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家庭片」標籤的文章

隔壁觀影-撇開字幕,《媽的多重宇宙》值得一看嗎?/《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圖片
 相信不少人近期都已經注意到《媽的多重宇宙》這部電影,尤其是字幕的炎上問題更是讓不少網友紛紛口誅筆伐,只能說双喜這次找的譯者真的猛,不過這起炎上也替《媽的多重宇宙》帶來了更大的曝光,在上映已經三周後的現在,京站的週六午夜場小廳全場坐滿,真的是很不簡單。   那麼撇除字幕的話《媽的多重宇宙》值得一看嗎? 【跟著楊子瓊一起宇宙搖】 《媽的多重宇宙》講述與丈夫一起經營洗衣店的美國華裔移民秀蓮,家庭跟事業兩頭都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洗衣店被國稅局查帳;爸爸對她的婚姻事業都不滿意;女兒出櫃,親子關係漸行漸遠;先生又十分軟弱,沒有肩膀,好像全世界都在跟秀蓮作對。 某天與丈夫一起前往國稅局的路上,老公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轉變,聲稱自己是從另一個平行宇宙來找救世主的,並帶著秀蓮一起對抗漸染指多元宇宙的邪惡力量。 在電影中,秀蓮要透過一種名為「宇宙搖」的方式,連結自己與其他平行宇宙的意識,學會其他平行宇宙的自己的技能,對抗不斷前來的刺客!而宇宙搖的啟動方式十分奇特,且每次都要達成不同的條件,一次比一次搞笑,這也成了整部片中一大亮點,很難不去注意,這次又要達成什麼樣的條件,才能順利進行「宇宙搖」連結其他時空。 【東方思想的迫害】 《媽的多重宇宙》中放了非常多的東方思想文化,當中包含但不限於對於性取向的刻板印象,以及對於男性的社會壓力、長輩的過度包容、西方人對東方人的歧視、長輩對子女成長影響,《媽的多重宇宙》講了太多,且一點都不隱諱地告訴你這些文化的毒害性。 你可以跟著楊子瓊從被壓迫的生活,逐漸找回自身的價值觀。 不是同性戀就難以啟齒,不是處處妥協就等與軟弱,每個對你極度嚴苛的人或許都有他不為人知的一面,並非要順應長輩的話去過自己的一生。 人生,只有自己夠資格評斷是否不枉此生。 【對人生的茫然】 電影中,隨著秀蓮的腳步,妳能清楚的了解到秀蓮為何會對人生的抉擇感到茫然,尤其是看到其他平行宇宙的自己不乏過得比自己更好,更精采的人生後,更會加深她內心中本就動盪的不安感。 就像是人在生命中,在選擇上會茫然一樣。每當遇到困境,總會去思考,是不是當初作了不同的選擇,會有更好的結果? 但實際上人生永遠都存在或大或小的懊悔與不甘,每有一個選擇是絕對完美,也沒有一個選擇是一無是處。擇妳所選,選妳所信,並堅定地走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看似簡單,卻是人生中難以

