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影評-過程勝於真兇《細物警探》

大家好,我是老王。 大家對警匪片的印象是什麼呢? 我周遭有不少朋友提到警匪片大多都會聯想到爆破或是動作場面,喜歡看日劇的朋友則是會喜歡按圖索驥的追案過程。 但《細物警探》並不屬於這兩者,如果你想看的是《絕地戰警》這樣的動作場面,那麻煩上一頁謝謝 準備好了嗎? 那麼,我們開始吧。 《細物警探》講述離開城市的警探丹佐華盛頓在某次取證時回到過去辦案的城市,因此結識正在辦案的雷米馬利克,在協助辦案的過程中,丹佐華盛頓的過去陰霾也被逐漸揭露。 【三大影帝值得一看】 在《細物警探》中,彷彿能隱隱感覺到,丹佐華盛頓那作為偏執警探那種內斂狠辣,在追案過程中,他的細心與換位思考能力,以一個追緝者來講,丹佐華盛頓不僅合格,更能控制自己在觸碰底線前收手,那種收放自如的老練,與富含深意及智慧的言語,也令人對他背後的種種故事感到好奇。 而雷米馬力克則是如同年輕版的丹佐華盛頓,聰明、大膽、責任感強,但同時也自負、偏執。 就像是丹佐華盛頓對他說的,想想破案是為了誰,雷米為了受害者,而丹佐則表示自己破案是為了自己,這樣截然不同的兩種回答,似乎也在代表著兩人的經驗差距。 雷米對案件的執著,從他多次表示這是自己的案子時就能察覺出來,而丹佐或許也在初次見面時,就察覺到雷米與自己過去的相似之處,所以才多次告知雷米,不要妄作他人的天使,這或許也是過來人的一種溫柔吧。 傑瑞德雷托則是將那份玩世不恭的張狂,用戲謔的方式出色表現,令人感覺到這個人的奸詐,卻又對他的聰明尤感敬佩,尤其在最後出現在雷米面前時,我感覺到他早已準備就緒,而最後的結果,恐怕也在雷托的算計之中,自始自終,雷米都沒能一解心中的困惑,反而給自己製造一個可能糾纏一生的惡夢。 其實在整部作品走到後頭時,就能明顯感覺到雷米因為時間的壓力與自我的偏執,開始對案情產生病態的責任感,那種情緒在他最後挖洞時完全爆發開來,而丹佐也是那時了解,雷米終究走上與自己相同的道路。 【兇手是誰?】 真兇到底是誰? 我認為反而是整部作品最不重要的事情,可能是雷托,也可能不是雷托,從雷托口中吐出那個失蹤少女的名字時,我認為雷托可能與兇案有所關係,但我認為以雷托的戲謔個性,以及他竊聽警用頻道的行徑,他更可能是了解有這名失蹤少女,而藉此將雷米帶向他所想要的結局,而丹佐找到的鐵盒,恐怕在第二次打開時已經空無一物了。 《細物警探》用緩慢的節奏,將主軸放在辦案時警探的心境轉換,以及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