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令人驚喜《查無此心》

圖片
做為驚悚類型作品,《查無此心》的有趣程度超越了國片的範疇,一方面代表著台灣電影產業進步的軌跡,另一部分則體現出台灣類型電影受到經典作品的影響,整體懸疑感塑造得宜,除了故事說得好外,角色本身的獨特性也躍然於螢幕上。 【移工問題成為炙手標籤】 從《第三佈局》開始,《八尺門的辯護人》,《查無此心》都將移工問題的比重拉大,但相對於《八尺門的辯護人》,《查無此心》從不同面向更加深度挖掘移工標籤,從他們遭遇的困境,工作上的疲憊,心靈上尋求慰藉的角度切入,讓人在短時間內能對於移工在台灣工作的情況與逃工、非法居留的情況有所認識。 故事講述痛失摯愛的女警吳潔在打算結束生命的時刻,意外遭遇一具無名流水屍,因而打亂計畫,不得不帶著新進菜鳥找上非法移工仲介林祐生,找尋兇手途中挖掘出無名屍僅是非法女性移工連環殺人事件的其中一環,逐步揭開隱藏在非法體制下的黑幕。 【孤獨的靈魂】 張鈞甯在《緝魂》中的表現令人另眼相待,而這次《查無此心》,失去了張震的光環,張鈞甯仍舊成功的讓螢幕前的觀眾能感受到她所飾演的吳潔從內在透露的孤獨感以及對生命的無謂。 在彈痕下,不斷提點吳潔的,是被獨自留在這個世界的孤獨,車內,是誰也走不進的孤獨牢房。 「如果自己能在結束前做些什麼,就算離開也不可惜」這是吳潔在電影將近 90% 的內容中傳達給我的感受,可以說,這與行屍走肉辦案無異,而直到最後,在生命流逝的過程中,她才找到了求生的火苗。 要說更孤獨的,則屬游安順飾演的相館老闆。 從無助到希望,從期待到背叛,雖然僅有數十秒的回憶片段,但卻能從中感受到游安順對於他人的不信任與自我孤寂。 換個角度看,吳潔與游安順何其相似,都是被拋下的孤獨個體,都是對生命已然放棄的人,不同的是,吳潔選擇了結自我,游安順選擇了結拋下他的人。 可憎,卻又令人心疼。明明是他一手築起孤獨堡壘,最終卻是將自己身困於中。 【值得被關注的未來】 本片雖然是曾英庭導演的第一部長片,但從角色的設計,場景的轉換,畫面的故事性都能給予觀眾充分的懸疑與故事性,也透露出他的編導功力不凡之處,從 2019 年他與高炳權導演共同執導的《用九柑仔店》榮獲金鐘獎最佳導演殊榮開始,曾英庭導演的名字就時常被提起,如今已《查無此心》作為他首部長篇執導作品,入圍 2022 年金馬最佳新導演等五項提名; 2023 年台北電影獎最佳導...

