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隔壁觀影-可怕的從來不是我們所看見的《民雄鬼屋》

圖片
如果要以「恐怖片」來界定《民雄鬼屋》的話,很遺憾這部作品並沒有辦法令我背脊發涼的本事,但如果以「人比鬼更噁心」這點來看的話,《民雄鬼屋》確實揭露一些當代惡習與足以被人按鈴申告的橋段。 【你知道《民雄鬼屋》的傳說嗎?】 《民雄鬼屋》的鄉野軼聞不少,最有名的兩個大概是「劉家古厝」的男主人與婢女暗通款曲被女主人發現,把婢女虐待到跳頸自殺,以及日軍在該處紮營舉槍自盡的傳聞,而電影也結合這些傳聞,打造出完整的故事脈絡,甚至結合日後的新聞事件,勾勒出民雄鬼屋的完整樣貌。 令人難過的是,在整起事件中,相較於無形之物,人的刻板印象、世俗觀念、盲目信仰,反而成了整部電影中比詛咒更加噁心的東西。 【令人遺憾的陋習】 電影時間線設定在民國早期,不僅凸顯了當時重男輕女的現象,也道出對於無形之物的恐懼,即便借助江湖術士,犧牲家中安寧,也在所不惜。 電影主軸多為女性視角,更凸顯了女性在那個時代的不容易,當中對於女性的隱諱暗喻放到現代,絕對是會被出征的好標的。 導演更透過台詞,一點一點地替觀眾揭開深埋在碩大古宅內的秘密。 首次擔綱大螢幕恐怖片女主角的楊謹華,這次也展現了出色的演技,並且一人分飾兩角,呈現出被迫害者與加害者兩種不同的心境,就像小人那首歌唱的「兇手不只一個」,在迫害的歷史中,永遠不會只有一個加害者,也不會只有一個受害者。 楊謹華展現的是作為一個母親、一個女兒、一個姊妹、一個逃跑者的不容易,更是一個迷茫,困惑與執著的代名詞。 沛小嵐、楊謹華、彤彤三代人,恰恰也暗喻著時代的變化,從習俗、迷信的執著,到生活、親情的迷茫與自私,最後到自我的體現與破繭,雖然整部作品沒能給彤彤有更多的表現機會,但能看得出他與習俗的區隔與不同。 【到底夠不夠恐怖?】 做為七月的首檔國片恐怖作品,《民雄鬼屋》更像是披著鬼片的外皮,訴說著哀傷的故事,當中當然是不乏一些恐怖元素,但仍舊侷限於用音效,視覺與演員的能力去塑造出恐懼的情境,而在這皮囊下包裹的,是時代的不公與陋習。 相較於鬼,人的執念才是最為可怕的。 但《民雄鬼屋》的短版也很明顯,那就是你明明可以感覺到導演想講好一個故事,並從中對舊時代控訴,但因為內容、片長、剪輯等因素,導致整部作品要毛毛不起來,要說教似乎也差了點火侯,變成一部難以說是出色的作品。 曾幾何時,現在大多的恐怖片都成了以音效、畫面、特效達到恐怖效果的特殊攝影。 而真的以故事、鄉野去塑造的內在恐怖卻