隔壁觀影-是洋蔥《頭七》裡藏了洋蔥

圖片
國片《頭七》作為一部氣氛詭譎的恐怖片,卻在不少觀眾觀看完後,給出了溫馨的評價,已驚嚇觀眾的層面來說,這樣的評價顯然是不合格的,但換個角度想,台灣的恐怖片終於可以不再只是流於「詛咒」、「傳說」、「迷信」或是「善惡有報」這類的元素,而是有了更多方向的思考,這點是令人喜聞樂見的。 【《頭七》是什麼樣的故事?】 電影《頭七》講述單親媽媽李春華獨力扶養腎臟功能有問題的女兒沁萱,在收到家中從小疼愛他的爺爺過世的消息後,決定帶著女兒回到偏僻的鄉下,為爺爺送上最後一程,面對對他冷若冰霜的家人,以及家中不斷出現的怪事,糾纏自己與女兒的惡夢,春華與女兒也一點一點步入人心的陷阱。 【《頭七》恐怖嗎?】 電影本身的恐怖氣氛塑造的其實並不差,雖然每個恐怖的點幾乎都能預料的到,而開門式恐怖這樣的手法也是令眾多導演屢試不爽,但撇開刻意嚇人的元素,《頭七》本身在恐懼情緒的塑造以及鬼怪背後的涵意上略有不足。 即便在結局能夠清出了解所有鬼怪事端的原因,但其實在不少次叫嚇人的事件背後,卻沒有導演想傳達的影子在,只能歸咎於有心人士刻意驚嚇春華母女的歹心。此外,在電影的開頭,《頭七》就塑造出春華母女似乎容易被纏上或是驚嚇的形象,但自始至終都沒有好好說明,這也讓前期的部分鋪陳顯得較無新意。 【 《頭七》 演員仍舊出色】 撇除一些劇情問題,《頭七》是一部披著恐怖片外皮,實則告訴愛要即時的親情之作,當中人比鬼更可怕的觀念在最後傳達給觀眾,這也是整部作品內涵洋蔥的一大原因,當中陳以文的演出仍舊出色,但納豆一改往日扮演在電影中時常被定型的衰仔形象,而是用更為反差,也更有挑戰性的角色表現,成為整部電影最大的亮點。 而初次挑戰恐怖題材的吳以涵雖然在不少地方有些僵硬,但考量到她的年紀與過去在其他作品中的表現,仍能看到有別於以往的不少突破之處,本人在談到如何揣摩角色時的態度,也能讓人感覺到她是個努力大於天賦的演員,這樣的特質也讓她顯得更為討喜.令人期待她之後的作品。 作為重新回到大螢幕,也是首次擔綱女主角的作品, Selina 的表現倒是令我刮目相看,在詮釋倔強的單親媽媽方面, Selina 確實交出了不錯的表現,當然與陳以文,納豆等人一比,不免得有些情緒過於浮誇,角色過於片面等短版,但與過去她的戲劇作品相比,我認為同樣是很大的進步,值得肯定。 另外陳家逵雖然畫面不多,但他在劇中邪笑表現同

虛構溫暖《浪我在你身邊》

圖片
人生不會那麼順利,至少在虛擬的世界裡找到一點溫暖。 由殷振豪執導的迷你劇集《浪我在你身邊》雖然每一集都只有短短的五分鐘,但整部作品撇除對於合作平台的推廣外,看完還是能讓人感受到滿滿小人物的故事性。 故事講述安心亞飾演具有社交恐懼症的女孩魚兒透過直播平台找回自信,並與父親和好的故事。內容雖然簡單,但卡司可不簡單!每個人挑出來都是實力不俗的戲谷,除了能展現小人物精神的蔡振南外,還有剛入圍過金鐘女主角的孫可芳、頻頻在大螢幕露臉的林鶴軒、八點檔女神曾莞婷以及老戲骨柯叔元,這樣的陣容擺上去,實在很難令人相信這只是一齣全劇僅 40 多分鐘的網路短劇。 撇除演員的話,《浪我在你身邊》其實算是個有些公式化的作品,甚至能說是有些夢幻。作品開頭就強調了魚兒的社交恐懼症,但在之後不僅沒有強化這個特點,甚至讓人有時都會質疑「魚兒真的有社交恐懼嗎?」 雖不是不能了解整部作品想要透過克服社交障礙與修復家庭關係來推廣平台,但在網路上的著墨相對來說比重並不重,即便能用人最終還是要回歸現實來說明與解釋,但又會與魚兒的社交恐懼症有所牴觸,況且這部戲的現實也實在是過於美好,這讓整部戲看起來格外沒有真實感,難以帶來令人印象深刻的感動點。 當然透過導演的巧手與演員們的努力,《浪我在你身邊》仍舊是一部能讓人輕鬆觀看的小品,短短五分鐘一集的內容能讓人在搭捷運或是等車時就能快速追完一集,這大概也是短劇的優勢吧,但短板也十分明顯,這樣緊湊的時間又要塞入不少內容,如何讓觀眾在快速吸收的同時又能感受到情緒的延伸,這樣的平衡抓取成了《浪我在你身邊》這類短劇最大的問題。 🎬浪我在你身邊🎬 |導演|殷振豪 |領銜主演|蔡振南、安心亞 |主演|柯叔元、曾莞婷、孫可芳、林鶴軒、黃冠智 |編劇|羅芽里、殷振豪 |出品|浪LIVE直播 |製作|史蓓思吧股份有限公司 全劇連結 👉 👉 👉 : https://reurl.cc/kLGG89 看了不用負責的IG 需要點讚支持的影評粉專