直闖終局的《私刑教育3》/《The Equalizer 3》

圖片
如果你完全沒看過前兩集,能看得懂《私刑教育 3 》嗎? 或許這篇觀後感會給你點答案。 【退休後的特工生活】 即便你完全沒看過前兩部,在故事的開頭你也能感受到丹佐華盛頓飾演的勞勃麥考絕非凡人。 《私刑教育 3 》講述退役特工勞勃麥考在掃蕩毒窟後,身受槍傷,流亡至義大利小鎮阿爾托蒙特,小鎮雖小,但人情味濃厚,很快鎮上的居民就將麥考視為自己人,而麥考也從中感受到了家的感覺。 但當地的黑幫勢力讓小鎮上的居民苦不堪言,面對如同自身家人的鎮民受到欺侮,麥考挺身而出化身暗夜殺神,屠了整個當地黑幫的故事。 當然,實際上故事遠比簡單描述更為精彩,當中麥考從一開始的略顯冷漠生硬,到之後的融入當地,殺手的變化令人感到窩心,但也讓我有些困惑,在故事剛開始被小孩從背後開了一槍的麥考,為何能如此快速的相信當地的鎮民呢? 對此,我恐怕也只能歸咎於濃厚的鄉村魅力,以及麥考那久未被溫暖的內心了吧。 【以秒出手的暴力美學】 快節奏的暴力總是令人欣賞,透過麥考俐落的身手不難想像前兩集丹佐華盛頓更年輕時能施展怎麼樣的身手。 麥考的暴力很純粹,幾乎是不留餘地的將對方置於死地,與《捍衛任務》有些類似,都是手邊有什麼都可以幹上去的,開槍時都往要害開,不過麥考似乎更會折磨人,無論是對人的屁股開槍,又或是直接喂毒讓人體驗死亡倒數的感受,在虐殺方面,麥考大概比約翰更為殘酷。 此外,裝上消音器以及透過陰影隱藏自身,無聲無息屠殺整個家族的做法,相較起特工,麥考的手法還真的是更偏向殺手一些,純粹而致命。 【歸港】 即便沒看過前作,單從這一集也能感受到麥考對於小鎮的重視,而面對異鄉人,居民也表現了最大程度的歡迎。 無論是收留了麥考的醫生,又或是陪伴麥考認識環境的餐館老闆娘,甚至是強迫推銷帽子的店主,都能隔著畫面感受到濃厚的鄉村熱情。我不敢說這沒有美化義大利的成分在,畢竟離拿坡里這麼近的一個小村莊,要說只有一個幫派我還真的不太信,不過電影嘛,塑造出民風純樸似乎也是必要的條件之一,不然如果真的搞得每個人背後都是黑手黨,我看麥考醒過來就不會是在床上了。 麥考一開始給我的感覺有些冰冷,雖然他到達鎮上後面帶笑容,但總覺得與他人的對話有些冰冷,並刻意保持距離。 而隨著劇情的推進,他的臉上也逐漸找到笑容,就像是他說自己逐漸喜歡上這個小鎮一樣,或許看似隻身一人的他,最終...

簡單卻真摯的《我的成年禮,誠摯不邀你》/《You Are So Not Invited to My Bat Mitzvah!》

圖片
亞當山德勒,這個名字曾經代表著喜劇的一片榮景,但近年他卻在與 Netflix 的合作中展現了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屬於青少年的電影】 有別於過往青少年電影聚焦在愛情、成長、友情三大元素,《我的成年禮,誠摯不邀你》將主題聚焦在了焦慮上。 13 歲女孩對自身容貌的焦慮、對友情的焦慮、對認同感的焦慮、對家庭的焦慮,是做自己,還是做大家喜歡的自己,亞當山德勒女兒桑妮山德勒盡己所能地展現了屬於她這個年紀的痛苦與糾結 從與好友的親密到決裂,從對校園男神的迷戀到看透,透過成年禮這樣一個猶太人格外重視的盛大活動來做為主體,但當中承載的,卻是青少年對於自身選擇的迷茫,與不安和焦慮。 【全家出手,成績共有】 亞當山德勒的作品一直是叫好不叫座的那種,觀眾很愛,但爛番茄或是 IMDB 上的數字都不怎麼漂亮,而這次亞當山德勒退居次角,讓小女兒桑妮桑德勒擔綱主角大任,雖然桑妮的演技略顯生澀,但仍很好的呈現了這個年紀獨有的情緒化與對周遭的敏感和脆弱,另外大女兒莎蒂同樣在劇中有所表現,屬於跟亞當山德勒一樣,戲份不多,但卻能給予作品正面笑果與正向影響的潤滑角色,而妻子傑姬的表現則較為影薄,或許也與她飾演的為桑妮的好友母親一角有關。 而這次全家一起出手,也讓電影斬獲了不錯的成績,不過觀眾反饋反而略顯平庸,電影中有諸多的猶太元素,對該種族的觀眾來說或許格外有感,但對我來說可能就比較無感,只能將感受投注在桑妮對於生活的無聲吶喊中。 【錯誤後的笑容】 在成長的路上,誰沒有犯過錯,誰沒跟朋友吵過架,電影雖然強調了桑妮對於好友的重視,但在更多鋪墊上,我認為這一個小時又 43 分鐘的電影是在闡述她認清自己的過程。 認清自己是看上了多麼幼稚的男孩,認清自己是如此膚淺與好友決裂,認清自己因為失誤,從而成為邊緣人的過程,並在認清後,盡己所能的去彌補挽回。 你不知道明天與未來哪個會先到,這是我最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 既然如此,何必讓無謂的面子問題影響好友的感情,為何要因為一個幼稚的男孩喋喋不休,生活很難,當個漂亮的女孩更難,何不把專注力放在自己身上,讓自己每一刻都難以忘懷。 👉 看了不用負責的IG 👉 需要點讚支持的影評粉專

