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女孩的逆襲《好想做一次》/《Never Have I Ever》

青春度滿點的校園作品一直是我放鬆時的好選擇之一,而最近意外發現的《好想做一次》不僅結合了美國高中生青春、瘋狂又熱愛自由,展現自我的特點,同時也觸碰了家庭關係、宗教認知、自我探討與PTSD、酷兒等議題,內容之豐富,節奏之明快,絕對是我個人會推薦的校園生活類喜劇類型。 作品本身講述印度裔的美籍高中生 迪薇·威舍庫瑪 的校園生活,在高一失去父親後,她與小夥伴一心想達成自己心目中期許的模樣,與校園男神派克斯頓來一場眾人稱羨的完美愛情,打敗課業上時時與她作對的死對頭班,並盡己所能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 【少數族群的精緻陣容】 作品本身的一大特點在於,主要角色群有絕大多數來自於少數族群,日裔美籍,亞裔美籍,印度裔美籍,深色皮膚的理科女性與酷兒運動員族群,這陣仗堪比文化大熔爐。 而這樣的文化組成也成為本劇的一大看點之一,文化間的碰撞議題與印度濃厚的宗教色彩成為推動劇情的一大助力,這些元素也讓該劇在撥出後收到了諸多正面的評價,被認為是好萊塢塑造南亞角色的分水嶺,並打破了對亞洲人的刻板印象。 【標題的巧思】 《好想做一次》的原文片名為《 Never have I ever 》,每一集的標題都是「 Never have I ever......XXXXX 」,這或許會讓許多跟我一樣愛看美劇的朋友有種熟悉感。 Never have I ever 是一種非常熱門的一種 drinking game (飲酒遊戲),玩法是每個人輪流說出自己沒有經歷過但非常瘋狂的事,譬如「我從來沒有跟朋友的家人親熱過」、「我從來沒有試圖逃離警察的攔截」、「我從來沒有因為好玩按過火災警報器」等。而這時現場如果有人做過這種事,他就必須喝下一杯酒。 而這樣的語法成為了《好想做一次》每一集標題的巧思「我從來沒有 ……. 好好道過歉」、「我從來沒有 ……. 背叛朋友」、「我從來沒有 …… 擺脫處女之身」、「我從來沒有 ……. 覺得自己像個印度人」,這些都是每一集的標題,也都是每一集的主題, 這些瘋狂或許會更加堅定迪薇的瘋女人設,但同時也讓人注意到,正是這些「我從來沒有 …… 」,恰恰組成了每個人內在最大的渴望,而在最後一集迪薇父親的再度出現,我個人認為一方面暗喻著迪薇「從來沒有 ……. 忘記父親」、同時也「從來沒有 ……. 嘗試過與父親道別」。 【瘋女人設】 女主角迪薇的瘋女人...