今年父親節,一起看場電影吧!五部父親節電影推薦

圖片
父親節快樂? 這話由我來說似乎有些彆扭 你家老爸是什麼模樣呢? 是沉默寡言 還是溫柔可靠 又或是搞笑胡鬧 今年父親節,如果不知道要送老爸什麼,就跟老爸一起看場電影吧。 《當幸福來敲門》 2006年的《當幸福來敲門》是威爾史密斯邁向奧斯卡的一塊敲門磚,電影中威爾史密斯飾演經濟拮据的業務員,因為經濟上的壓力帶著孩子東奔西跑,睡在廉價的汽車旅館、公共廁所與教堂的收容所,最終撐過低迷,重新敲開幸福大們。 電影中描述非常多父親為了讓孩子能有一餐溫飽而願意做出的犧牲,飾演威爾史密斯孩子的更是他的親生兒子傑登史密斯,這也讓整部電影中的父子互動情節顯得更為自然與觸動人心。 該片傳達了永不妥協的愛與決心,是一部能激勵人心並被其打動的作品。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2016年上映的印度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講述業餘摔角愛好者瑪哈維亞因為熱愛摔角,發現女兒吉塔與芭碧塔的摔角天賦,試圖培養女兒成為出色的摔角選手,過程中父女衝突不斷,更指出父親這個角色對於女兒的陌生,但最終雙方互相理解,瑪哈維亞幫助吉塔成為奧運的女摔角選手。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強調的是父女之間的陌生,吉塔無法了解父親對摔角的執著,瑪哈維亞也不能理解女兒的心情,不僅制定了嚴格的訓練,還將女兒打扮成男孩子的模樣,但雙方在互相理解後,女兒也了解了父親的苦心,自願尋求父親的指導,最後互相勉勵成長,達成目標。 電影本身改編自真實故事,且在全球引起關注,也讓印度電影受到中國戲院重視,抬高國際聲量,至今仍是印度影史上的全球票房冠軍。 《即刻救援》 地表最強老爸代名詞,《即刻救援》是連恩尼遜最受歡迎的系列電影,故事講述退休情報員為了彌補過去忽視女兒所失去的父愛,盡己所能的扮演一個開明父親的形象。但當女兒真的遭人綁架後,化身最強特務,單槍匹馬在有限時間內從美國殺到法國營救女兒。 如果你的老爸是動作片愛好者,《即刻救援》是你最好的選擇,看著連恩尼遜穿梭槍林彈雨,以及盧貝松十分具有個人色彩的拍攝風格,將法國的浪漫美景全都化作動作戲的背景,不需要過多的思考,但享受最豪氣的體驗。 《陽光普照》 鍾孟宏在2019年拍攝的劇情長片,陳以文憑此片奪下金馬影帝,並代表台灣前進奧斯卡,故事講述層次多變,其中陳以文展現了華人社會對於父親嘮叨、不擅表達、較為嚴肅等特點,與兒子的互動和保護更讓人深深感嘆。 《陽光普照》雖然是一部家庭片,但更多時候描繪了台灣社會中對

隔壁觀影-這群殺手有點衰《子彈列車》/《Bullet Train》

圖片
電影《子彈列車》改編自伊坂幸太郎筆下的懸疑小說《瓢蟲》,故事描述多組殺手登上子彈列車搶奪一個手提箱的故事,節奏快速,且殺手與殺手之間幾乎都有所連結,反倒是布萊德彼特飾演的主角「瓢蟲」才是整起事件的局外人,說是最倒楣的殺手,真的是沒在過譽的。 【送死的殺手】 子彈列車上的殺手我自己分為三種,送死的、找死的跟搞不死的,而列車上半數以上的殺手都是送死的人,被人安排上子彈列車,成為計劃的一環。 故事環繞在一個神祕的手提箱,而每個殺手確實也都為了手提箱拚盡全力,你能發現有些殺手搞心機,有些殺手搞下毒,還有些殺手擅長搞湯瑪士小火車,唯一的共通點就是特別會打。 整部電影雖然充斥著殺手,但開槍畫面並不多,大多時候仍舊是快節奏的打鬥風格,其流暢度真的會讓人看得十分過癮,片長雖然長達兩個小時,但過程中幾乎毫無冷場,衝突隨處可見,暴力綻放在每一節車廂,尤其是最後階段那首激昂的日文配樂真的把整個情緒又推向更高點,如果有誰知道那到底是是什麼歌拜託告訴我,簡直比高梨康治還燃。 【找死的殺手】 除了刻意被找上車的殺手外,實際上子彈列車上還有一群因其他原因而上車的殺手,有一些是來復仇的,有一些是來證明自己的,還有一些則是真的不知道來幹嘛的。 《子彈列車》雖然節奏快速,但卻將人物關係連結的十分緊密,每個角色間都或多或少有所互動,有可能是背景,也可能是過去,這也讓人在觀看時除了能感受到動作戲的刺激外,還能享受不斷有角色間的連結出現時的驚喜感,當這幅脈絡圖完全呈現在你眼前時,才會發現整個故事設計的如此巧妙。 撇開稍顯老態但魅力仍舊的布萊德彼特,亞倫·強森在電影中的表現同樣魅力十足,狠辣壞壞卻又有點社畜心態的設定給整部電影加入了不少笑點,加上後期狠勁全開的模樣,真的是讓人對這個角色討厭不起來。 【弄不死的殺手】 整部電影透過殺手們口中的形象,漸漸塑造起電影最終Boss「白死神」的形象,也給整部電影的最後高潮埋下了伏筆。透過角色互動的層層堆疊,最後塑造出一台已經失速到令人放棄的《子彈列車》! 而這台車上唯一的局外人,居然是身為主角的布萊德彼特。 而布萊德彼特也成了整個縝密計劃中最大的變數! 電影中十分強調「命運」這個觀點,而布萊德彼特的角色特色就是十分的「倒楣」,但整部電影下來,這個角色也確是在幸與不幸間不斷擺盪,要說他幸運,那他不會踏上子彈列車,要說他倒楣,他又是整部列車最大的變數,只能說他真的是整台車上