喜哩幹勒《喜幹會》/《Joy Ride》

圖片
亞裔女孩尋家記,擊碎所有玻璃心。 如果你覺得種族歧視是個玩笑,那就來體驗這場荒誕到極點的閨蜜之旅吧! 【亞裔是種幽默】 《喜幹會》是《瘋狂亞洲富豪》的編劇 Adele Lim 首部自編自導的喜劇電影,馬來華裔的 Adele 可謂是將所有對於亞裔人口的刻板印象活靈活現地展現在這部電影中。 故事講述四位亞裔美國女性從美國來到中國尋找主角奧黛麗生母的故事,電影中不僅展現了美國社會對亞裔女性的刻板印象,把尺度下拉到地心深處,除了超尺度的搞笑演出與黃腔開不停外,更把毒品、刺青等華人傳統抗拒的元素塞進中國旅程中,過程中不僅大開亞裔玩笑,甚至把中國人、台灣人、香港人、韓國人全都一視同仁,掀翻整個亞洲戰區,就差沒把日本人抓來鞭屍了。 到底被擊碎的是玻璃還是高麗,就看你怎麼切入了。 【閨蜜就該瘋狂一次】 《喜幹會》的架構起源於 30 年前的經典喜劇《喜福會》,當年架構著重在華裔移民的中美碰撞與家庭文化問題,如今則加入了自我認同與公路旅行等元素,本質上仍就是文化認同問題,且仍以閨蜜間的情誼為橋梁構築整個故事,變動的,是更荒誕的故事,更大尺度的演出,更毫無節制的放縱,堪稱女版《醉後大丈夫》。 閨蜜是什麼?不就是當你想要灌醉自己,橫屍路邊時,躺在妳身旁跟妳一起宿醉好夥伴嗎? 電影中雖然諷刺意味十足,嘲弄白人父權主義,嘲弄華人價值,嘲弄當代流行文化,但在這些嘲笑背後,伴隨旅程而更加深入的情感卻是真切且具備渲染力的,在那些笑聲背後,你能明顯感受到,電影帶來的不僅是歡樂,更是表露出許多人終其一生追尋的港口,回頭即在燈火闌珊處。 角色深切的情感,讓整部作品有了靈魂,諷刺至極的幽默,給了他血肉與骨幹,《喜幹會》就像那種周末酒吧的脫口秀藝人,在台上極盡所能的羞辱你博取滿堂歡笑,下台後拿著一杯酒與你痛況暢飲,歡笑過後,誰還記得那些無謂的面子之爭? 【沒有什麼不能拿來開玩笑】 如果你自認是個尺度無下限的人,那《喜幹會》或許會是適合你的電影,至少對我來說,這部電影不僅竭盡所能的諷刺亞洲與白人文化,更讓我找回了好久不見,那種單純因喜劇電影而大笑,因荒謬的橋段而噴淚的美好時光。 不意外的是,該片上映至今,已經被中國的許多媒體平台拿來大多文章,由於電影中的主要場景在中國,許多橋段便被認為是在惡意抹黑中國的風俗,安全性等,當然也有人認為該片只是刻意誇大了喜...

