯想到捷運上Duncan所繪製的捷運標章「也許他有需要,只是你看不到」。 兩個生命同樣崎嶇的兩人,因為文哥而相識,同為社會上最孤獨的個體,兩人先做愛,再相愛,當中的愛情更多是依賴與找到同類的那種期待,我喜歡泡麵推著六在巷弄中奔跑的橋段,那時的畫面轉亮,兩人都流露出真心的笑容,彷彿身體的殘缺,人生的不堪都能暫時忘卻,在冰冷的地板上,兩人用彼此的溫度取暖,交纏的不只是情慾,更是依賴。 也讓文哥的出現更顯的戲劇性,雖然老套,但仍具備一定說服力。 文哥的聲音將泡麵拉回了現實,現實中有不能生活自理的母親,有經濟的重擔,有不善與人交際的自己,有那已被摧殘到無以復加的心靈與身體,而這些,都不是六能幫助泡麵解決的。 【文哥】 我特別喜歡文哥這個角色,不只是鄭志偉那鄉土味十足的表情融入的很好,更因為文哥就像是整部作品中唯一能代表「社會」的角色。 在光鮮亮麗的背後,我們很難去猜測對方的生活,那些在生活中對你笑容可舉的人,又怎能揣測他心中的想法? 文哥對六的好,就如同社會上的偽善,基於同情與可憐,但卻不是真的將對方當成朋友,更多的是一種嘲弄,就像是他對泡麵所說的,跟一個殘廢是在認真什麼。 而他對泡麵母女所作的,在我看來更像是一種現實的殘酷,他深知泡麵母女無法離開他,這對母女沒有謀生的能力,只能一次又一次,屈服在他的淫威之下,而在洩慾過後,留下吃不飽,餓不死的一餐。 我沒辦法知道泡麵最後一次去找文哥時是否早有預謀,但我卻能感受到泡麵對文哥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