隔壁觀影-延期2年《小小兵2》是否符合粉絲期待?/《Minions: The Rise of Gru》

圖片
  原定在2020年7月上映的《小小兵2:格魯的崛起》,故事講述了在小小兵們與年幼的格魯相遇的故事,但因為COVID-19肆虐全球的緣故,拖了兩年才與台灣的觀眾見面。 上映至今已突破5.7億美金,可謂撈的盆滿缽滿,把同期的電影鎂光燈都搶了過去。 而在粉絲眼中,《小小兵2》是否能滿足大家對這群萌萌壞軍團的期待呢? 【《小小兵2》充滿對系列的致敬】 如果是看過整個神偷奶爸系列的粉絲,對於這次電影中埋藏的眾多彩蛋肯定會驚呼連連,不僅有熟悉的反派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呈現在觀眾眼前,就連孰悉的角色以更年輕的狀態登場。 從場景到角色,這次的《小小兵2》不僅讓小小兵們療癒你的心,更用滿滿的情懷試圖勾引起你重溫系列作的壞想法,真的是邪惡到不行。 而《小小兵2》本身的劇情維持了該系列一貫的可愛中帶點溫馨的小惡作劇風格,諸多橋段都令人捧腹大笑,眾多小小兵的可愛反應也是該系列亮點之一,這次的焦點除了年幼的格魯外,同樣是在凱文、史都華與蘿蔔身上,這次還加入了一名新的重要小小兵拖拖,更是引發整部電影事件的關鍵角色,加上許多大咖影星獻聲配音,讓整部電影至始至終都維持在一個歡樂的氛圍,也讓整部電影與《神偷奶爸》三部曲達成了一個出色的前後呼應。 只能說如果你是該系列的粉絲,那真的是不要錯過這次的電影。 【年輕世代掀起小小兵熱潮】 《小小兵2》本次票房會如此亮眼,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年輕世代在TikTok 上發起「#Gentleminions」活動,這個從雪梨發起的活動吸引全球的年輕人穿上西裝,買票進入戲院觀賞電影,雖然中間一度遭到濫用,造成戲院困擾,但從成效上來看,《小小兵2》的票房有30%由13-17歲的觀眾貢獻,光是這些票房,就已經讓《小小兵2》開始賺錢,社群平台上的擴散效應更是讓更多的年輕族群進入戲院支持電影,某方面來說,也給電影產業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之前雖然有出現報導表示有穿著西裝的年輕人在影院大鬧,但若是換一種行銷方式,設立專屬於他們的專場活動,打造出認同感,或許也能產生不錯的成效,反正歌舞片都有歡唱場了,《小小兵2》來個西裝場應該也不為過吧! 【《小小兵》系列終結?】 這些黃色小壞壞萌萌又可愛,那照明娛樂還會繼續拿這個好IP來圈錢嗎? 老實說個人覺得這個系列差不多走到尾聲了。 《小小兵》本就是從《神偷奶爸》中竄出的IP,而在《小小兵》與《小小兵2》中已經交代了小小兵們的起源,也交代了他們與