隔壁觀影-走調的家族《阿達一族2》

圖片
作為2019年《阿達一族》動畫的續集,我必須說《阿達一族2》延續了一些東西,但並不是美好的一部份,像是過度繽紛的色彩,圍繞星期三將其他家人作為配角設定,甚至犧牲了一些討人喜歡角色的發揮空間(像是小手)。 《阿達一族2》的表現令我開始對這部作品感到困惑,到底是Greg Tiernan沒抓到查理斯·亞當斯的精隨,還是我自己對於這個神秘家族有甚麼誤會?又或者,這樣古怪而又富含幽默的家族在這個時代已經不流行了,就像是現在沒人用斷頭台來將人處刑一樣。 【阿達一族到底是什麼樣的家族?】 自1938查理斯·亞當斯創造這個詭異的家族後,這個富有、古怪、恐怖又帶有些諷刺性幽默的家族受到了很多死忠粉絲的歡迎,無論是電視作品、漫畫、卡通或是電影都十分受到歡迎,甚至有段時間在百老匯也大放異彩,1991年Supernatural fiction執導的版本更受到奧斯卡與土星獎等多項獎項的肯定,這樣的作品能受到歡迎,很大一部分是取決於當中角色的特立獨行。 無論是愛上魔女帝,有事沒事就會拿出西洋劍揮舞的高魔子;殘酷的女巫後裔魔帝女;熱愛爆破的帕斯利;名字中就帶有不幸的星期三,又或是每每出現都能令人瘋狂發笑的肥斯特,這些角色都具備了殘酷的幽默感與對死亡興奮,同時他們又是好善樂施,甚至是喜歡融入人群的(當然不是每個人),灰黑白是這個家族最好的代表色,在殘酷恐怖的外貌與行為下,這個家族代表的是與美國典型家庭反面存在,而令人感到諷刺的是,在這樣的怪誕家庭中,反而家人兼是和樂融融,鮮少爭吵,即便星期三永遠嘗試著用各種方式殺死帕斯利,帕斯利的反應也是興奮並期待。 但這些元素,在2019年的《阿達一族》動畫中就被逐漸削弱,到了如今的《阿達一族2》,更是大量刪減,即便當中仍保留不少較為殘酷的笑話,但在這樣不上不下的方式下,《阿達一族2》終究難以代表那傳奇性十足的家族。 【過度聚焦於星期三】 老實說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Greg Tiernan對於星期三似乎情有獨鍾,無論是前座或是這次的《阿達一族2》,幾乎都是以星期三為核心發展的故事,這也讓其他的成為淪為配角,這樣的情況在上一作還沒有如此明顯,但這次我甚至連帕斯利存在的理由都快找不到了,歐對,還有小手。 另外在前作如果還能用繽紛的色彩與陰森的阿達大宅作出對比的話,這次的整部電影就顯得太過歡樂了! 大峽谷?邁阿密?我們是在看什麼闔家觀賞的公路旅程嗎?加上老套的劇情,老