原來賽車是這麼浪漫的事《GT跨界玩家》/《Gran Turismo》

圖片
《 GT :跨界玩家》,原文也是知名遊戲《跑車浪漫旅》系列的英文名車,電影則改編自年輕賽車手揚馬登伯勒 ( Jann Mardenborough ) 的真實故事,必須說,看完電影後,我這個手殘黨還真的是差點拿出魔法小卡把 PlayStation 上的《跑車浪漫旅》給刷下去了。 【熱門IP的舒適呈現】 老實說我沒玩過《跑車浪漫旅》這款遊戲,對於賽車也是沒那麼了解,但正因為如此,《 GT :跨界玩家》就如同《賽道狂人》是一部即便你對賽車不瞭解也能舒服享受的電影。 劇情從主角揚馬登伯勒與父親想法有所分歧開始,逐步展現他對於賽車的熱情與對於《跑車浪漫旅》系列的喜愛,並因為其在遊戲內的優異表現被選為從遊戲玩家正式挑戰賽車界的選手之一,一直到正式出道,體驗賽車界的殘酷與現實。 電影中除了能感受到主角對於賽車的熱情外,更能從中了解真實賽車界的殘酷與現實,該計畫從一開始就是以商業考量為出發點,揚追求夢想的故事,更多的也是企業包裝後的美好泡泡,這些細節電影中也毫不避諱地透露,而對於賽車界的殘酷與高危險性,更是用最直觀的方式告訴觀眾,甚至是賽車手可能的PTSD症狀也一一詳述,在細節與真實性的打磨上可說是非常用心。 【雨夜與白晝】 什麼引擎的轟鳴聲或是賽車的跑法什麼的我是不懂啦,但整部電影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最後的利曼 24 小時耐力賽。 無論是在揚的 PTSD 發作後傑克刻意在無線電放起肯尼 G 的音樂讓楊放鬆,又或是雨夜降臨時那份提心吊膽的緊張感,甚至是白晝來臨時揚乘著陽光,展現自身對於賽道的熟悉度,那讓人血脈噴張的逆勢追擊,都讓人忍不住挺起身子,與主角一起沉浸在賽車的滑行中。 另一令人喜愛的橋段,則是揚與傑克重回楊的事故地點,完成未完的賽程,整段過程雖然簡短,但在傑克訴說著自己的過往,揚重新握上方向盤,兩人在陽光中順暢地跑完最後一圈,這樣的時刻,令人有種舒暢的感覺。 【零散與紊亂】 《 GT :跨界玩家》有長達 134 分鐘的片長,但整體觀影下來除了賽車的部分外,主要劇情架構雖然完整,但仍舊有不少令人感覺零散與紊亂的部分,主角的感情戲是否必要?對於賽車的深度著墨是否較少等問題都被一一提出討論,但即便如此,對於沒接觸賽車運動的我來說,我仍認為這是一部能舒服享受的賽車電影,甚至俱備讓人想去買《跑車浪漫旅》來享受挑戰各個賽道的衝動。 不敢說這...

末路明花《藍甲蟲》/《Blue Beetle》

圖片
如果之前的DC作品都這麼拍,那就算沒辦法像隔壁棚一樣賺得盆滿缽滿,至少在粉絲心中還能有些回饋與情懷。 至少對我來說,看到海梅跟卡吉塔互相嘴砲我就很滿意了。 【DC的”首任”藍甲蟲】 這次的《藍甲蟲》電影主角海梅雷耶斯是最廣泛意義上被漫畫與DC迷們所認識的藍甲蟲,除了因為他在泰坦中的活躍表現外,另一大重點則是因為海梅是實質意義上DC的第一位藍甲蟲,而他的兩位前輩丹·加勒特與泰德·科德的故事雖然都非常輝煌,但都沒能在一開始就加入DC的故事中,泰德·科德甚至沒能被卡吉塔選中,可說是最慘藍甲蟲了。 劇情主要圍繞在海梅首次接觸到聖甲蟲以及與家人間的深厚羈絆,這次電影很聰明的將海梅與其家人的背景稍作修改,除了主角海梅從高中生變成大學生外,妹妹米拉格羅也從小孩子一舉抽高為青少年,家人的比重也大幅加重,除了把奶奶變成帥氣的荒野大鏢客外,也透過海梅與父親的交流,巧妙地融入了墨西哥對於亡者的尊重與慶賀元素,在我看來,文戲部分除了某些橋段較為矯情外,幾乎可算是可圈可點,無論在情感面與情懷面,都顧及得宜。 【沒借鑑不義聯盟我死都不信】 這次藍甲蟲流線體的造型與光害十足的效果我個人是挺買單的,要說沒被最後那流暢的戰鬥畫面驚喜到更是騙人的。 藍甲蟲的打鬥畫面之流暢不禁讓我想到知名遊戲《Injustice 2》其順暢度十足,卻又有著足夠的爆破力與效果張力,讓打鬥看起來既順暢又舒服,雖然與拳拳到肉的爽快感或是火力全開的武裝展示有所不同,但流暢在各種不同的武器上做切換,不僅讓打鬥畫面看著舒服,同時也凸顯了海梅這個版本的藍甲蟲特色,畢竟武器隨意化形這點,可是前兩代前輩沒有的福利。 【倡導著平等,卻也走上了街頭】 《藍甲蟲》電影在美國的首周票房來到2500萬美金,在墨西哥等地也達到了200萬美金的票房,可說是近期的超級英雄電影中票房表現較為亮眼的,此外在爛番茄上有著高達92%的爆米花指數,IMDB也給予了將近7分的表現,雖然不能說是所向匹敵,但至少是有了個好的開始。 而電影中除了強調家庭觀念外,也倡導了勞工階級與大資本集團在資源與環境上的不對等,諷刺的是,在電影中所呈現的不對等情況,如今也真實的於好萊塢上映著。 Gareth Dunnet-Alcocer作為《藍甲蟲》電影的編劇,在電影首映會上不僅為走上紅毯,同時還現身於華納的片廠前擠身罷工前線。 拉丁裔的他表示,拉丁裔在美國大多為外來移民,為聲量較小,...