隔壁觀影-終末的抉擇《末日列車》/《SNOWPIERCER》

圖片
《末日列車》是奉俊昊在2013年推出的首部英語電影,除了找來克里斯伊凡擔任主角外,也找來宋康昊擔任其中的關鍵角色,電影本身改編自法國的同名科幻漫畫,畢竟也不是什麼新片,就不防雷了。 【《末日列車》的故事】 末日列車講述人類為了對抗氣候變遷,發射了一種名為CW7的物質到大氣中抑制全球暖化,卻意外導致全球氣溫驟降,進入宛如冰河時期的冰天雪地。 此時一名科學家威佛打造出一輛能夠自給自足的巨大列車,鐵道佈滿全世界,繞行世界一圈的時間恰恰等於地球自轉一圈,最後的人類全都登上了這輛列車,並從此展開了不同的生活。 前列車廂的旅客日日過著奢糜的生活,酒水、美食、毒品垂手可得。 而末端車廂的人則成了如同難民的存在,被不斷壓榨,威嚇,為了前列車廂的旅客而犧牲,最終末端車廂迎來革命,由克里斯伊凡飾演的柯蒂斯帶頭起義,推翻前端車廂的旅客,解救了被拘禁的列車安全科學家南宮民秀(宋康昊飾)與女兒瑤娜,並以毒品為交換條件,讓南宮民秀加入他們的起義之旅。 過程中柯蒂斯犧牲了朋友、導師、近乎所有末端車廂的同伴,最終殺到了威佛所在的車廂前,令人意外的是,威佛告訴了柯蒂斯列車的真相,並希望柯蒂斯能取代他領導列車,保護人類最後的生機。 一路走來的柯蒂斯也發現了,列車上的世界與他所想像的不同,前列車廂的乘客能夠吃著牛排,喝著美酒,末端車廂只有一人一塊的蛋白質營養塊,當你知道那是如何製作而成時,你甚至會感到噁心與憎惡。 最終柯蒂斯選擇停下列車,推翻列車上的階級制度,在冰天雪地中,翻開人類的新篇章。 【《末日列車》中誰是英雄?】 在電影中,不僅是主角柯蒂斯,看似高高在上,宛如上帝的威佛也同樣在面臨殘酷的選擇。 每次的革命,以柯蒂斯為首的反抗軍都不斷地被殘殺,而柯蒂斯在與南宮民秀的對話中也透露,在嚴酷的環境下,自己甚至曾經拿著刀,打算吃掉當時還年幼,日後崇拜自己的好兄弟,是柯蒂斯的導師,當時砍下了自己的手,緩解了眾人的飢餓,也拯救了柯蒂斯日後的好兄弟。 當時柯蒂斯的台詞大意是這樣的「我最厭惡的,是自己知道人肉的味道,我知道嬰兒的肉質最柔軟美味。」從這裡來看,不難看出,兒童是柯蒂斯內心十分重要的一塊,也因此,在末端車廂的兒童被擄走後,點燃了再次革命的火苗。 而對威佛來說,生存同樣掙扎,在他肩膀上的是全人類的存亡問題,他需要考量的不只有公平,他更需要為了人類的存亡做出犧牲,空間有限、糧食有限、如何在這樣有限的資源中保

隔壁觀影-名為愛的寂寞《雷神索爾 愛與雷霆》/《Thor: Love and Thunder》

圖片
先切入重點,到底好不好看? 痾……,以塔伊加·維迪提導的作品來說,《兔嘲男孩》比較好看,以雷神索爾系列來說,上一級比較好看。 【危機感】 我不知道,《愛與雷霆》在畫面上我覺得挺吸引人的,劇情上其實也沒什麼問題,說穿了就是一個凡人對神的復仇,而索爾與珍的感情線也算是釐的蠻清楚的,但整部電影都缺乏讓人緊張的危機感。 從設定上來說,索爾確實是最強的復仇者之一,但在《愛與雷霆》中,很難感受到索爾本身的強大,你可以說開場的與星際異攻隊並肩的戰役充分展現索爾的強大,也能說索爾周遭的對手強度有明顯拉高,但事實就是,整部電影都很難讓人感受到索爾有身陷危機的感覺。 沒有危機,自然就缺乏驚心動魄,缺乏驚心動魄,就只能看看還有哪些值得一看的點。 【好險我們還有貝爾】 如果有那麼一天,當你的信仰遺失了你,你所承受的苦難,你的愛,你曾經託付的精神,又該何去何從? 克里斯汀貝爾飾演的格爾無疑是《愛與雷霆》最懂得愛,又最缺乏愛的人。 他曾經深愛著自己的信仰,將信仰奉為存在的價值,直到被信仰背叛,由愛生恨,但在復仇的途中,他所追求的,其實也只是自己過去曾痛失愛而已。 格爾這個角色非常立體,他展現出了身為人的渺小,在眾神歡笑,飲酒作樂的同時,人類受著乾枯之苦,滅族之災。 當神避而不見,嘲弄人類時,他處心積慮,打破神與人間的平衡,令神渲染上恐懼的色彩。 黑白一戰,戰場宛如是格爾的內在,失去了信仰,失去了愛,即便是彩虹橋也無法帶來色彩。 但格爾同時也展現了人類的頑強,無論是對神的憎惡、妒忌、憤怒或是奸詐,都是人類的樣貌,而那些愛、堅強與懺悔,同樣也是人類的不同面向。 貝爾展現的格爾如此令人印象深刻,不僅是因為他揮舞著死靈劍屠殺眾神,也不是因為他從陰影中一把奪過風暴破壞者,而是因為他為了對神復仇,展現的那種只有人類才具備的執著,而這樣鮮明的感情,也讓格爾顯得與劇中其他角色如此與眾不同。 【用歡笑掩蓋一切】 《愛與雷霆》非常有塔伊加·維迪提的風格,這部分也歸功於克里斯漢斯沃的雷神是個不拘小節且帶有大量喜劇細胞的角色,當電影完結後,我第一個想法竟然不是這部電影如何,而是如果當初是塔伊加·維迪提來指導《MIB4》的話,能不能讓他更好玩一些。 若把《愛與雷霆》的一些元素拆開來看,你會發現,每個角色都用歡笑來掩蓋自己內心的某種不安。 珍用尷尬的笑容隱瞞自己的病情與跟索爾重逢的尷尬。 索爾用歡笑隱藏自己內心的膽怯與空