隔壁影評-那些你不好意思說的事《寶貝老闆2:家大業大》

圖片
老實說我都快忘了《寶貝老闆》上一部在演什麼,我只記得泰德超機車,提姆超容易尖叫,還有這兩人從頭吵到尾,而這些元素,在《寶貝老闆:家大業大》基本上就是再來一遍。 【《寶貝老闆 2 :家大業大》演些什麼?】 長大後的提姆成為了一個稱職的家庭煮夫,與可愛的老婆育有兩個女兒,雖然旁人有時會覺得他怪怪的,嘴上老是說著小嬰兒會講話的故事,但他對家庭的愛是難以忽視的,也因此當他與大女兒泰貝莎不親密時﹐提姆的失落油然而生,這時小女兒蒂娜揭露了自己與泰德一樣,同為寶貝公司的特務,並要求提姆找回泰德,一起再度拯救世界。 而已經成為超成功企業家的泰德,依舊不改小時候的任性,泰貝莎對泰德的崇拜,也成了這次兄弟吵架的導火線,可兩人仍舊喝下了能短暫返老還童的藥水,混入泰貝莎的學校,試圖再次挽救世界危機。 【《寶貝老闆 2 》做了那些改變?】 時代在走,創新要有。 《寶貝老闆 2 》雖然保留的前作大受好評的兄弟鬩牆戲碼,在家庭觀念上更從手足關係昇華稻子女的成長與身為父母的喜悅與矛盾,最後又再帶回兄弟情誼,可說是從一而終,做好了一部喜劇家庭作品可塑造的好榜樣。 在手法方面,這次對手也從可愛的小狗變成了沒那麼可愛的嬰兒,橋段也改成用手機 APP 去進行大規模催眠,但有趣的是,劇情設計成家長因為去看孩子的表演才會中招,這也凸顯了父母對孩子的關注與重視。 而在收尾上,不僅提姆與泰德和好如初,就連泰貝莎也與特務妹妹聯手抗敵,上演了一齣家庭共同拯救世界的戲碼,更加強化了家庭的元素!而泰貝莎更用了提姆拿來逗樂他的曼陀珠加可樂的手法,讓整個節奏顯得歡樂與童趣。 【《寶貝老闆 2 》潛藏的教育意義】 明快的節奏與歡快的橋段組成了《寶貝老闆 2 :家大業大》這部作品,但在歡笑之餘,電影本身也點出家長在孩子成長中的眾多煩惱。 從孩子因為與同齡人相處而與家人逐漸疏遠,到學校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在電影中都有一一點出。 許多家長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夠不斷吸收新事物,讓自己在未來具備更多競爭力,但同時也犧牲了孩子本該在雪地裡打滾的時光,同時還說服自己都是為了孩子找想。但實際上,那些歡笑的童年一旦經過,就很難再彌補回來,而《寶貝老闆 2 :家大業大》也透過反派開設學校,教導孩子反抗大人,來點出教育對於孩子的影響。 與前作相比,《寶貝老闆 2 :家大業大》吸收了許多諜報喜劇的元素,讓整體

隔壁影評-在家防疫,你需要一部夠ㄎ一ㄤ的電影《米家大戰機器人》

圖片
大家好,我是老王。 我必須要說,《米家大戰機器人》這部電影 2020 年時沒在電影院上映真的是太可惜了,但即便換到小螢幕,也仍舊無損它的精采! 如果你喜歡動畫電影,如果你喜歡一堆迷因,如果你想看 3D 與 2D 的完美融合,又或者,你只是在防疫期間需要一些酷酷的東西來讓你捧腹大笑,《米家大戰機器人》都能完成這些需求。   《米家大戰機器人》講述凱蒂與瑞克在生活中有諸多的摩擦,凱蒂希望自己的興趣能得到父親瑞克的認同,但瑞克出於擔心,往往忽略了女兒的需求。 在凱蒂要上大學的前一天,瑞克自作主張的想來一場家族旅遊,卻意外碰上了新上市的機器人大暴動,米契爾一家成了全世界最後的倖存者,肩負起拯救全人類的責任,否則地球將被一群分不出豬、狗、或是吐司的機器人所統治。 【滿滿的迷因】 《米家大戰機器人》能帶來 109 分鐘歡樂的一大原因,就是他跳脫了平面與立體的框架,甚至將現實元素加入進去,這也造就了整部作品不受平面或是 3D 動畫的框架,能大玩特玩所有的迷因,光是那隻黑猩猩的合成就能讓我捧腹大笑。 不僅如此,《米家大戰機器人》還將大量的迷因梗圖套用在主要角色身上,尤其是米家的狗狗麻糬,如果沒有這隻狗,這部片的趣味程度絕對是會有斷崖式的下滑,不管是誰加入了這條土司,都值得獲得一個榮譽獎章。 【對人類與科技產業的反諷】 《米家大戰機器人》套用了從過去到現在都很常被使用的梗,那就是如果人類被機器所統治,但在這個模式下,卻給了整起事件一個新的定義。 不僅諷刺了人類對於科技的過度依賴,更是將那些打著科技進步,實則竊取用戶隱私藉此牟利的科技公司都拿出來鞭打一頓!更指出人類對於科技產品的不友善與習以為常,透過幽默風趣的冒險旅程,實則探討過度仰賴科技的硬核問題,給機器統治人類一案給出了新的想法,激發出自然派與科技派的新火花。 誰說網球拍就不需要科技協助?最終我們還是需要一把萬用的螺賴把! 【親子關係新定義】 撇除機器元素與搞笑成分,《米家大戰機器人》同時也是一部暖心且給予父母和孩子雙方都有充分啟示的親子作品。 就像是機器與人類難以互相理解,凱蒂與瑞克的父女關係在初期同樣難以得到緩解,這當然與兩人分別屬於大自然主義以及科技主義有關,但最核心的問題,還是兩人都沒能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量。 就像是孩子很難去理解父母為了自己犧牲了什麼,當