食人夢《珍愛硬起來》/《No Hard Feelings》

圖片
 本來以為是喜劇片卻無法笑著走出電影院的我肯定是搞錯了什麼。 【荒誕的開頭,溫暖的收尾】 《珍愛硬起來》講述Jennifer Lawrence飾演的麥蒂生活在蒙托克,這是個總人口只有數千人的靠海小村,每到夏季就會有大批的城市人來享受夏日假期,而土生土長的麥蒂為了支付稅金,接下了一份「特別」的工作,他得在夏天幫助一名19歲的害羞男孩「成為男人」,以確保他的大學生活會非常順利。 這聽起來很荒謬,但想想美國人對於亞洲父母虎爸虎媽的形象,似乎又有些可以理解了。 主角Andrew Feldman飾演的派西是一名害羞的19歲大學生,他有有些內向,但十分聰明,富有愛心與原則,整部電影除了兩人間交纏的火花外,更多的是透過側面去描寫兩人對於感情與家庭問題的不同處理方式。 麥蒂將兩人的關係視為交易,而派西則是真心地與對方交流,即便角度不同,你仍舊能很明顯的感受到派西那最純粹與善良的關心與問好。 【不合格的喜劇】 若要說是一部喜劇片,《珍愛硬起來》並不合格,前陣子演員Adam DeVine發表了自己認為喜劇片正在逐漸消失的言論,當然觀點如何,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有各自的看法,但他提到,如今的電影十分追求議題性這點,卻擊中了我。 曾幾何時,我看《王牌天神》只使想看金凱瑞把月亮拉過來,看《醉後大丈夫》只是想看他們荒謬的一晚,《小姐好白》能帶給我的是無盡的笑聲,而《鐵男躲避球》更是政治不正確到一個極點,但那又如何,這些電影並非沒有教育意涵,但卻讓"逗樂觀眾"為最優先的考量,在這點上,《珍愛硬起來》並沒能達成。 確實,電影當中有許多刻意搞笑的橋段,Jennifer Lawrence浮誇的演技甚至讓我認為她會是一個優秀的喜劇演員,但當中的喜劇橋段大多仰賴角色豪放的個性與Jennifer Lawrence那毫不交揉做作的演技,這樣的衝突感與霸道感確實造成了不少喜劇效果,也提升了角色在觀眾心中的既定印象,也為之後的反差做足了鋪墊。但整體仍缺少一些無厘頭、荒誕、毫無鋪墊又足以致命的笑點,較為可惜。 【出色的悲劇】 在笑聲的背後,是麥蒂童年時對父親的期待,是美國城鄉差距造成的價值觀偏移,是對家鄉的眷戀,也是守護著空房子背後的膽怯與倔強。 我特別認同電影中派西所斥責派蒂的言論 "妳無法離開家的原因,是因為妳想在這裡等待父親那句永遠不會來的道歉" 尖銳,卻必要。 當然我並不是說派西對待家人的方式更為正確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