隔壁觀影-生活很難,打球更難《必勝球探》/《Hustle》

圖片
運動員的生活從來都不簡單。 Kobe 遇過阿基里斯腱斷裂、歐文曾因骨折職業生涯開始下滑,不少人都知道詹姆斯出身清寒, C 羅也是在水泥地上成長,在高薪與光鮮亮麗的背後,多的是那些還沒來得及發光,就被打入黑暗的運動員。 【在成功之前,多的是付出】 《必勝球探》講述亞當山德勒飾演的 76 人的球探,長年出差,就為了給球隊找到出色球員,而當他在西班牙的街頭發現一名球技出色的年輕人後,求賢若渴的他希望能將他帶回 NBA ,但他們需要面對的不僅是實力與天分上的問題,透過《必勝球探》,你能感受到運動員除了需要付出汗水與時間外,還需要人脈,時機與一點點的運氣。 整部電影不乏熱血振奮的籃球元素,但更多的是探討為了職業生涯所需要作出的犧牲與付出,當中有需多感人的部分,亞當山德勒再次證明了他不僅有喜劇的靈魂,同時也能把孤獨的靈魂詮釋的很好。 故事從球員的挖掘,到 NBA 的機制,這部電影帶來的不僅是熱血與激昂,更讓觀影者更加了解 NBA 這個籃球最高殿堂的整個運作情況,即便你跟我一樣對籃球一知半解,也能從中感受到這項運動的迷人之處。 【體育不是慈善事業,弱肉強食,叢林法則】 《必勝球探》帶來很多有趣的球迷問題,狀元真的就比較優秀? 為何球隊要選擇順位沒那麼高的球員? 球員、球探與球隊經營者間的關係。 NBA 選秀標準在哪裡? 這些問題在這部電影中都有著墨,也更加增添了整部作品的深度,使其成為一部出色的運動電影。 而這部電影也透露了球場上的殘酷,電影的另一位主角是現役 NBA 球員 Juan Hernangómez ,在電影中他因為前科問題無法順利進入訓練營,但亞當山德勒透過媒體效應,快速讓全美都認識了這位從西班牙來的「 Nobody 」,讓聯盟不得不正視這位話題人物,在同樣的條件下, Juan 肯定更能被看到,也更能進入訓練營,展現自身的價值。 有趣的是就在這篇文章撰寫的前一天, Juan 卻被爵士隊釋出,這名曾拿下西班牙籃球協會 (ACB) 最佳年輕球員獎的球員雖然因為電影被更多人認識,但在 NBA 賽場上,並未因此獲得特殊待遇。 這令我想到 C 羅最近申請離隊曼聯,這名 37 歲的球員獲獎無數,但隨著年齡增長,又有多少球隊願意付出高薪帶走 C 羅,甚至幫助他一圓衝擊榮譽的夢想,以他為核心,這又是另一回事了。 體育從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