隔壁影評-大巧不工《五星主廚快餐車》

圖片
大家好,我是老王。 疫情當頭,我就廢話一句,大家在家裡看看串流就好,真的別再去電影院了,等疫情過去,我們再去戲院狂歡吧! 今天跟大家介紹一部勵志片《五星主廚快餐車》,由強法夫洛於 2014 年自導自演的獨立作品。 其實當時蠻令人意外的,畢竟當時法夫洛拍完《鋼鐵人》1、2沒有多久,或許是商業片拍多了,想嘗試不同的感覺,《五星主廚快餐車》不僅表現出色,看的出來也給了法夫洛不少啟發,在之後的《與森林共舞》也展現出不俗成績,幫助法夫洛又拿下一座奧斯卡。 準備好了嗎? 那麼,我們開始吧! 《五星主廚快餐車》講述一位餐廳廚師卡爾因為美食評論家的評論而被激起了廚師魂,他反抗了餐廳老闆希望他繼續呈現過往料理的要求,希望能用新的創意給評論家一個教訓,但過於火爆的個性卻讓他丟了飯碗。 卡爾的前妻這時為他引薦了自己的前夫,重新激起了卡爾的廚師夢,開著一台小餐車,卡爾與兒子、朋友,一路從邁阿密開回加州,找回了屬於廚師的快樂與尊嚴。 【迷人的親子關係】 談到《五星主廚快餐車》,自然就不能不談到其中迷人的親子關係,法夫洛在找人這塊真的很有一套,當年他獨排眾議找到了小勞勃道尼,而在《五星主廚快餐車》中他找來飾演自己兒子的安傑·安東尼同樣也是十分出色,尤其是一頭棕色的捲髮確實與法夫洛有些相似,兩人扮演起父子毫無違和。 我十分喜歡法夫洛在戲中教育兒子的橋段,當兒子表示工人們只是吃免錢,餐點不用太用心時,他放下手邊的工作,教育了孩子的職業道德。身為廚師,不該因為對方的身分地位而端上品質不一的餐點,廚師能做的,就是拿出一份又一份自己心中的完美佳餚。 這是教育,同時也是職業精神。 當然,我們都看的出來卡爾的兒子一開始就十分喜歡自己的老爸,不論從那每天的一秒影片,或是忍著勞累為卡爾刷著餐車,又或是頂著廚房的熱氣,在被鐵板燙傷的情況下繼續工作的態度,都可以感覺得出來這個孩子的認真。 一個十歲出頭的孩子能跟著兩個大男人從邁阿密搭車一路回到加州,當中還付出了不少的汗水與肌肉痠痛,對他來說,回家有更好的方式,但為了跟父親繼續相處,他選擇了這艱辛的兩周旅程,而在最後,他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這樣的親子關係,可說是主導了卡爾這個角色成長的最大推手。 要不是兒子,卡爾不會看到評論家的推特因而掀起一波網路罵戰;要不是兒子,卡爾很難重起爐灶,重新從餐車出發;甚至在

隔壁影評-孤獨、自私與寂寞《友你真好》

圖片
 《友你真好》,改編自馬修蒂格的小說《 Our Friend 》,又譯《我們的朋友》,對我來說,《我們的朋友》這個翻譯,說不定還更貼切一些。 故事雖然圍繞著兩男一女,但整部作品中的愛情元素極少,更多的是著墨在三人間的友誼,以及那做為朋友,一無悔顧的付出。 準備好了嗎? 那麼,我們開始吧! 《友你真好》這部片講述麥特與妻子妮可,以及他們的好友丹恩的故事,夫妻倆的家庭生活幸福美滿,而丹恩則傾向於很多人眼中的魯蛇,但在妮可被診斷出癌症後,丹恩眼見家庭工作兩頭燒的麥特壓力日益增大,決定全心投入照顧麥特與妮可的家庭,而他的付出與陪伴,也成了這家人最大的支持。   【孤獨】 傑森席格大概是《追愛總動員》完結後發展最好的一個,若是熟悉他在該劇的朋友,甚至能在《友你真好》中發現一些脫口秀的小彩蛋,而他這次飾演的丹恩在很多人眼中恐怕是個人生失敗組,一把年紀還在賣著過季體育用品,成為很多眼中取笑的對象。而他對自己的不自信,也反映在了生活上! 在麥特與妮可搬走後,丹恩失去了最親密的兩個朋友,也因此壓力日益增大,無法好好的睡眠,也無法好好的與人交流。他知道家人擔心著他,但他卻無法給予正向的回應。 對他來說,麥特與妮可就像是他的浮木,在他們離開後,丹恩可說是失去了傾訴的對象,更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生而為人而活的他,無法找到自身存在的價值,最終迷途在一望無際的山陵中,直到麥特的留言,才讓他重新找到活下去的動力。 在丹恩的身上,似乎能看到很多人的影子,在這個社會中,一成不變的的單純,反而成了被淘汰的理由,如果不踩著屍體前進,似乎就會成為下個被掩蓋的對象,但也因為這樣的單純,才成就了那至珍難得的友誼。即便麥特口出惡言,即便妮可失控咒罵,丹恩就如同那心思單純的森林巨人,默默地幫助兩人撐住這個屋簷。 【自私】 直到電影結束,我都認為凱西艾佛列克所飾演的麥特是個十分自私的人,當然,他的自私在整部電影的前後有明顯的轉變,但即便如此,我仍認為他是個以「自己」為出發點的人。 無論從成為戰地記者這點來看,抑或是在無法處理好家庭關係的煩躁感上,麥特都十分的自私。以至於當丹恩詢問是否需要自己請假來幫忙時,麥特都直接答應。 我能理解麥特累了,但丹恩同樣有自己的生活,可惜當丹恩意識到這點時,他已經抽不開身了。 你說麥特沒意識到嗎?我個人不這麼認為,就像是麥特與

隔壁影評-修復親子關係的一天《有求必應日》

圖片
大家好,我是老王。 無論在哪個時代,親子關係往往是最棘手的問題之一,由珍妮佛嘉納與艾格雷米瑞茲所主演的Netflix家庭喜劇《有求必應日》正是反映了這個現象。 看過往將「Yes」掛在嘴邊的玩咖,如何在為人父母後,逐漸成為一個No man。 準備好了嗎? 那麼,我們開始吧! 《有求必應日》是指為了讓孩子與父母有充分的信賴與互動關係,父母給孩子的特殊節日,在這一天,孩子的所有要求都會獲得「Yes」的答案,而透過《有求必應日》,家庭間的種種問題也才得以講開。 【千篇一律的結構仍能獲得正面評價】 必須說,《有求必應日》這樣的喜劇結構並不獨特,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千篇一律。尤其在家庭喜劇上,三個孩子中有一個青少年、一個搗蛋鬼跟一個小蘿莉都快成標配了!但就是這樣的題材,卻很少消失在市場上,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親子關係永遠是個大難題,無論是新手爸媽,或是孩子都已成家立業的家長,對父母來說,孩子永遠都不會長大,總令人擔憂,也讓人無法放手。 無論我們成長到什麼年紀,取得怎樣的成就,在人生的各種階段中,父母永遠都認為孩子仍需要照顧,而與自認為已經長大的我們產生衝突與隔閡,如何與孩子融洽的相處,一直是一個難解甚至可說是無解的難題。 另一原因我認為是許多的父母都希望成為孩子眼中的「酷家長」,希望孩子以他們為傲,但現實中實在很少有時常將父母掛在嘴邊的孩子,如何成為一個自己心中的好父母,似乎只能從電影裡找到解答。而這些看似簡單的條件,卻也因為「愛」而難以實現。 【孩子是否需要《有求必應日》】 我們在電影中看到了給予孩子《有求必應日》可能會造成的災難,但在這之中,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有求必應日》給了雙方什麼? 從結果來說,親子關係確實改善了,但未來肯定會在不同階段,出現新的問題。而從過程來說,我相信雙方都從這獨特的一天中,建立了難以抹去的記憶,即便《有求必應日》無法解決問題的本質,但我認為這樣的一天確實對於緊繃的親子關係能有所改善,但問題是,你準備好了嗎? 【為何現實中很少出現《有求必應日》】 《有求必應日》的獨特性讓我認為這簡直可以說是夢幻的一天,尤其在東方社會更是幾乎不可能出現,這主要在於文化與教育的不同。 相對於西方的個人主義,東方社會更強調人該融入群體,而《有求必應日》肯定會讓家長與孩子受到各種獨特的眼光,而在東方社會中,這樣的眼光並非是每個人都能承擔的。 另一大問題則是,必須承認,在現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